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县级中小学教师职业意识透视

时间:2022-10-12 08:25:06

现阶段县级中小学教师职业意识透视

摘要:通过对河南某县的二十位中小学教师职业意识的个案调查,发现现阶段中小学教师队伍不稳,职业意识不强,从而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Abstract: Through to the Henan some county's 20 school teachers craft consciousness's case Survey, discovered that the present stage school teachers troop is not steady, the craft consciousness is not strong, thus proposed the corresponding countermeasure.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职业意识建议政策

Key words:School teachers, craft consciousness, suggestion policy

作者简介:赵向利(1976―),汉,女,河南洛阳人,社会学硕士

在21世纪的今天,我们实施的是科技兴国的策略,科技靠什么,毫无疑问靠人才,如何塑造人才,归根结底是要靠教育。中小学教育作为基础教育就处于非常重要的地位,中小学教师肩负着重大的责任。但这几年,教师不稳,队伍不整,引人瞩目,作为已经从事中小学教师职业的老师们的职业意识和职业取向如何呢?为了了解这一情况笔者对河南某县的一所小学和一所中学的教师进行了随机调查。本研究为初步探索性研究,以其引起教育界的重视,为未来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一些依据。

一、 调查对象和调查方法

笔者选取了该县的一所中学和一所小学进行调查,在这两所学校里,随机调查了20个教师,主要采用了深度个案访谈的方法。其中,男性3人,女性17人,年龄分布在30岁――55岁之间。40岁――55岁,6人,30岁――40岁,14人。第一学历为中专7人,大专7人,高中6人。

二、调查结果与浅析

为了实现本次调查的初衷,主要设计了三个方面的问题:“对教师职业的评价”、“自己是否愿意当教师”和“有无变换工作的打算”。

(一)对教师职业的评价

夸美纽斯说:“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有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烛成灰泪始干”来形容教师的伟大。但是,这几年来,教师职业常常只和“稳定”联系在一起,似乎这一职业不那么崇高了。那么,这些中小学教师如何评价自己的职业呢?

对这一问题,笔者将其操作化为如下三方面:“工资待遇是否满意”、“社会地位如何”、“有压力吗”。

在“工资待遇是否满意”这个问题上,大多数女教师认为在当地处于中等水平,感觉比较满意,但男教师都认为工资待遇偏低。在“社会地位如何”这个问题上,女性教师普遍感到比较受尊重,社会地位较高,而男性教师则感到社会地位很低,甚至受到歧视。

如,个案4(男):我觉得教师的收入在小县城算是中等水平吧。至于,社会地位,我感觉,女教师的社会地位要比男教师高很多。就拿找对象这事来说吧,县城里好单位的男的找女朋友首选就是教师,但男教师就不行了,社会上很多人觉的一个大男人当教师没出息,找对象都很难。我现在的爱人都没正式工作。

在“工作压力如何”这个问题上,老师们普遍反映工作压力偏大,负担重。

如,个案8:我们老师,每天工作至少要10个小时,备课,改作业,应付各种检查评比,还要进修,提高学历,天天忙得晕头转向。特别是近些年,因为有些老师体罚学生被暴光,我感觉,家长和学生的目光都是在监视我们,挑老师的毛病。我本来一直是班主任,但这几年,自己不愿意干了。我的脾气不好,现在的孩子不好管,万一出点什么事,一辈子就完了。

分析“对教师的职业评价”的调查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女性教师对工资待遇比较满意,而男性教师对工资待遇不满意,这可能和一些传统的观念有关。在这个小县城里,因为经济很落后,一些女性在家做家庭主妇,而有一些即使有工作,效益也不太好,很多拖欠工资,因此,家庭的经济主要靠男性支撑。而作为一家之主的男教师,靠微薄的工资持家有很大困难。教师普遍认为,教育界工资偏低,与其劳动强度不符,教师职业就意味着“清贫”。因此,笔者认为教师工资有待提高。教师经济地位的提高,必然会增加这一职业的吸引力,从而稳定教师队伍。

2、教师的社会地位有待提高。如前所说,男性教师普遍感到社会地位低,这和社会对男女两性的“刻板印象”不无关系。很多人认为,中小学教师整天面对的是心智尚未成熟的儿童和少年,从事的是重复,繁琐的工作,并且需要投入大量的感情。女性天生温柔,有耐心,而男性较粗心,缺乏耐心,因而,女性更适合这一工作。而从事教师职业的男性就被认为,婆婆妈妈,无男子汉风范。近些年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女性化就是很好的证明。

3、教师普遍认为压力过大,难以负荷。近几年来,学术界比较关注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而且得出结论,中小学教师明显地存在焦虑、紧张、烦躁、愁闷等负性情绪,工作中缺少活力和热情。这一点,笔者在调查中也深有同感,教师最大的感受可概括为四个字:疲惫压抑。广大教师对教师职业极度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职业倦怠已成为一个非常现实和严重的问题。这一问题必须引起我们的重视。随着,我国对教育重视程度的不断提高,社会对教师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教师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升学考试压力、工作负担压力、角色职责压力、工作聘任压力、职业声望压力、学历职称压力等都是教师不得不承担的压力,压力之大可想而知。

(二)为什么选择当教师

“为什么选择当教师”是他们当时的择业动机,这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包括家庭因素、个人因素、教师职业的社会评价和就业环境等方面的影响。在调查中,笔者很惊讶地发现全部调查对象自己本身都不想当教师,他们之所以选择这一职业主要是这几方面的原因:

(1)家庭经济困难迫不得已而为之,占总数的20%

(2)高考失误,又不想复读,师专录取分数低,占总数的25%。

(3)家长对自己期望不高,认为教师职业稳定,占总数的25%

(4)其他原因,占总数的30%。

如,个案1:我初中毕业考了一所财会中专,毕业后通过父母一定的社会关系到县城郊区的一所小学教书,至今已工作11年。刚开始并没有做教师的打算,不过是找了这样一份工作,就成了一名教师。

