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带来的困惑与突破

时间:2022-10-12 04:26:09

最近一个时期,有一个想法一直在我的脑海中萦绕,那就是语文课堂到底要教什么以及该怎么教的问题。这个问题虽然近乎常规,但大凡常规问题如果能经过我们大脑筛选、过滤,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随时注意充实、更新内容,那么这个问题也就不“常规”了,把它放进我们的语文课堂就能改变语文课堂的面貌,增添语文学科的魅力,让语文教师教学有抓手,学生学习语文也有了着力点,同时也为语文教师自修、提升个人能力开阔了空间。

一、目前的语文教学现状

2001年,在国际、国内复杂情况背景下,推出“新课标”。而“新课标”颁布实施以来,语文教学获得新生,出现了许多新的教法、学法,各种崭新的语文教学模式也变得层出不穷。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随时注意更新观念、改变教法,于是,那种枯燥的课文讲解慢慢远离了课堂,那种机械繁琐的作业训练也悄悄隐去了,抓住人文性这根主线,语文学科便呈现出异样的色彩,语文教学也能冲破重围。开辟出一条崭新的道路。

但是,成绩与困惑又是同时并存的,我们在庆幸语文课堂教学取得可喜成绩的同时,也遇到了许多新的困惑。

1.语文教学内容的不确定性

“新课标”指导下的语文教材编写主要侧重学生在不同人生领域的发展来编排课文,按照每学期六个单元的篇幅来遴选文段。比如七年级上册的六个单元分别是“珍爱生命”“理想、信念、修养”“热爱大自然”“科普知识”“亲情世界”和“童话、想象世界”。这样安排设计,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它以学生为中心、满足了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但其缺点就是知识零散、杂乱,让灵活度很大的语文更加灵活了,也让语文教师更难掌控语文这门学科了。每上一篇课文,我总觉得有许多事情要做,比如正音正字、朗读课文、揣摩结构、品味语言、探究讨论、拓展延伸、布置作业,尤其是公开课更是这样,少了哪一个环节总觉得美中不足。静而思之,我还是喜欢以前按文体划分来确定教学内容的做法,我还有一个设想,就是能否尝试按照从古至今的时间顺序来整合语文资源,让我们的学生从小就能接受系统的语文知识、打下坚实的语文功底呢?

2.语文教学评价的随意性

语文课怎么上都可以,语文课怎么评都可以,没有一个定规,这让语文教学难以很快步入专业化的轨道。为此,我思考了几条语文好课的标准供大家讨论:(1)语文教师要使用普通话,表达要流畅,尽量优美;(2)语文课堂导入要迅速,尽量富有启发性;(3)语文课堂离不开知识积累,包括字词句、重要作家、重要文学现象等;(4)语文课要向学生灌输写作知识,做到读写结合;(5)语文课堂要尽量多地朗读;(6)语文课堂要有情趣;(7)语文课堂要充满文化气息;(8)语文教师让学生感觉到的应该是扎实的语文功底;(9)师生愉快合作;(10)语文课的知识覆盖面要广博。另外,语文测试也是语文教学评价的重要一环,我们看到现在的语文试卷内容丰富多了,也精彩多了,但是随意性太强。只要随便拿几段材料就可以检测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同时试题答案的灵活性也很大,这让阅卷教师很难把握尺度。难怪有人感叹,学生的语文成绩真的是批出来的!

3.语文学科育人功能的弱化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岁有时而终。荣乐止乎取身,不若文章之无穷也。”曹丕那个时候是把语文当做经天纬地、致君泽民的伟业来对待的。语文是封建社会每个士子的人生必修课,儒家所倡导的积极进取的思想激励着国人们奋发有为、不虚度光阴,同时先人们还把他们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的种种美好情愫写在文章中。试看,唐朝时人们的文化生活是多么充实啊,上至君王,下至村妇,人人皆诗;《红楼梦》中大观园里的人情趣又是多么高雅,即使宴饮时也有诗词歌赋陪伴!请想一想,语文课堂学生还会被曹操的《观沧海》感动吗?还为韩愈的《马说》而愤愤不平吗?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能起到勤学、尊师的示范吗?语文最能陶冶人的情操,最能教育人、感化人,在构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社会中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可是,我们离这个目标还有多远呢?

4.语文课外阅读的非现实性

我一直在思考着这样一个问题,就是“新课标”中所列的课外阅读篇目现实吗?有很多经典著作都有它深刻的时代背景,如果按照要求去阅读的话,学生能读懂吗?比如,我读名著是在大学老师的指引下。老师精彩的讲解让我悠然神往,急于从图书馆把书借来,再加上大学生特殊的年龄段对人生的向往,于是名著就在我心中扎根了。今天的中学生能行吗?如果不去阅读,可考试会冷不丁地考上几题,学生岂不吃亏?我感觉对于初中生来说,课外阅读应去读古今中外的千字散文,精选易于初中生阅读的经典文段,而对于名著,老师在向学生介绍文学史知识时提一下就可以了。

二、突破目前教学现状的有效举措

1.关于面的内容

可以分为三个层面,即大层面、中层面和小层面。大层面总体上是指学科知识的全局,而初中生又需要掌握哪些语文知识呢?这其中包括:(1)文学史知识少不了,可以按照文学发展史的顺序开发语文课程资源,编写适合初中生学习的文学史教材。(2)作家传记、简介少不了,学生在掌握文学史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带领他们阅读重要作家的传记、简介。感受作家的创作成长过程,因此可以尝试组编这方面的教材。(3)文学理论、美学理论知识少不了,让初中生接触一些这方面知识,这对帮助他们鉴赏、分析作品用途很大,同时也对他们的美学追求大有裨益。(4)语法、文体知识少不了,教师不要引导学生深陷其中,但有关这方面的基础知识还是不可或缺的。中层面是每学期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小层面是指每篇课文需要掌握的语文知识,教师把这些知识点整理出来,可以有效地指导学生有目的地自学。培养他们学习语文的能力。

2.关于点的内容

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句话本身就是在说教材仅仅是一个学习点而已,语文波澜壮阀的海洋就是由这一个个知识点组成的。具体到每篇课文,点的内容又是丰富多样的。比如:(1)从字词入手,梳理并掌握字词。(2)从品析句子入手,分析句子的修辞、语境、表达效果。(3)从朗读人手,采取多种朗读方法来感知课文。(4)从阅读人手,学会圈点、勾画、找关键句、概括要点。(5)从写法人手,学习文章的选材、组材、谋篇布局。(6)从主题思想人手,分析主题的多义性以及掌握分析主题思想的方法。(7)从同类文章比较入手,求同存异,在比较中提高。(8)还有创作背景、作家情况、作品关点等等许多知识点。只要我们深入挖掘,语文世界是宽阔无边的,而这个宽阔无边的世界又是由无数个美点组成的。

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只要抓住一两个点深入挖掘,既做到面的铺陈,又做到点的刻画,教学过程中再融进自己的个性,这种点面结合的语文课堂就是我所努力探寻的方向。

(作者单位 安徽省寿县第三中学)

上一篇:如何让幼儿的语言得到发展 下一篇:浅谈小学低年级作文教学中的几点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