阐述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时间:2022-10-12 02:29:56

阐述现代住宅建筑空间组合设计

摘要:在建筑设计当中,“空间”是设计的主体,而建筑物的功能性是建筑设计当中的灵魂,支配着空间形式,而与此同时,空间组合形式又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功能性的变化和发展,因此,空间形式与功能之间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正确合理的空间组合设计,不仅能够恰如其分的完成功能性的基本设计要求,还能够将功能性做进一步的变化和延伸,在提高空间利用率、匹配功能需求、增强美感的同时,体现设计的个性所在。本文将以住宅设计为例,对建筑设计中的空间组合进行一系列的探讨。

关键词:现代住宅设计;建筑空间组合

中图分类号:TS958 文献标识码: A

1.住宅的功能空间

住宅内部空间组成至少应包括起居室(厅)、卧室、厨房、卫生间、餐室、过厅、过道、储藏室、阳台等。这些空间对于居家生活活动有着不同的功能,各有不同的设计要求。

1.1起居室(厅)

起居室的面积应根据使用的人数和具体功能来确定,面积太小,使用不方便,面积过大也会使人感到空旷,给居住者在心理上产生一种孤独感。起居室(厅)内的门洞布置应相对集中留出完整墙面方便家具的布置和使用,减少通行路线交叉穿越,避免相互干扰。

1.2卧室

卧室主要用于人们的睡眠、休息、更衣、梳妆等活动的场所,是住宅中私密性要求最高的地方。(规范)规定“卧室的设计应使每个卧室相对独立,卧室之间不应穿越;卧室应有直接采光、自然通风卧室使用面积不宜小于下列规定:双人卧室为10O,单人卧室为6O。卧室宜集中布置在较隐蔽的安静空间,并且应当隔声良好,应注意防止视线的干扰。形状应规整,便于家具设备的布置。卧室的面积大小主要应该看家具设备布置的需要,太大的卧室会造成空虚感,也不利于节能。因此,最基本卧室面积应为3×3.3=10O,较理想的主卧室开间在3.6m以上,面积在15O左右。

1.3厨房

厨房是供居住者进行炊事活动的空间,厨房是家务劳动时间最长的地方,也是室内噪声和污染最严重的地方。厨房的功能已从过去单一的烹调行为发展为集仓储、加工、清洗、烹饪和配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服务空间。厨房的设计应有足够的面积。良好的通风、排烟、排气,减少对室内环境的污染和影响。

1.4餐室

餐室的设计应满足家庭成员同时进餐以及可能的家庭宴会的需要,可以和厨房合设或分设。餐厅和厨房合设同一空间,面积利用充分,但受油烟影响大,适于住宅面积不大的中小套型住宅;独立设置的餐室面积要求比较大。适合大中套型住宅。对于面积不大的餐室,可与起居室连成一体,扩大空间感,或用简洁的落地玻璃隔断等分隔,独立餐室面积一般8-14O,空间接近方形为佳。

1.5卫生间

卫生间是供居住者进行便溺、洗浴、盆洗等活动的空间。卫生间的数量应根据居住的人数和住户的生活习惯来确定,原则上宜多不宜少。卫生间的位置在住宅中应靠近卧室,并应有可靠的通风措施,尽且争取天然采光,应注意私密性的要求,避免视线干扰。卫生间使用面积不应小于下列规定:①设座便器、洗浴器(浴缸或喷淋)、洗面器三件卫生洁具的为3m2;②设座便器、洗浴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5O;③设座便器、洗面器二件卫生洁具的为2O。

1.6过道、玄关

过道、玄关是组织户内的交通联系和空间的过渡的部分。如卧室通过一段走廊与客厅联系,既避免了开向厅的门过多,又减少了动区喧闹对静区的干扰。(规范)规定“套内入口过道净宽不宜小于1.2m;通往卧室、起居室(厅)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lm;通往厨房、卫生间、贮藏室的过道净宽不应小于0.9m,过道在拐弯处的尺寸应便于搬运家具”。

