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异求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时间:2022-10-12 06:26:08

求异求新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745(2013)08-0199-01

剪纸是我国的民间艺术,有着很大的历史,随着时代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剪纸民间文化也越来越被人们注意和重视。在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今天。现代教育认为:“没有美育的教育不是完美的教育,没有经过美育学习的人不可能成为全面发展的人。”可见在学生中开设剪纸课有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其目的是在于通过开设剪纸课,使学生了解中国民间文化的发展,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拓宽学生活动的空间,创造一种和谐的教育氛围,让学生在剪纸活动中去发现美、创造美、爱护美。

一、培养观察能力,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

剪纸是一门造型艺术,它要对物体的形象进行综合分析,将物体的主要特征通过线、图案表现出来。据科学家研究证明:“人的大脑信息百分之八十来源于观察,他对于从事任何一项活动是极其重要的。”学生要用剪纸表现某一物体时,首先要具备这一物体的表象和知识,表象取决于感知,感知取决于观察,学生通过观察、记忆无题的外形特征,了解性质后,在他们的头脑中将所得的表象的积累加以综合分析,找出主要特征图案,在运用剪纸技能将物体图案剪出来。例:学生剪花卉,老师提供学生的剪纸作品;课前让学生到公园、花市去观察,在通过观察过程中,对花卉的主要特征有了了解,在花市又体会花的美丽,通过这一系列的观察活动,学生能按自己的意愿和想法检出各种花卉的图案,学生在剪纸的过程中由于观察的角度不通,欣赏水平不同,对花卉的情感体验不同,所剪出来的花卉千姿百态,无奇不有。通过老师有目的地引导幼儿观察,开阔眼界,学习分子综合。这是发展学生分析和综合能力思维和创造想象的基础。

二、让学生从小学习系统的剪纸技能,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在剪纸课中,教学生剪纸的目的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和技能,而且要唤起学生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兴趣和愿望。然而要发展学生创造能力,就必须对学生进行相应的教学。剪纸技能有折叠剪纸,对称和不对称剪纸,单色和复色剪纸,复色剪纸又可分为绘色、套色、分色等。

小学低段学生剪纸一般先学习折叠剪纸,将一张正方形的纸折叠成三角形或正方形,然后在纸上剪图案,展开后就是一朵花或其他图案,老师先教学生折叠剪纸方法,学生学会后,老师就要为学生学习创造留下空间,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这也是创造性思维的过程,由于技能的熟练和知识经验的积累,对物体图形的综合能力有了提高,学生不断长生新的构思,再通过技能将新的构思表现出来,学会剪纸技能,为学生创设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

三、求异求新,增强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学生在学会剪纸技能的同时,常常不满足自己对于真实地、形象的表达自己印象的需求,会产生新的构思,将他们看到的印象重新组合成为一个新的整体,这是学生的想象创造开始萌芽。通过实践操作,幼儿创造事先构思的能力不断增强。由于剪纸技能的不断提高,手部肌肉发达,学生就能较自由的,随心所欲的驾驭剪刀,剪出自己想象中的各种图案,剪出的线条细巧、流畅、光滑,图案千变万化,无奇不有,深受人们的喜爱。

在剪纸课中,让学生自己介绍自己的作品,对启迪学生求异求新思维的极好的机会。老师、家长对学生的剪纸作品比较难了解学生剪纸时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要通过学生自己介绍制作作品时的创造性思维,家长、老师才能了解剪纸课对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能起到很大作用。例:二年级有一堂剪纸课是花卉,有一个学生剪贴花卉时,一朵花只剪了三瓣,如果按老师、家长的眼光去评价,这幅作品时剪坏的,应该算失败的。可在这个学生眼里有他的世界,他的世界是那么的精彩。当这位学生自豪的介绍他的作品时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采到了一朵七色花,这多七色花可完成你的七个梦想,我取下一瓣完成了我一个梦想,我又连续去下了三瓣花瓣,完成了我四个梦想,我手中还剩三瓣花,我很喜欢它,又舍不得它,所以我今天就剪了这一朵三瓣花。”这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获得了一阵阵喝彩声,这就是孩子的世界,一朵三瓣花给孩子充分的想象及创造思维。

曾记得有一位著名教育家有句名言:“智慧就在孩子的手指上!”据现代儿童心理学家、教育学家研究证明在孩子成长徳过程中,手、脑有最密切的联系,一个孩子的手巧心就灵,脑的智慧就发展很快。所以学生的左右手同时活动时,左右脑的功能也同时得到很好的发展。

在小学低段的剪纸课中,在动手动脑的活动中,老师要有意识地让学生边做边讲,将动作与动作有关的语言说出来,有利于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使其学生心灵手巧,着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

上一篇:“双语”识字教学的几个误区 下一篇:“批评”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