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西湖排灌站现状调查分析及规划与建议

时间:2022-10-12 02:07:55

城西湖排灌站现状调查分析及规划与建议

摘要:排灌站是农业排灌的重要水利设施,主要负责农田的灌溉与排涝。多修筑于临近河道或湖泊的地方,主要利用电动机组(或柴油机组)把河道(或渠道)中的水抽到农田中进行灌溉或将农田中的涝水排至外河。本文就城西湖排灌站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对其发展进行了规划与建议。

关键词:城西湖排灌站;规划;建议

中图分类号: G322 文献标识码: A

一、基本情况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地理位置及各站受益范围

城西湖,位于霍邱城西,沣河尾部,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洼地。湖区26.5m以下高程面积527.5km2,蓄洪量29.5亿m3,为淮河中游最大的湖泊蓄洪区。1950年城西湖列为淮河中游湖泊蓄洪区,蓄洪年份为淮河下游减轻压力,安全渡汛,非蓄洪年份,湖区三十多万亩农田获得麦秋双收。

垦区排灌工程主要有西湖、城南、高台、高塘、陈郢、曾台等电力排灌站。退垦还湖后,原城南站位于深水区,失去其作用而报废。目前共有西湖、高台、高塘、陈郢、曾台等五座泵站。

2、排涝标准

城西湖排灌区规划于六十年代后期,限于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除涝标准仅为三年一遇,排涝模为0.35m3/s/km2。

3、开机运行情况

城西湖站共包括5座泵站,由霍邱县排灌管理总站统一管理,各站有其自身的管理机构。由于所处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各站每年排灌任务都非常繁重。

4、泵站输变电情况

高塘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向本站供电。站内设35kV降压变电所,安装S7―1000/35变压器一台。

高台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降压后,通过10kV线路向本站供电。站内安装S7―1000/10变压器一台。

曾台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向本站供电。站内安装S7―1000/35变压器一台。

陈郢站:该站电源来自淮南电网,经霍邱110kV变电所降压后,由35kV线路经高塘开关站再经分水闸变电所向本站供电,安装S7―3150/35变压器一台。

西湖站:该站由霍邱县临淮岗变电所中安装的2台SJL―5600/35主变,两回路(LGJ―240)导线向本站供电,本站主接线采用单母线接线,双回路并联运行,站用0.4kV负荷供电由6kV母线上安装的站用变压器供给,站用变压器为S9―315/6.3。

(二)设计、施工及安装情况

1、高塘站:该站由城西湖围垦工程指挥部投资,安徽省水利厅设计院设计,安徽省水利厅建设安装处施工。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5m,排涝出水位为24.0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5m,出水位为22.5m。泵房为钢筋砼排架结构,底板为钢筋砼整体底板,该站土壤以粉质壤土和砂壤土为主,9.5m以下为中砂层。地下水为潜水,高程在17.2~18.5m之间。

2、高台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0m,排涝出水位为24.0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5m,灌溉出水位为22.0m。泵房结构型式与高塘站相同,土壤以壤土和砂壤土为主,地下水位在17.0m高程以上,与附近河湖水位相接,为潜水型。

3、曾台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9.5m,排涝出水位为26.8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7.0m灌溉出水位为22.5m,泵房结构与土质情况与高台站相似。

4、西湖站:设计排涝进水位为18.0m,排涝出水位25.2m,设计灌溉进水位为16.5m,灌溉出水位为22.8m。泵房为块基型结构,土壤以砂壤土为主。

以上4站土质条件均较差,地下水位较高,施工过程中施工排水难度大,底板浇筑质量难以保障,受当时施工工艺所限,砼表面及施工缝质量存在缺陷。设备安装质量能满足规范及设计要求。

(三)技术管理情况

1998年霍邱排灌管理总站成立,城西湖排灌站由县总站统一管理,管理体制逐渐缕顺。近年来县总站依据泵站运行管理规范制定了各种管理制度。执行情况较好,运行管理已进入良性循环,由于运行维护得当,虽然各站设备陈旧老化,但仍能发挥较大的效益。特别从90年以来城西湖排灌区遭受的几次较大涝灾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确保了该区的农业丰收。

1991年淮河流域普降暴雨,淮河全线告急,我县境内淮干已水位超保证水位,为了保障下游重要城市及铁路的安全,城西湖开闸蓄洪,同时五站停止运行,为了保障设备安全,陈郢、曾台、高墉、高台四站将电机等电气设备吊至配电层(各站配电层地面高程均在28.0m以上),西湖站筑有防洪圈堤,在前池内安装临时柴油机组抽排内涝。保障了机电设备的安全。

