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影响大豆油过氧化值测定结果因素的探讨

时间:2022-10-12 08:58:52

对影响大豆油过氧化值测定结果因素的探讨

【摘 要】 对影响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的环境温湿度、试剂、操作方法等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国家标准GB/T5538-2005中规定了油脂过氧化值测定的方法,对检验方法中应注意的问题进行了探索,进而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植物油脂 过氧化值 测定因素

油脂中的过氧化物是油脂在储藏过程中被氧化的初级产物,对人体健康有害。过氧化值具有高度活性,能够迅速地继续变化,使油脂分解为醛酮类氧化物等,致使油脂酸败变质。因此,检验油脂过氧化值是判定油脂初期氧化程度的指标之一。油脂过氧化值是用1kg油样中活性氧的毫摩尔数(mmol)表示。

油脂的过氧化值测定原理是:油脂试样用冰乙酸—异辛烷混合液溶解,在酸性溶液中,过氧化物与碘化钾作用,析出单质的碘,用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根据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的消耗量,计算出过氧化物的含量。

RO2+2KIK2O+RO+I2

I2+Na2S2O32NaI+Na2S4O6

油脂在储藏过程中因储藏条件的不同而氧化的程度和速度也不同。一般情况下,新鲜的油脂其过氧化值小于1.2mmol/kg;过氧化值在1.2~2.4mmol/kg之间时,感观检验不觉得异常;过氧化值高于4.0mmol/kg时,油脂出现辛辣味;过氧化值超过6.0mmol/kg较多时,人们食用后可出现呕吐、腹泻等中毒症状。因此,在测定过程中要尽量消除影响测定结果的因素,保证测定结果的稳定性和再现性,为判定油脂的品质和储存指标提供依据,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1 影响过氧化值测定的因素

依据国家标准GB/T5538—2005中规定的测定方法,影响过氧化值测定的因素有以下方面。

1.1 空气和温度

在测定过程中尽量实验室的温度控制在20℃±2℃,若室温过高,则会加速油脂氧化,使测定结果偏高。

1.2 试剂和检验用水

测定过氧化值所用的水必须是新煮沸的,除去氧和二氧化碳并冷却的水,防止与测定过程中加入的碘化钾作用,增加溶液中的游离碘,使测定结果偏高。

测定过程中所用的仪器、器皿必须经过处理,不能含有氧化性、还原性的物质。

测定中用的碘化钾必须是临用时现配制并储存在棕色瓶中避光备用。因为碘化钾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在光照下易分解,从而使溶液中产生游离的碘,直接影响测定结果。

硫代硫酸钠的本身含有少量的硫、硫化钠、亚硫酸钠等杂质,而且性质不稳定,易受光、空气及水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及微生物的作用。为防止硫代硫酸钠的分解,在配制时应加入少量的无水碳酸钠除去水中的二氧化碳(配制1000ml、0.1mol的硫代硫酸钠以加入0.2g无水碳酸钠为宜)。硫代硫酸钠溶液配制好后,为保证测定过氧化值结果准确,必须在暗处放置2周再进行了标定。

1.3 振摇的速度和幅度

在测定过程中要严格把握每个步骤。测试的样品加入混合溶济溶解后,加入0.5ml饱和碘化钾后1min摇动最少3次,然后加入30ml蒸馏水。在实际测定中对整个振摇的过程中的速度和次数不同进行了比对。同一待测的试样称取2组,每组称取6份做平行测定,一组是振摇1次/s振摇10s,中间停10s,另一组是振摇2次/s,振摇10s,中间隔10s。

通过比对t值检验结果t=5.461,通过t值表查得置信水平99%,最大t值是4.032。测得值大于表中t值,证明两种振摇方法存在误差。因此,在测定过氧化值操作过程中,加入饱和碘化钾后控制反应时间,必须保证摇动的速度一致,减少误差,使测定结果更接近真值。

加入30ml水后,意为油脂中的过氧化物与碘化钾反应完成,这时产生的游离碘溶解在冰醋酸和水的混合液层中,由于异辛烷、冰醋酸和水和混合比重不同,溶液的上层被异辛烷覆盖,在滴入硫代硫酸钠滴定液时反应在溶液的下层进行,为保证反应进行不影响测定结果,故要不断地振摇,以保证滴定液与析出的碘充分反应。

加入淀粉指示剂后,振摇不及时对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在近终点加入淀粉指示剂后,要边滴边剧烈地摇动,振摇速度慢、幅度小,反应不充分,析出的碘被淀粉吸附使反应的终点延迟滴定过量,造成测定结果偏高。 值得指出的是,加入淀粉指示剂后,需剧烈摇动时一定要加盖;若不加盖,这时产生的碘离子存在酸性溶液中,很容易被空气中的氧氧化成单质的碘,使测定结果偏高。

2I-+4H++O2=I2+2H2O

2 测定过氧化值注意的事项

2.1 确保振摇时间和振摇速度一致

在测定油脂过氧化值时,加入碘化钾后,振摇的时间和振摇速度一定要把握一致。

2.2 待试的样品要避光

称量完的待试验样品要避光保存,不能裸放在空气中。这是因为空气中的氧会对油脂氧化,增加过氧化物的含量。通常应将油样要放入碘量瓶中,并立即加盖防止油样被氧化。

2.3 将硫代硫酸钠在暗处静置一段时间

配制的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一定在暗处静置一段时间,保证溶液中的氧化性和还原性的物质作用完全,待溶液稳定时再标定。

2.4 碘化钾饱和溶液必须随用随配

碘化钾的饱和溶液必须临用时现在配,储存在棕色瓶中备用。防止外部因素作用,使溶液中的游离碘增加。

2.5 淀粉指示剂不能长时间使用

为了防止微生物作用,使淀粉失去指示剂作用,故要做到淀粉指示剂不能长时间使用。

2.6 要严格把握每一步振摇环节

在测定过程中,操作者要严格把握每一个振摇环节,减少操作过程中带来的误差。在测定油脂过氧化值的过程中,外界因素和操作方法带来的误差对测定结果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要避免每个环节误差的产生,为油脂的储存、供应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人民身体健康。

3 建议

在实测中,我们常遇到新生产的大豆油,或油色较浅、过氧化较低的大豆油,在加入淀粉指示前滴定液已经退色,加淀粉指示剂后不显蓝色,这说明已经验过量。为保证测定不失败,测定结果不受影响,建议对待过氧化值小于1.2 mmol/kg、油色较浅的待试样品,应在加入30ml水后直接加入淀粉指示剂。

参考文献:

[1]GB/T15687-2008,动植物油脂试样的制备[S].

[2]GB/T5538-2005,动植物油脂过氧化值测定[S].

[3]GB/T601-2002,化学试剂 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S].

[4]GB/T6682-2008,分析实验室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S].

上一篇:国内玉米市场行情回暖趋势明显 下一篇:某炼化装置10kV变电所的自动化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