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真诚的交流去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时间:2022-10-12 12:18:25

利用真诚的交流去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摘要:在英语课堂中,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的情景:教师一直在讲课,但是能听进去的学生却是少数,一节课下来,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很少。那如何改变这种现状,才能使学生有效率地学习英语,也能使教师所下的功夫不白费呢?这就需要我们找寻方法。本文提出了利用师生之间真诚的交流来激活课堂教学氛围的两个案例,以期能有抛砖引玉之效。

关键词:英语教学;真诚的交流;激活;课堂教学氛围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3)24-0136

现在的英语教师都会注意课堂中真实情景的创设,但笔者在多次听课的过程中发现,师生情景交流不够深入,总是为交流而交流,学生也往往是被动接受,感到乏味、厌倦,学习效果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因此,在学习2012年版的新牛津英语七年级下时,笔者特别注意了这个问题,利用课堂交流深入了解学生,激活课堂,以下是我们上课时交流的两个案例。

案例一:在教学第一单元 Dream homes 阅读第二课时时,笔者问学生住在哪里,什么样子的房子,房子有几层,你住几楼,你最喜欢家里哪个房间。笔者问了一组同学,问完就每个同学的情况笔者会转向其他同学提问来检测其他同学是否在倾听。当笔者问到坐在最后一排的Sandy时,她说她住在一栋三层的房子里,因为学生大都住在套房里,再加上笔者觉得Sandy是个比较内向、在英语学习中也不够自信的学生,因此对她的回答显示出更大的兴趣,继续问她,每层楼有什么,她清楚地表达出一楼有客厅、餐厅、厨房和卫生间,二楼有两个房间,分别是她和她妹妹的,三楼是父母的房间。我一听她有个妹妹,好奇地问:“How old is your sister?” “Four years old.”她答到。“Do you like her?””Yes, I do.” “Is she like you?” 她想了想说:“No, she isn’t” “She lives in her room by herself? She is only 4 years old!” “She has her room but she lives with my parents.” “Oh, I see. The room is for her but she doesn’t live in it now.” 后一节上课复习时,笔者再一一复述问过的这组同学分别住哪个小区,住几楼,说到Sandy 时,不仅复述出她家每层楼上有些什么房间,还不忘记提到“She has a 4-year-old sister. She lives with her parents on the third floor now. But she has her own bed room on the second floor.”

案例二:在教学第四单元导入课时,书上的对话是这样的:

Daniel: Where are we going for our class trip?

Simon: We’re going to Sunshine Zoo.

Daniel: Where’s the zoo? Is it far away from our school?

Simon: No. It’s north of the school, about three kilometers away.

Daniel: How will we get there?

Simon: We’ll get there by bus.

上课前笔者无意中获悉学校即将组织去游子山春游的消息,当时班主任还没在班上讲,因此在教学PartB的Talk about a class trip时,笔者用英语向学生宣布:“We will have a school trip.” 听懂的学生兴奋地问:“Really?” “Yes, and you can ask more questions about it.” “Where are we going for our school trip?” 一个大胆的男孩首先发问。笔者立刻答:“We are going to Youzi Mountain.” 又一个学生举手问“How will we go there?” 笔者就卖了个关子“Youzi Mountain is east of our school,about 10 kilometers away. Can we go there on foot?” 学生们纷纷摇头:“No, it’s too far.” “Right, we will go there by bus.” “When will we go there?”... 这时学生们激情高涨,不停地向笔者发问。没有提问的学生也是屏息倾听笔者的回答,听懂时脸上展现出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在以上两个片段中,学生用英语交流是比较成功的。学生能够主动地、大胆地、充分地就相关话题开展交流,其主要原因是,交流的话题联系学生生活实际。这两个案例的成功之处在于:

一、创设了有利于交流的环境

在宽松、安全的学习环境中,学生不会担心自己说错了被教师批评或同学笑话,学生有了安全感,才有说的动力,有话敢说。如第一个案例笔者提问时采取开火车的方式,但其实选择从会交流的同学开始,顺畅的交流为后面同学做了好的示范,使得后面口语不够自信的同学也能大胆开口,交流过程中笔者就学生的回答深入提问,走近学生心灵,轻松的交流环境有利于建立亲密融洽的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

二、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话题

话题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学生才能有话可说;如以上两个案例中,笔者没有急于进入课本教学,而是倾听学生,比如第一个案例Sandy的小妹妹与我们上课的语言点联系不大,但笔者没有功利地忽略这个信息,因为对我们每个人而言,家人都是很重要的,你关心她的家人就等于关心她,笔者注意到在我们说到她妹妹时,她眼睛里闪着光,情感跟谈论家里的房间有很大的不一样。而其他同学也显示出很大的兴趣,因为这里出现了真实的新信息。第二个案例中春游是学校生活中非常激动人心的一件事,笔者找准了学生的兴奋点去和学生交流,为我们轻松学习这个对话和激活课堂起到了关键作用。

三、满足了学生的交流需要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要,才可能有话想说,如第一个案例中Sandy家的小楼和她的妹妹都是与大部分同学有不同的地方,也是Sandy愿意与大家分享交流的事情。而第二个案例中最大的亮点是学生还不知道春游的计划,笔者用英语这条消息起到了沟通交流的作用,让学生用英语提问,去获悉自己想了解的信息,学生在问完得到答案时的满足与兴奋溢满课堂。

四、设计了可行的交流任务

可行的交流任务指的是,学生具备了谈论这个话题、完成交流任务所需要的语言知识(词汇、语法等)、语言能力,才可能有话会说;两个案例中的交流任务看似随意,但其实是围绕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学习水平所展开,任务的设计有利于提高学生英语口语交际能力。

因此,从以上案例可以看出,在英语课上若能深入与学生真诚地交流,让学生感受到来自教师的尊重与信任,可以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动状态,心情舒畅地投入课堂活动。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武家嘴实验学校 210000)

上一篇:初中英语家庭作业布置和批改技巧初探 下一篇:牛津高中英语Unit 1 Module 4 Advertising Re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