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渗透传统美德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时间:2022-10-12 01:23:21

试论渗透传统美德于高中政治教学的必要性

高中德育《大纲》明确了高中生德育教育的具体内容,其中之一就是对高中生进行传统的美德教育,对中学生进行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教育和道德评价能力的培养等。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是培养我国真正建设者重要的理论保证,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贯彻全面当代教育方针的重要保障,是高中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内容之一。在此,笔者结合教学实践,简要阐述自己的一点粗浅见解:

一、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紧迫性

首先,传统美德是我们伟大民族几千年文明沉淀的璀璨文明硕果,是我国各民族人民社会活动的指南之一,它独特的魅力甚至影响着世界各民族。尽管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传统美德受到了严重的挑战,但仍然是维系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和谐、创新发展产生过并且还在发挥着非常重要作用的基石。它植根于我们中华民族灵魂的深处,是我们民族屹立于世界东方不可或缺的精髓。

当然,传统美德作为历史的积淀,不可避免地有其局限性,但实践证明:它仍然有着不可忽视的超越时代的、合理的、进步的、有益的精神。如热爱祖国、勤劳节俭、孝敬父母、尊老爱幼、惩恶扬善、诚实守信、廉洁奉公、自强不息、奋发进取等传统美德,哺育了历史上千千万万英雄豪杰和仁人志士。他们为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为人民鞠躬尽瘁,无论是在今天,还是在将来,这些传统美德仍然是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仍然是我们民族的精神灵魂。所以,在高中政治思想课堂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并将其发扬光大,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挖掘其精神精髓,是我们一线政治思想教师必须认真面对的。

其次,我国的改革开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也随之进入转型期,原本居于支配地位的道德观念受到严重挑战。具体表现在学生身上的是:思想活跃、观念新锐、敢想敢说、论人论事不拘一格;思考问题的角度多、求新求异、敢于挑战权威,但更主要的是普遍道德观念淡薄。高中生中缺乏明确而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理想的不在少数,他们盲目崇拜金钱,自私自利,追求个人享乐,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价值观趋向务实化、功利化和多元化。使得传统扬善抑恶的美德功能失去了应有的舞台,其约束机制和鼓励机制也成了明日黄花。别有用心的西方政客散布的政治观、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严重干扰着初涉社会、缺乏辨别力的高中生,给其心灵的发展带来了众多的矛盾和冲突,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这一特殊道德导向阵地,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中学生、未成年人的犯罪现象也日益严重,且越来越呈现低龄化趋势。鉴于此,我们不仅要坚守思想政治教学这一传统美德教育的主阵地,还必须主动出击,引导高中生回归到传承传统美德的正道上来,这是刻不容缓的。

二、渗透传统美德教育的可行性

我国传统美德素材中有许多感人心弦的故事,是教育学生的最佳素材。将这些材料和思想政治课融为一体,古为今用,充分发挥仁人志士的榜样示范作用,引导学生择善而从,重塑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的桥梁,势在必行。

1.课堂上滴水穿石的渗透

高中生80%的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我们必须利用好这一契机,滴水穿石地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发挥我们教师的主导作用,充分挖掘教材中的传统美德教育素材,润物无声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如思想政治必修一,讲商品的价值量,引进《项链》的故事,旨在教育学生别追求虚荣,而应勤俭、朴实;而讲“纸币的产生和发展”时,教育学生“君子爱财,取之有道”,非法手段敛取钱财那是犯罪;教学职业道德时,可以书中徐虎的先进事迹为例,分析说明职业道德的含义和意义;教学市场经济一般特征、交易原则和正当竞争时,教育学生遵守平等、诚信、尊重的原则;教学价值观和人生观时,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集体主义的教育和奉献精神的培养;在高三政治常识中,要加强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等。高中政治教材为我们对学生进行传统美德的教育,提供了许许多多的素材,关键在于“有心”和“用心”。

2.课外实践活动的渗透

课堂上,仅仅靠提高学生的思想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引导学生积极参加实践。为此,我们要积极创设情境,有机地将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养成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高尚道德。我们可以开展社会调查、开展参观访问和小品表演等活动,举办搜集案例、名言、谚语、遵纪守法事例、手抄报竞赛活动等,学生在活动中受到切实、生动、形象的道德教育。如教学国际竞争的实质时,可要求学生到图书馆查阅报刊,收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方面所取得的伟大成就,特别是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我们可以结合抗战胜利大阅兵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使学生的爱国主义得到升华。

3.寓教于乐,丰富教育手段和途径

我们知道枯燥、单调、空洞的说教,其效果不会很理想,而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和视野也是有限的。而多媒体电教手段,能将大量的投影片、幻灯片、录像带、网络视频等用于直观教学,教学的生动性、形象性和趣味性得以全面彰显等。如教学正确消费观,要以节俭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来教育学生,养成不攀比、不摆阔的习性。当然,教育学生树立适度、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消费也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正当消费是必要的。

总而言之,在思想政治课堂上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势在必行,最佳途径是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学生、影响学生,将其外在的要求内化为自觉的行动,这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课堂教学效率,还使学生养成了良好的人文道德素养。

(作者单位:河南省三门峡市陕县第一高级中学)

上一篇:推进国家重大工程包在内蒙古落地 下一篇:维也纳:美好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