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研究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

时间:2022-10-12 12:26:57

高校研究生就业的困境与对策

摘要:招生规模的扩大导致研究生就业现状不容乐观:社会期望较高,就业压力较大;就业能力欠缺,就业率较低;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择业观贪图安逸,缺乏吃苦精神。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不重视,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连续性,导致研究生就业工作难上加难。高校管理只有改善研究生培养机制,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再加上研究生积极自我完善,树立正确就业观,才能有效提升研究生就业质量。

关键词:研究生;就业;困境;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9-0119-02收稿日期:2016-07-28

一、研究生就业现状分析1社会期望较高,就业压力较大

研究生是经历本科教育后通过再选拔选出的人才,是国家、社会培养专业型、科研型人才的重要教育途径。社会大众对研究生认知普遍存在偏差,认为研究生教育所培养出来的人才应成为社会栋梁,就业前景及就业能力应高于本科生,对研究生就业抱有更高的期待。在校研究生比本科生多花2~3年时间在校读书,所付出的时间成本、精力较多,一部分学生报考研究生的目的往往在于通过研究生的学历提高就业能力,得到更高薪酬,获得更大平台。研究生的自我定位较高,再加之社会对研究生过高的期望,研究生的就业观念存在一定的误区。高校扩招以来,大量毕业生涌入劳动市场,形成了巨大的就业压力,在就业环境不良的情况下,研究生就业压力日益增加。

2就业能力欠缺,就业率较低

高校在重视研究生专业能力、科研能力培养的同时,却忽视了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提高,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就业的核心能力已由原有的学历证书变为个人能力,学历不再是就业的万能钥匙。通过企业调研发现,企业中对于研究生的就业能力存在很多建议及意见。研究生就业忽视自我素质的整体提升,以为拿到学历就万事大吉,缺乏足够的心理准备,就业过程中对就业的准备过于简单,面试材料的制作及面试技巧的掌握甚至低于本科生,面试过程表现不尽如人意。研究生就业能力的欠缺,导致研究生在就业中的优势埋没。据调查,2015年6月30日,四川省已有3427万高校毕业生就业,占毕业生总数的8768%,其中,本科生8671%,专科生8941%,而研究生就业率只有8144%。由此可见,研究生的就业状况不容乐观。

3专业技术能力不强,缺乏创新精神

研究生就业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专业的扎实性、创新性。然而,高校中部分研究生存在“混”毕业的状态。学习自主性较差、专业知识不扎实,在读期间不重视科研或搞科研急功近利,缺乏创新精神。就业后无法胜任工作岗位,从而导致用人单位对研究生的认可度有所下降。用人单位希望招到能直接上岗的人才,因此,他们特别重视员工的从业经验和过硬的专业技术水平。而研究生往往忽视这一点,在读期间不好好研究专业知识,不关注最新的专业研究动态,缺乏实践经验,从而导致研究生无法在短时间内胜任工作岗位。

4择业观贪图安逸,缺乏吃苦精神

研究生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科研、技术型人才,毕业后主要从事研究型工作。但现如今,通过研究生的就业状况分析,研究生择业观与国家、社会需求存在很大脱离。研究生进入科研型岗位的比例较低。研究生择业偏爱学校、事业型单位,对于企业、公司等需要技术攻关等岗位普遍不感兴趣。就业地域也往往喜欢选择一线城市,不愿去小城镇或边远地区,缺乏吃苦精神。近年来,国家积极鼓励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也出台了一系列相关优惠政策,但高校研究生中具有自主创业意识的人数少之又少。研究生倾向于稳定、安逸的就业工作环境,缺乏吃苦耐劳的精神。

二、高校研究生就业工作存在的问题1高校对研究生就业工作重视度不够

研究生群体相对于本专科生群体来说,占有很小一部分比例。过去,研究生人数少,规模小,就业较为容易。近些年,随着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规模不断扩大,但高校中,对研究生就业工作还是存在忽视的状况。部分高校中,重点关注的就业群体往往是“大学生”,而对大学生的解读往往被认为是本科生或专科生,研究生被排除在外。研究生招生、培养、管理模式有别于本专科生的培养,高校中一般设有单独的研究生院作为研究生管理、培养单位,但对研究生毕业工作却缺乏单独的指导管理部门,往往由学校就业部门统一管理,就业部门未参与研究生培养管理环节,对于研究生认知不够,就业工作有所脱节,就业政策也无法落实。2007 年,教育部印发《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要求将就业指导课设成必修课,并对课程性质、学分、内容、师资等作了具体要求,以此快速推动就业指导课的发展。但至今只有少数高校在研究生培养方案中开设研究生就业指导课。

2高校对研究生就业指导缺乏针对性

研究生培养管理模式的不同,也就决定了研究生就业指导需要具备符合研究生背景的特点。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往往以本专科生的学生背景为前提而开设一系列课程,对于本专科生就业具有针对性指导,而研究生往往以“旁听生”身份与本专科生一起学习。就业指导课程内容缺乏针对性,无法引起研究生的重视和兴趣。

