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松量化,注重实践,提高效率

时间:2022-10-12 04:48:56

宽松量化,注重实践,提高效率

一、英语,是每个人的生活必需品

现阶段,初中英语教学实际承担着我国英语教育起始阶段习惯培养和初中升学考试筛选人才的双重任务,很长时间以来,以及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升学目标依然是初中英语教学最重要最紧迫最现实的任务,围绕中考这根指挥棒不停地转,依然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不二选择。重笔试,轻实践,重练习,少交流,会阅读,难出口是目前初中英语教学最大的弊端,这也是我们初中英语教师破局,抢占英语教学至高点的最佳选择,理由有五:

第一,日益强大的综合国力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要有放眼世界海纳百川的胸怀,更需要具备与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人民进行熟练交流的本领,充分利用英语这一沟通世界的有利平台,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呼唤声中,让我们的学生娴熟地驾驭英语这条小船,自由自在地徜徉在语言交流的海洋里,不再拘谨,不再畏惧,不再自卑,而是在充满阳光的蓝天碧海上,与世界的朋友侃侃而谈,畅谈自己的理想,倾听朋友的感受,介绍祖国的发展,吸收他国的精髓,在不同国度不同场合不同领域里都能通过英语一展自己的风采,同时通过英语这一渠道吸收全世界的精华,推动我国经济文化全面发展,造福人民。

第二,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飞速发展,全世界优秀人才随着各种渠道涌入我国各个领域,他们带来的先进技术先进理念都是以英语为主要载体来体现,这就要求我们培养的人才必需具备与优秀人才打交道的基本能力,不论是“走出去”还是“请进来”,客观上都要求我们的学生必须听得懂、看得会、讲得明白、写得清楚,英语实践能力变得特别重要。

第三,大量的人类文明结晶都是以英语作为载体呈现,特别是以美国英语为代表的最先进最尖端的各种文化理念,先进技术,毫无例外都是以英语入文,通俗一点来说,全世界大部分的网站都是以英文来注册的。中国要发展,社会要进步,人民要富裕,未来要竞争,没有大量具备高水平的英语对话、阅读、书写表达能力的优秀人才作为后盾,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是很难以想象的。

第四,我们身边外国人大量涌入,客观上要求我们必须掌握英语交流这一有效利器。随着我国进一步开放格局的形成,不但一线城市外国人扎堆,连二三线城市也有大量外国人涌入,形势的发展要求我们每个人必须具备一定外国语对话交流的能力。

第五,个人出境游的火爆促进中国整体英语水平提高。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除了极少数公务出国人员外,大量公民因私出境,数量成几何倍数增长,出国旅游、出境游学,商务活动等,英语交流成为每个公民的生活必需品。

总之,不论对内对外,学好英语,学会对话,自由交流,日益重要,日益紧迫。而要学好英语,必须在宽松的学习氛围里,生活化的圈子里,通过必要的量化加以完成,注重实践能力,确实提高效率。

二、学习英语,必须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

做到这一点,要从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入手,三管齐下,效果才好。

第一,所有商标,所有广告,所有道路,所有户外名称,国家应该强制法人或经营者必须使用中英两种文字加以标注,而且翻译要规范准确,符合文化习俗,不论是本国公司还是跨国企业,必须严格要求。对于典范,要大力加以表扬和宣传,比如“奔驰”“宝马”。让我们所有人只要目之所及,眼中所见,都是统一、标准、规范的中英文商标广告。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大家自然而然接触了英语,潜移默化,水平自然提升。这一点东南亚国家做得特别好,比如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走在他们城市大街小巷里,所有商店都是用本国语言和英语加以标注,因此小孩子都懂得“(便利店)”“(货币兑换处)”。他们在日常对话时,也不时迸出几个英语词汇,比如morning call(早上起床电话闹铃)等,一点也不做作,就因为他们已经把英语作为生活的必须品了。反观我们国内城市,只有“TAXI(的士)”普及一点吧,有些商标道路地名广告英语单词也拼错了,像“厕所”的翻译不就闹了笑话么?创造宽松的英语学习环境,要有意识,更需要严谨认真的态度。英语教师,应当利用自己的专业特点,推动社会各界来做好这件事。

第二,所有电视电台、影视作品、平面媒体等传媒,都必须有中英两种版本,或者同声翻译,供消费者自由选择,两种语言同时出现,或者选择其中一种,都可以,让学习英语,唾手可得。比如好莱坞大片,即可中文字幕呈现,也可以自由消除,让观众多一个选项,结合语境,学习英语,练习听力,不是更快学会这门外语吗?

