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志江:金融路上的攀登者

时间:2022-10-12 07:37:03

雷志江:金融路上的攀登者

在澳门南湾区金融及商业中心地带,矗立着一座高达一百六十多公的大厦,粉红色花岗石砌就的墙面,并配以银色反光玻璃幕墙,横观如扇,气势相当宏伟,更显整座大厦雄伟巍峨。

雷志江先生每天就在这里办公,他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他需要处理文件、指导员工、接待访客。

雷志江先生是土生土长的澳门人,他离开校园就走上了社会舞台,走进了中国银行,一边进修,一边工作。

从银行最基层的员工,到如今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的位置,雷志江先生一步一步拾阶而上,一路用勤奋化作攀登的基石。而在事业路途上,他亦勤于思考,发现机遇并把握机遇,实现了一次又一次从量变到质变的飞跃。

他终有收获,他收获了丰厚的人生。他用他的人生经历,生动地诠释了“世上无难事,只要肯攀登”的人生哲学。

事业:勤奋+机遇

“做金融,要把发展和风险平衡,但是不意味着保守,而是稳健。保守是‘卡住’,人先动,我后动,输了机遇;而稳健,则是事先充分的市场调研,融合方方面面的考虑,抢了先机。”对于“稳健”与“保守”, 雷志江先生深有见地,亦折射出其于金融领域打拚多年,所积累下来的那一份深厚功力。

看问题一分为二,是雷志江先生显着的特点,如若不是所谈问题均涉及金融,倒真会怀疑眼前这位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是不是一位哲学家。然而,也正是这种深刻的思想使他有了一种独特的人格魅力。

这种魅力的形成非一朝一夕,而是雷志江先生二十多年中银经历的沉淀。二十多年的拾阶之路,对于每个人来说,无疑都有点漫长,但是,雷志江先生这二十多年,却行走得十分踏实。

澳门地方不大,但是数起银行,还真不少。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刚刚由南通银行正名不久,在激烈的市场竞争面前,优势并不明显。雷志江先生独具慧眼,认准了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将自己的青春和激情,都留在了中银。从一名底层的员工,到后勤部门,到分析机构的管理部门,岗位一变再变,但是他踏实地对待每一次转变,亦锻炼出其全面的工作能力。

雷志江先生深知,在高手如云的中银,自己的优势并不突出,唯有用时间,方能弥补自己的不足。中午吃饭,别人用一个多小时,去享受一顿悠闲的午餐,而雷志江先生将享受当作是奢侈,一顿午饭,他常常用不到半小时匆忙吃完。时间,就是这样被他一点一滴地挤出来的,因为,在他看来每比别人多学一点,机会就多一点。

鲁迅先生曾说:“我哪里是天才,我只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这句话用在雷志江先生的身上也很合适。然而,在他通往成功的道路上,除了勤奋,适时地把握机遇,亦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雷志江先生说:“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但并非有准备就有机会。先有机会,然后把握机会。澳门市场经济的发展,带动了金融行业的同步发展,没有这个平台,我不会有机会;另外公司本身的发展,又创造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无疑,雷志江先生每次都敏感地捕捉到,并迅速地抓住了机会。

如今,在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的位置上,雷志江先生已经工作了两年。他说:“每个人跑的步伐跟市场同步很重要,在总经理位置上,个人觉得业绩还是不错。”他又笑笑说:“但是满意只是自己对自己的一个检查,公司、市场说满意才是最重要的。”

管理:制度+人性

管理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对于企业来说,它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有力保障,而企业管理得好坏,亦可以直接反映出管理者的能力与水平。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规模不小,每一个部门亦颇具规模。作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雷志江先生深深明白靠一个人的能力是不行的,只有管理好自己的部门,才能使同事们发挥最大的合力。

没有规矩,无以成方圆。雷志江先生将规矩拿捏得恰到好处,他深谙此中精髓,将“制度化”的管理秘诀发挥得淋漓尽致。他说:“一个团队的发展,是建立在各种规章制度基础之上的,制度化是团队发展的良好平台。在制度面前,没有上级与下级,没有官本位思想,人人平等。”制度,只是雷志江先生人性化管理的更好载体。正是因为他懂得照顾同事的心理,与同事不分彼此,所以和同事的关系长期以来都保持地比较好。他笑着说:“工作上该怎么做就怎么做,但在平时就是朋友。这或许也是因为我比较活跃的性格吧。”