如,个案8:我的父母都是农民。我1975年高中毕业就回家了。当时正是“农业深翻土地学大寨,工业学大庆”时期,回家后就在大队挣工分了。但是,因为从小上学,没干过体力活,干了几天就受不了了。当时,乡里的学校一个老师是知青返城了,音乐没人教,我就去学校当了一名民办教师。那时候,农村高中毕业的简直是凤毛麟角,

对这个问题的调查结果做简要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当前,中小学教师队伍之所以不稳,是有其根源性原因的,他们的择业动机都不是当一名教师,很多都是因为客观原因造成的,如,家庭经济困难,师范录取分数低,家长让报师范的等原因。这显示出教师的职业意识很弱。

2、社会对教师的评价一直不高,是其不愿选择这一职业的主要原因。在前边“对教师职业的评价”我们可以看到选择教师就意味着清贫,要承受很大的压力。

(三)有无变换工作的打算

在“有无变换工作的打算”这方面,60%的教师都说很想换工作,40%的教师不想换工作。想换工作的都想从事公务员、行政管理方面的工作,认为这些工作比较轻松,压力不大。不想换工作的有以下理由:“时间长了,对这一职业有感情了”、“没关系,没门路,就这样吧”、“年纪大了,不想了”。

分析“有无变换工作的打算”的调查情况,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60%的教师想换工作,这和我们前边分析的教师工资待遇偏低,压力大,社会地位不高,有密切关系。而不想换工作的大多也不是认为教师职业光荣,崇高,只是客观条件不允许。教育界必须重视这一问题,并有相应政策出台,否则,“有换工作打算”的比例将会升高,教师队伍势必更加不稳。

2、在调查中,笔者也欣喜地发现,很多教师虽然想换工作,但是对教师这一职业有深厚的感情,很多教师说,虽然自己很累,但是看到自己的学生学有所成感到很欣慰。我们可以看到,这么多教师之所以仍然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尽心尽职,是职业成就感的作用。教师从职业中感觉到幸福,有价值,相应地,对工作怀有很深的感情。

三、调查后的思考

是教师的过错,还是我国教育的失败?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对是教师的过错,还是我国教育的失败?具体问题应该具体对待,不能一概而论。针对教师群体存在的这些问题,笔者认为我国教育界应重视,并制定相应政策。以下是笔者的一些建议:

(一)提高教师待遇,这可以说是老生常谈了,但我们也看到教师的实际待遇并不高,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很多教师仍然十分清贫。随着改革开放的力度和深度的加大,经济标准被人们作为衡量职业优劣的首要标准。从社会学的角度来看,人才的流动走向,是判断一种职业报酬是否合理的客观指示器,当一种职业对社会优秀人才具有吸引力时,其职业报酬通常是合理的,甚至所获报酬高于其所提供的劳动;当某种职业对社会优秀人才失去吸引力,甚至其内部人才大量外流是,其职业报酬通常是不合理的,他们所获报酬明显低于其所提供的劳动。60%的教师想跳槽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职业的吸引力偏低,职业报酬不合理。因此,必须提高教师待遇。

(二)提高教师社会地位。我国教师的社会地位呈现出一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表现为一种官方承诺与民间传统的差距。现代社会,我们党和国家多次重申教师的重要性,要提高教师地位。这是我们的愿望,但正像一位老师所说"口号越响,问题越多",教师的实际地位并不高。

笔者认为,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要从教师自身和国家两个方面来考虑。一方面,从教师自身来讲,"教师的社会地位取决于教师的学术水平、教育专业水平和教育成就。"这就要求教师要充分挖掘自身潜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自己的价值来赢得社会的普遍承认和广泛赞誉。从国家方面来讲,笔者认为应该参照国际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国情,制定相应政策。如,拓宽教师来源,吸引优秀人才加入教师队伍;实现教师资格证书制度,促进教师职业专门化,突出教师职业的不可替代性;推行教师聘任制度,促进教师合理流动,调到教师工作积极性等。

(三)社会和学校应尽其所能帮助教师减压。教师工作繁重的压力是促使教师想改行的一个重要原因。社会应对教师多理解少误会,多关心少责难,为他们创造好的工作环境。教育部门和学校也应该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压力。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也应采取各种措施减轻教师的心理压力:(1)减小师生比例实现小班化教学。在调查中,笔者发现,这两所学校每个班级的人数多在六七十人之间。教师每天和这么多学生打交道,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这样不但很难真正和大多数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而且根本无法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所以,缩减班级人数,实行小班化教学是减轻教师压力的首要对策。(2)研究教师的心理需要,建立减轻教师压力的机制。如香港就建立了"教师减压心理热线"。(3)学会赏识教师,信任教师,创造条件让他们施展才能。如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空间和支援",满足教师精神需要和成材的需要。

参考文献:

[1]兰刚.当前形势下师范生职业意识透视[J].青年研究,1994,(6)

[2]冯伯麟.教师工作满意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J].教育研究,1996,(2)

[3]李祥东.试论教师的地位待遇[J].泰安师专学报,1995,(1)

[4]宋爱芬.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多元分析[J].昌吉学院学报,2004,(3)

[5]张国霖.教师地位问题综论[J].高等师范教育研究,1997,(5)

[6]毕正宇.贫困地区中小学教师外流现象的社会学分析[J].教学与管理,2004,(7)

[7]李莉萍,黄巧香.教师工作满意度与教师激励[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4,(4)

上一篇:多媒体教学软件的教学设计方式探讨 下一篇: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念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