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高浅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时间:2022-10-12 09:37:22

谈高浅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

摘要:高血压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高血压患病率逐年增加,成为常见病、多发病,是我国目前严重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疾病之一。针对这部分人群实施健康教育,使教育对象树立健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和生活方式,可以提高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水平。

关键词:高血压;健康教育;护理

1诊断标准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血压分级

临界高血压: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4 mmHg;1级高血压(轻度):收缩压140~159 mmHg;舒张压90~99 mmHg;2级高血压(中度):收缩压160~179 mmHg;舒张压100~109 mmHg;3级高血压(重度):收缩压≥180 mmHg;舒张压≥110 mmHg。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

2高血压患者应做的常规检查

①检查尿常规,②血生化检查如血糖、血脂、肾功能、血尿酸等,③检查眼底,④心电图,⑤超声心电图。

3与高血压发病相关的危害因素

3.1遗传因素 高血压病的家族史高达50%~60%,不仅血压升高发生体现遗传,在血压高度、并发症发生及相关因素也有遗传。

3.2环境因素 ①饮食:摄入钠盐较多,高脂肪,高蛋白,有吸烟、饮酒嗜好者易引起血压升高;②精神应激:长期过度紧张、焦虑或长期噪音、视觉刺激的环境下可引起血压升高。

3.3其他因素 超重或肥胖是血压升高的重要危害因素。

4高血压的临床表现

早期多数患者无症状,偶尔在体检时发现血压升高,有些患者可有头痛、头晕、眼花、失眠、烦躁、紧张、易怒等症状,后期可出现心、脑、肾等器官器质性损害和功能障碍[2]。

5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目的

5.1协助患者树立健康的信念,培养科学的生活习惯,形成规律的生活方式(包括戒除吸烟、喝酒,控制饮食,加强运动,维持正常体重等),从而降低高血压的发病率,降低心脑血管的死亡率和致残率。

5.2防止和延缓高血压并发症的发生 从目前医学发展水平来看,高血压依旧无法完全治愈,但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手段,可以对其进行有效控制。在合理控制的前提下,可以有效地推迟并发症的年龄,减少其对生活、学习、工作各个方面的影响。

5.3培养良好的医患关系 通过定期的宣传与教育,医务工作者与患者实现良好的沟通与互动,从而强化患者的日常行为提高患者对药物的依从性,患者在得到良好治愈的同时,也对医务工作者产生了更深的信任感,从而有利于医患关系的培养与完善。

5.4避免急危并发症的发生 对已有并发症的患者应随时保持警惕,注意危险因素,减缓并发症的发展。当情绪发生波动、高血压危象时,采取合理的对策,及时进行医治,保持血压的相对稳定,防止病情的恶化。

6高血压患者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6.1科学的饮食指导 指导高血压患者饮食宜清淡易消化,低盐低脂,低胆固醇,低热量,高维生素饮食。低盐:3~5 g/d,酱油10~15 mL,忌用酱菜、咸肉、咸蛋等腌制品。低脂:

6.2心里指导 保持良好心态,良好的心态是保持身体健康的基础条件。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心情愉悦尤其重要。高血压患者应当尽量保持心情愉悦,舒畅,避免心情大起大落。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尽量不要观看刺激性的体育比赛,也不要参与风险较大的投资活动以及赌博[3]。

6.3休息指导 确保良好睡眠,应当保持患者的身体舒适,尽量减轻心理压力,必要时合理的使用药物协助睡眠,协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睡眠习惯。做好患者的晚间护理。保持环境的安静、舒适、光线柔和。同时,可以采取泡热水澡、看书、听轻音乐、喝热牛奶等措施促进良好的睡眠。

6.4戒烟酒与控制体重 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①吸烟与喝酒无疑是有害的,因此应当在生活中戒除。②高血压患者多为老年人,他们在患病之前,已经经历了长时间的烟酒生活。贸然对烟酒进行控制,反而会因生活习惯的改变而影响情绪,从而不利于高血压的治疗。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应当采取循序渐进的方式,提供时间来适应心理与生理环境。高血压患者同时应当对体重进行控制。应当控制饮食量,多做运动,鼓励患者饭前多喝汤和多吃菜,每餐不要吃得太饱,切忌含糖分较高的食物 。

6.5用药护理 告知患者所服药物的名称、用法、注意事项及不良反应等,如卡托普利会引起咳嗽、喉咙发痒等,指导患者若出现不良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及时处理。血压降至理想水平后,长期用一定药物维持,不得随意增减剂量或停止用药。告知患者,服用降压药物后可能会出现性低血压,如晕厥、恶心、呕吐、乏力、应立即平卧,头低足高位,屈曲股部肌肉,摇脚趾,以减少血在下肢淤积。指导患者服药2 h内,避免站立太久,在室内坐下或躺下。服药期间应监测立位血压。告知患者需平稳降压。不可心急,不宜很快降至理想水平,否则可诱发脑供血不足。

6.6运动指导 患者在起床时,可以先睁眼30 s,紧接着在床上坐起30 s,最后在床边坐30 s之后再进行下地活动。在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讲,改变时,动作不宜过快,而血压过高的患者,应当多卧床休息。在日常生活中,高血压患者应当做一些相适应的运动。患者可先进行轻微活动,如甩甩手,散散步等,慢慢加大活动量如慢跑、门球、太极、老年舞蹈等,在此期间,应当注意时间与频 率[4]。

6.7出院指导 自查血压,每日定时、定位测血压,定时吃药,定期随诊复查,病情变化如胸痛、水肿、血压突然升高、心悸、剧烈头痛、恶心呕吐、肢体麻木、偏瘫、嗜睡等症状及时就医。

参考文献:

[1]左月燃.对护理专业开展健康教育的认识和思考[J].中华护理杂志,2000,35(6):325-326.

[2]范丽,罗刚.社区高血压患者的健康教育和指导[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3,1(3):430.

[3]戴霞,梁有欢.多媒体技术在糖尿病知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学杂志,2005,20(15):8-9.

[4]张淑仪,屈艳萍,丛玉萍.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5):344.编辑/肖慧

上一篇:阴囊湿疹采用5%氟芬那酸丁酯软膏治疗的临床观... 下一篇:优质护理在提高产科护理质量中的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