3高校对研究生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

高校对本专科生的就业指导已开始重视指导连续性。从大一专业认识开始,一直持续到大四就业技能、面试技巧等指导,指导的连续性使得大学生就业指导更有成效。但研究生就业指导缺乏连续性,存在突击性的特点。研究生专业与本专科生专业有很大差异,很多学生报考研究生专业前都对专业学习及专业前景缺乏认知。但高校研究生就业指导往往在学生研二或研三时开设,开设时间短,课程少,内容着重于就业环节,例如简历制作、面试技巧、权益维护等。在对专业认知不足的前提下学习就业指导内容,就业目标迷茫、就业技巧不熟。就业指导课程对研究生就业的帮助成效不大。

三、提升研究生就业能力的对策1创新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

高校要改革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方向、开设课程应适应社会需求,避免课程陈旧,脱离社会,使研究生的培养与社会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培养出来的研究生能快速适应社会、行业需求。另外,高校要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严格导师选拔、管理、评估的过程。选拔那些专业能力过硬、认真负责、具有培养能力的老师加入导师队伍,鼓励老师注重研究生研究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最后,高校还应注重研究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深化校企合作,为研究生提前进入企业环境提供平台。鼓励研究生积极参与企业项目,了解最新行业研究动态。通过校企联合培养,提高学生将科研运用到实际的能力,增加研究生实践锻炼的能力,从而有利于研究生发挥专业优势,提升团队协作、人际交往等综合素质,使研究生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中取胜。

2完善研究生就业指导体系

(1)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完善管理机制。 高校要积极重视研究生就业工作,不应再“眉毛胡子一把抓”,要认识到研究生的特殊性,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研究生就业工作。健全研究生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建设,将其纳入研究生培养方案。有条件的高校应建立专门的研究生就业部门或科室,开展研究生就业工作。条件不够的高校应明确学校就业部门职责,将其纳入研究生培养部门中,通过各部门协调合作,将研究生就业指导工作贯穿到研究生培养的整体机制中,提高研究生就业指导的成效。

(2)研究生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多元化。 就业指导并非是简单的管理工作,需要有较强的专业性、针对性。高校中的就业指导工作多由学生工作管理者辅导员、书记来担任,在一定程度上缺乏专业性及针对性。辅导员、书记对行业了解不足,有些辅导员及书记并非本专业出身,对专业了解也不够,无法结合专业特色给予学生指导。因此,高校应实行就业指导教师队伍多元化。第一,辅导员、书记作为学生管理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给予学生指导,例如面试技巧、简历制作、人际关系处理等方面。第二,强化导师职责。导师作为研究生人生路上的“引路人”,对研究生的发展具有非常大的作用,导师的职责不单单是对学生专业研究能力的培养,还应强化导师在研究生就业工作中的作用。鼓励导师在培养研究生专业研究能力的同时,着重于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另外,导师在专业领域中具有较多社会资源,可以为研究生提供较多的就业机会。第三,建立优秀校友库。联系毕业后的优秀校友回校讲座,讲授求职的经验,以真实案例的形式给予研究生针对性的指导,并通过优秀校友引入企业资源,提供就业机会。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 研究生就业状况不理想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就在于就业观不正确,好高骛远,不愿吃苦。高校应帮助研究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改变研究生群体中的不良想法。鼓励研究生到基层积极创新,到企业中发挥专业优势,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除此之外,在就业形势不容乐观的情况下,国家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口号,高校要鼓励研究生积极创新,用于创业,不怕困难,为有创业想法的研究生提供政策支持,帮助其实现人生理想。

3研究生要积极自我完善,树立正确就业观

研究生就业工作的困境并非学校就能完全改善,还需要研究生自身的重视。第一,研究生要合理定位,明确人生目标,重视职业规划,从而树立正确的学习方向,合理调整自己的就业期望,积极把握就业机会。第二,在读期间,打好专业基础。课题研究时善于问题反思与归纳,注重自身创新能力的培养。除此之外,积极寻求实习机会,将专业知识与行业需求相结合,提前熟悉就业环境。第三,积极掌握求职技巧。就业过程中求职技巧的掌握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研究生应积极学习简历制作、就业信息收集、权益维护等就业知识,避免因就业技能欠缺而导致闪光点被埋没。第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就业过程并非一帆风顺,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即使失败了也不要气馁,及时总结反思,完善自身不足,逐步提高自身就业能力。

参考文献:

[1]耿红,张海防试论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的提升[J]江苏高教,2015,(3).

[2]李海波,彭万秋“人职匹配”视域下研究生就业竞争力研究――基于对用人单位的调查信息[J]学术论坛,2015,(6).

上一篇:试论高校美术鉴赏课的教育价值 下一篇:鞍山市新入职幼儿教师职业能力现状及对策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