二、规划与建议

(一)按十年一遇除涝标准进行治理。根据城西湖排灌渠历年涝灾成因分析、实际收集到的降雨资料及耕作区作物种植情况,按《安徽省淮北地区除涝水文计算办法》,计算得出相应的抽排模数为0.62(m3/s)/km2。

灌溉:灌溉保证率95%,灌水模为1.0(m3/s)/万亩。

(二)排水范围划分

城西湖排灌区面积216.7km2,根据区内实际情况将其划为3个区,正常情况下各自分开排涝,遇上游站故障等特殊情况时,利用西湖站机组大、流量大、运行可靠的特点,为其他站提供备用。1区面积159.3km2,为现有陈郢、曾台、西湖3站排水范围,可通过对曾台、西湖两站改造的方式使其除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2区面积15.4km2,为原规划设计高塘站排水区朱高路以东部分,利用改造后的高塘站,也可达到十年一遇除涝标准。朱高路以西原规划设计由高塘站抽排的10km2土地,由于西高东低地面高差悬殊较大,涝水历来东流至高台站抽排,现将其与高台站排水区合并成为3区,面积42km2。由于该区地势低洼,水引至西湖站抽排历时长涝灾损失较大,仅通过改造高台又无法使其排涝标准达到十年一遇,较为合理的方案是新建军台排涝站,若确受经费限制,也可让该区部分涝水暂由西湖站抽排,待条件具备后再建新站。按照上述3个区的划分及计算出的排涝模数,各区排涝流量为:

Q1=159.3×0.62=98.8m3/s

Q2=15.4×0.62=9.5m3/s

Q3=42×0.62=26.0m3/s

(三)特征水位及扬程

城西湖排灌区6站特征水位及扬程,根据规划资料并对个别与实际情况不符的水位作适当调整后,具体见表3.1。

特征水位及扬程表表3.1

(四)主要技术措施

1、陈郢站、西湖站及高台站

陈郢站于2006年已实施完成拆除重建工程,西湖站及高台站于2012年已实施完成大型泵站改造项目,本次改造仅需考虑通讯调度系统。

2、曾台站

(1)水泵更新为28ZLB―85,采用不锈钢叶片,聚氨酯轴承。电动机考虑到性能尚好,仍用现有JSL12―8/155kW。水泵采用水平出流,泵体60°弯头后再安装一个30°(Φ700)弯头,其后设置一个Φ700―900×1500

穿墙扩散管,最后装用Φ900浮箱拍门断流,以降低泵装置出口水力损失,减小拍门关闭冲击力,增加水泵机组运行安全性。

(2)变电所更新GW5D―35/600型电动隔离开关1台,设JLS―35高压计量箱1台。S7―1000/35kV主变维修,用LDFT36―400型组合电器1台进行分合及保护。为防止雷电波对变电所的侵袭,选用Y5WZ―51/134型避雷器保护。

(3)主变低压侧用钢芯铝绞线LGJ―240每相3根并联引入站房配电层,用铝排引入进线总柜。配电柜选用MNS低压成套组合开关柜,其中MNS―04进线总柜1面、MNS―12(改)分柜2面、MNS―23电容补偿柜1面、MNS―07站用电柜1面。

(4)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设备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对各种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建立数据库,对事件顺序记录,便于分析事故、故障原因;与上级管理、调度中心通信,及时上报运行情况。

(5)为改善供电条件,更新35kV、LGJ―70线路10km。

(6)原排涝进水闸作交通桥使用,紧接其后重建排涝进水闸,安放闸门、启闭机及清污机。进水闸2孔2.5m×2.5m,采用钢筋混凝土闸门,配5t螺杆式启闭机。

(7)凿除防洪闸、排灌控制闸、灌溉闸4孔闸门门槽二期砼,更换闸门埋件,排灌控制闸、灌溉闸3砼闸门进行更新,更新防洪闸10t电动卷扬启闭机1台、排灌控制闸10t电动卷扬启闭机1台,灌溉闸5t电动卷扬启闭机2台。拆除重建防洪闸启闭机房。

(8)对泵房碳化砼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封闭,局部进行补强,泵房内外进行装饰。

