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实之间费思量

时间:2022-10-12 01:43:15

“今天汤米找到了一本真正的书!”一个名叫玛吉的女孩在日记里写道。

那是一本很旧很旧的书。有一回,爷爷对玛吉说过,当她还是个娃娃的时候,她的爷爷告诉她,以前曾经有过一个时期,所有的故事都是印在书上的。

汤米和玛吉好奇地翻着书,那些书页已经又黄又皱了。字嘛,本来应该是活动的,就像在荧光屏上看到的那样。然而,这本书的字都是不会动的,多滑稽呀……

这是阿西莫夫科幻名篇《过去的乐趣》开头部分,记下日记的日子,系公元2157年5月17日。这篇故事的题目,耐人寻味。故事的末尾,恰如其分地点了题:玛吉厌倦了冷冰冰的机器教师和刻板的一对一教学,十分怀念她被告知的娃娃们聚在一个教室里上课的老式学校。她想,从前的孩子是多么的幸福啊!

今天,重读这篇写于30多年前的科幻小说,我们一定会有一种切近的感觉。或许,用不了那么长时间,未来的孩子就都跟书本“生分”了,发出像汤米和玛吉一样的惊叹。如果我们承认技术是人的延伸,那么就可以想见,我们的自我认知与行为方式,势必也会因技术和工具的使用而发生改变。

本期“特别策划”《电子浅薄时代到来了吗?》所涉及的,正是上述议题。的确,近年来已有不少人开始反思我们所置身的“被电子时代入侵的生活”,甚至质疑互联网对人之心智发展的负面影响。最近有研究显示,微博、电子邮件、社交网站,加上无处不在的便携式电脑,这些互联网发展带来的交互性让人类反而逐渐陷入到孤独和失落,乃至精神疾病当中,奇怪不?可笑吗?

最先提出“虚拟现实”概念的美国计算机科学家杰伦·拉尼尔曾回忆说,当他在实验室里试验各种数字化工具——比如某种新的虚拟现实环境时,他都时刻提醒自己:工具设计中一处小小的改动,都会对将来使用这一工具的人产生巨大的、不可预知的影响。有时候哪怕改变一丁点儿东西(比如在其中使用一个按钮),都会彻底改变人们的行为方式。

回想到20世纪80年代,只有极少数人能接触到互联网。当时总有人向拉尼尔表达他们的担心,说他正在研究的“古怪科技”(比如虚拟现实)会不会释放出人性最恶的一面。例如,人们会不会像吸毒一样沉迷于虚拟现实?他们会陷入其中,无法回到我们生活的现实世界吗?

那会儿拉尼尔觉得这些问题很可笑,可30年过后比照现实再回顾,他却承认,这些提问“颇具先见之明”。

是啊,时间会验证一切! 本刊编辑部

上一篇:“食品安全纳入考核”关键是谁说了算 下一篇:美国企业号航天飞机首次向公众展出 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