在管理上,雷志江先生有着良好的个人品质和职业素质,这与他二十多年来在底层一步一步的磨练不无关系。然而,要真正使同事有效地形成合力,明确的分工也是很重要的。雷志江先生说:“每个同事都要明确自己的职位,自己要干什么,才能够发挥自己的长处。这样的队伍,才是稳定的队伍。”他十分讲求团队的整体感。

事实上,在家庭上,雷志江先生也是一个家庭整体观念比较强的人,他追求家庭的和睦相处,或许外人会觉得他比较传统,但他是真心希望一家人在一起生活,开开心心。如今,他的妻子从事医疗工作,女儿在读大学,儿子即将高中毕业。就是这样看起来普通的一家人,生活却充满了真正的幸福。

如果把对子女的教育看做一种管理,那么雷志江先生无疑又是一位成功的管理者。对孩子的教育,他采取自由放松的方式,不干涉他们的自由,但并非完全不问不管。比如说,孩子放学回家,他不问作业做得怎么样,而是问做了没有,在他看来,作业做得好坏自有老师去管,他追求的不是孩子的分数、成绩,而是他们本身的能力。雷志江先生说:“很多孩子成绩比我孩子好,但我不担心,成绩是他自己做出来的,我没有帮忙。所以,我觉得训练他的自觉性,告诉他为什么要读书是最重要的。积极性保持了,他知道读书的重要性之后,自然会努力。”

其实,雷志江先生强调一家人一起生活,另有深意――只有开心的家庭氛围,才能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健康成长的环境,这对孩子们的心理成长尤为重要。他说:“我不主张在孩子小的时候就送到国外去读书,这样对他们心理影响很大,孩子感觉不到父母亲的爱,往往会形成孤僻、偏激的性格。”

现在,孩子们已经长大,雷志江先生又鼓励孩子们吸收外面的知识,鼓励自己的孩子每年去国外生活一段时间。他告诉笔者:他们一家一起生活得开开心心,儿子已经接到了中国人民大学的保送通知。而孩子们也很孝顺,乐意陪在他们身边。

生活:投入+心态

于事业和家庭之外,雷志江先生还热心社会服务,他担任着华夏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澳门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公开学院同学会会长、澳门街坊福利会副理事长、中医诊所医委会主任等社会职务,他觉得服务社会是回馈社会的一种方式。

雷志江先生爱好旅游,每两年就跟家人一起来一次自由行。时间短的时候,他就到内地去,杭州、北京、海南岛都留下了他的足迹;如果时间长,他就去国外,如欧洲。雷志江先生喜欢看一些古迹,比如说欧洲的教堂。这些古旧的东西总会引发他的思考:人家古旧的东西为什么保存得这么好?他们采取了什么措施,什么思维?法国跑出了古旧的艺术思维,从古旧之中走出先进,这对澳门的旅游市场,又有什么借鉴?

虽然不是专业人士,但是带着这些问题投入地去看,反而能够更放松。而他养生的秘诀,正是放松。从雷志江先生的脸上,一点也看不出49岁留下的岁月痕迹。你可能会以为他喜爱运动,但恰恰相反,对于运动,雷志江先生并不太热衷。雷志江先生说:“什么事都有开心不开心,要讲求心理平衡。人不能永远在一个激动点上,要放松,要懂得自我调节。”

在澳门回归暨建国五十周年之际,中银举行了大型专题文艺晚会《中银之夜》。作为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雷志江先生和香港凤凰卫视著名主持人吴小莉同台主持。而这,亦成为其快乐生活中一段开心又美好的回忆。

人物简介:

雷志江先生,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公司金融部总经理。现任华夏文化产业协会会长、澳门东亚大学(澳门大学前身)公开学院同学会会长、澳门街坊福利会副理事长、中医诊所医委会主任、澳门妇联会属下托儿所家委会副理事长、澳门护理安老院舍联会名誉会长、澳门相声学会副理事长、澳门濠江中学校友会理事、政协济南市委员会台港澳侨和外事委员会顾问、重庆海外联谊会理事、香港济南联谊总会会员等职务,在社会服务上,亦热忱奉献,作出了一定贡献。

上一篇:尹广贤:稳扎稳打的创业者 下一篇:邓兆棠:仁心仁术 奉献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