3、高塘站

(1)水泵更新为700ZLB1.8―4.1,采用不锈钢叶片,聚氨酯轴承。电动机更新为Y315M2―8/132kW。水泵采用水平出流,泵体60°弯头后再安装一个30°(Φ700)弯头,其后设置一个Φ700―900×1500穿墙扩散管,最后装用Φ900浮箱拍门断流,以降低泵装置出口水力损失,减小拍门关闭冲击力,增加水泵机组运行安全性。

(2)变电所更新GW5D―35/600型电动隔离开关1台,设JLS―35高压计量箱1台。S7―1000/35kV主变维修,用LDFT36―400型组合电器1台进行分合及保护。为防止雷电波对变电所的侵袭,选用Y5WZ―51/134型避雷器保护。

(3)主变低压侧用钢芯铝绞线LGJ―240每相3根并联引入站房配电层,用铝排引入进线总柜。配电柜选用MNS低压成套组合开关柜,其中MNS―04进线总柜1面、MNS―12(改)分柜2面、MNS―23电容补偿柜1面、MNS―07站用电柜1面。

(4)设置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设备进行控制、监视、管理,对各种气量、水力监测量等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处理、记录,建立数据库,对事件顺序记录,便于分析事故、故障原因;与上级管理、调度中心通信,及时上报运行情况。

(5)更新高塘变电所至高塘站35kV配电线路4km,导线采用LGJ―70。

(6)该站金属结构锈蚀损坏严重,应予以更换。防洪闸、低孔涵3孔砼闸门按原有尺寸进行重新预制安装;2孔检修闸门高度太小,满足不了检修期挡水要求,高度增加1m重新制作。原手动螺杆式启闭机7台全部更换为电动螺杆式启闭机,在检修闸前增设宽、高为5.6×4.5m2固定式拦污格栅,配铲抓式机械清污机1台自动清除格栅前污物。凿除各闸门门槽二期砼,更换闸门埋件。

(7)对泵房碳化砼结构表面进行清理、封闭,局部进行补强,泵房内外进行装饰。

4、军台站

军台站为规划新建排涝站,安装900ZLBC―100配JSL15―10/260kW立式轴流水泵机组5台。配S9―1600/10主变及S9―30/10站变各1台,用JLS―10高压计量箱进行电能计量,架设高塘变电所至该站10kV输电线路9km(导线采用LGJ―70),用LDFT12―400型组合电器,对主变进行分、合及保护。安装MNS低压配电屏7面,设计算机监控系统对全站机电设备进行控制,完成各电气量、水力监测量的采集、统计、打印、上传工作。

泵站建筑物由排涝引渠、进水闸、前池、泵房、汇水箱、穿堤涵洞、防洪闸组成。泵房设水泵、电机、配电3层,变配电设备置于防洪水位以上的配电层处,配电层高层确定为28.4m。管理设施建在军台岗地处,免受蓄洪影响。

三、工程效益

1、治涝效益:每年可减少涝灾面积15000亩,当地水稻产量600kg/亩,按每亩减产50%计300kg/亩计算,减免农业损失为450万kg。按水稻价格1.2元/kg计算,可减少农业损失540万元。

2、灌溉效益:排灌区内5万亩耕地得到改善,按每亩每年增产100kg粮食计算,每年可增产400万kg,按水稻价格1.2元/kg计算,可增加农业收入600万元,即灌溉效益为600万元。

3、节能效益:城西湖泵能耗高,效率低。单位能耗达到6~7kW・h/ktm,更新改造后单位能耗可降20%到5 kW・h/ktm,可节省动力费用50万元。

通过计算可知,治涝效益、灌溉效益和节能效益合计为1190万元,经济效益相当显著,同时,通过治理提高了农业丰收的保证率,使排灌区人民看到了国家政策投入所带来的好处,具有广泛的社会效益。

四、结束语

总之,排灌站担负着防洪、排涝和灌溉等作用,它的安全关系到人们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工程效益。本文主要对城西湖排灌站现状调查分析并提出了规划建议,由此可以看出,在排灌站建设的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做好施工前的各项准备,并加强施工过程的有效管控,为排灌站作用的充分实现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利贤.排灌泵站电机绝缘老化原因探讨与鉴别[J].现代经济信息,2008,(06).

[2]于兴华.景电灌区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甘肃水利水电技术,2008,(05).

[3]周婷,李传哲,徐卫红.大型城市流域暴雨径流水量水质预测模型研究[J].水利水电快报,2009,(08).

上一篇:城市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趋势及实例分析 下一篇: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与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