第三,淡化语法,让英语对话更加贴近生活,更宽松,更随意。英国英语典范,美国英语灵活。因此,老师有意识多使用美式英语进行教学。

第四,建议每位公民在命名的时候除中文姓名外,必须附带一个规范的英文名字,在办理身份证时给予体现。课堂教学中,要求每位学生都选择一个英文名字,并在日常交流中经常使用。

第五,学习英语的最好办法是耳濡目染,在日常生活中不断应用,因此创造良好的家庭学习环境和良好的课堂环境同样重要。英语老师利用家长会,大力推动家长为孩子创造良好的英语学习氛围。

三、量化是学好英语的最有效方式

“听说读写结合”的学习方式,对学习能力培养有相当大的帮助。每天及时检查,反馈,更正,强化,量化考核,日积月累,效果自然显著。可以利用网络,让学生找到一个英语笔友或网友,每周写几篇英语信件或电子邮件,提高英语应用水平。

重点强化以下几方面的能力训练,每天量化完成任务:

1.独立学习英语词汇的能力

能够运用拼读规则、音标和构词法知识拼读和记忆单词,并结合上下文正确理解词义;自觉地按读音或拼法特点将所学单词归类,记在小本上,随身携带,不断复习;在课外阅读中不断吸收新词,记入小本,有意识地扩大英语词汇量。每天不图多,但求坚持不懈。

最好选择一种英汉双解词典做自己的良师益友,遇有词汇方面的疑问不等待或仅依靠教师解答,自己查字典求得答案。经常使用字典,会越用越熟练,查找迅速,而且可以学会根据上下文找到恰当的释义。

2.学习语法的能力

要善于通过语篇分析和语言实践发现新的语法结构,能在教师的点拨下归纳出语法规则。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出典型的语法例句及其中典型的部分。例如,They found two people killed in the fire. (killed过去分词用作宾语补足语),背记一些有代表性的例句,如定语从句This is the room in which we lived last year等。认真完成语法作业,对自己练习中的错误要弄清原因,然后订正,决不囫囵吞枣,不明不白地放过错误。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要复习前一阶段所学语法,学习课本中的语法小结。自备一本为中学生编辑的实用英语语法工具书,经常翻阅。在口、笔头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所学的语法知识。

3.听英语

课上专心听教师讲英语,认真做听力训练练习;课下利用一切条件听英美人士的录音、听广播、看英语电视节目、听英文报告等。所选的听力材料不必过难,听时要弄清目的,克服心理障碍,情绪放松,精神集中,不要求字字句句都听懂,而是善于捕捉主要的信息,抓住大意即可。遇有机会,主动接触外国人或讲英语的人,大胆与他们交谈,多听他们的讲话,听懂了就会感到有信心,兴趣倍增。

4.说英语

要明白中国人说英语有错误是必然的,不怕犯错,不怕别人笑话。教科书中的对话能够大声地说出来,主动找人对话,即使无人时也能自言自语。课上积极发言,课下创造机会(组织小组、“英语角”)开展口语活动。在交谈时开动脑筋,主动发问,并能随机应变,用简单的语言表达较复杂的意思,设法使交谈持续下去。

为使自己说得有信心、有兴趣,在讨论之前可做些准备,从听读的材料中吸取营养,复习必要的词汇,尽可能提高说话的质量。

5.读英语

懂得读是吸收语言和信息的最重要手段。爱读书,善于选择适合自己水平的读物,随身携带,分秒必争地读。每本书的篇幅不必太长,可以迅速读完,使自己经常有成功感,保持阅读的兴趣。精、泛读结合,快速扫视,用眼不用口,动脑思索,猜测词义,必要时使用字典,摘记警句和重要词语,便于记忆,甚至用于口、笔语表达。读到一本好书,可以废寝忘食,好似“入了境”,这时脑中的英语仿佛多了,也活了,这恐怕就是人们常说的“语感”产生了。中学生仍以读简易读物为主,以后读原著就自然容易上路。

6.写英语

写是四项技能中最难的一种,因此要重视写的练习。中学生要琢磨组句成段、连段成文,考虑篇章结构,而且语言从口语逐步转为书面语。因此,需注意语言结构合理、用词恰当、表达通顺、书写工整、拼法正确。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首先,经过酝酿和收集资料,确定要写的内容;理清思路,拟定提纲,增强文章的逻辑性;起草;修改润色;定稿并誊清。像这样写出的文章可以达到思路清晰、文字通顺、表达基本正确。

只要学生制定学习计划,分析自己的优点和弱点,制定学习目标,定期检查自己的进步和问题,采取对策,每天进行量化学习,就能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让英语学科成为自己的强项。

上一篇:论语文教学中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下一篇:优化职高数学课堂教学设计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