1.7阳台

(规范)规定“每套住宅应设阳台或平台”。阳台是居住空间的一种延伸,主要为楼层住户提供室外活动的空间,还可结合就餐、凉晒衣物等活动。这就要求阳台有充足的直射阳光,良好的自然通风。按照阳台功能可分为生活阳台和服务阳台。服务阳台主要与厨房相连,可作为厨房的延伸,便于摆放杂物、放置拖把、扫帚等清洁用具,面积大约2O。生活阳台宜与客厅、卧室相连,是内部空间向外部空间的延伸;阳台不宜过深,否则影响居室采光,一般最小净宽为1.1m。

1.8储藏室

随着住宅越建越高,住宅中的储藏空间也越显重要;主要是充分利用闲置的角落、家具空腹、楼梯的下部、侧部和端部、走廊的顶部等空间。面积宽裕的,则可考虑设置独立储藏室。储藏室一般用干储藏日用品、衣物、棉被、箱子、杂物等物品,保证住宅内部空间的整齐、卫生。

2.住宅建筑设计中内部空间组织处理策略的探究

2.1克服追求空间过大的盲目性,确保空间大小设计的合理性

住宅建筑设计时应以人对住宅空间舒适度的接受程度为基准。通过过大空间和人进行对比,易使人觉得自己的渺小,从而产生自卑等消极的心理,会降低对生活的信心和希望,不利于人对幸福生活的追求。

从目前现状分析,主要存在的问题是:对大空间的盲目攀比造成空间剧增,因此而带来的经济负担也就随之大大增大。盲目追求大空间与经济压力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复杂。据有关研究表明,从影响人的心理体验而言,使用建筑空间的人和活动是主要的,而建筑物的物理实体仅仅占据着从属地位。

2.2住宅空间设计应注意空间高度的控制,增强空间吸引力

空间高度的控制主要应注意两个方面:绝对高度(实际层高)和相对高度。选用合适的层高,能对人的心理带来积极的、愉悦的精神感受,反之亦然。一是绝对高度是以人的高度为标准进行设计的,我国住宅层高一般为2.8米。二是相对高度指空间的高度与面积的比例关系。三是应合理利用空间顶界面和地地界面相互平行,相互吸引的关系,选择适宜的空间高度,以使住宅空间具有更强的亲和力和吸引力。

2.3选用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做到形状与比例的协调统一

不同的形状空间,不同的长、宽、高之间的比例,往往能带给人不同的感受。在进行空间形状设计时,必须把它与空间的比例联系起来,进行综合比较。恰当的空间形状和比例,不但能最大限度地满足功能的适用性,而且能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的精神体验,让人从中享受到空间的艺术之美。

2.4正确处理空间围与透、色彩和质感的关系,构建和谐的空间效果

在处理围与透对空间的影响时,应考虑两个方面:一方面,住宅建筑设计中,处理空间围与透的关系时。譬如住宅中的厨房、卫生间,对朝向要求不高,应采用围的办法。

2.5综合考虑住宅建筑设计中空间组合的色彩处理

在住宅的室内进行色彩设计时,要根据人对色彩的心理反应进行色彩设计。不同的空间组成部分应采用不同的色彩,大面积的墙面、天花等应避免使用鲜艳单一的色彩,一般用调和色为宜,其它的局部一般选用对比色。可以通过改变窗帘、墙面装饰画色彩来改变空间的色彩效果。在夏天,则应采用冷色调为主的色彩搭配,增强空间色彩的清爽感和舒适感。

3.结语

住宅空间组合只要满足生活行为所需的空间即可,根据家庭行为的需要来确定住宅的宽敞程度。对生活区域进行功能区细化,使公共与私密空间得到分离,有效来缓解现在住房需求不能满足的状况。

参考文献:

[1]蒋蓓蓓.大开间灵活性住宅初探.浙江建筑.2010

[2]郭军.中小户型商品住宅的设计.住宅科技.2011

上一篇:中国制冷空调行业技术创新与发展 下一篇:小型水利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