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情”与“境”

时间:2022-10-12 03:43:37

也谈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情”与“境”

摘要: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 “情”与“境”,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水融的二元结构。虚拟的教学情境需要英语教师的精心巧设。实“境”是指渗透着英语文化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境教学;“情”与“境”

一、 解读:情境教学中“情”与“境”

情境教学产生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英国的一种以口语能力培养为基础 、通过强调有意义的情境进行目的语基本结构练习的教学法。情境教学理论最早出现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教育家约翰 ·杜威的论著中,他提出 :“生活是真正的教育家 ,而学生求学的地方却成为世界上最难取得实际经验的地方 。”①他的教学原则是 “从做中学”,其实质是 “从经验中学”,②他认为儿童的日常生活实践和学习密不可分 ,应从日常生活中去学习。情境教学法一般意义上可理解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情绪色彩的、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态度体验,从而帮助学生理解教材,并使学生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的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激发学生的情感。当代最流行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者的知识是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如人与人之间的协作、交流、利用必要的信息等等,通过意义的建构而获得的。教学应使学习在与现实情境相类似的情境中发生,以解决学生在现实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为目标,为此学习内容要选择真实性任务,不能对其做过于简单化的处理,使其远离现实的问题情境。情境教学是当前教育界推崇的一种教学方法,适用于各门学科的教学。

作为儿童学习一门抽象的外国语,很难在其现实生活中进行渗透与迁移性的学习,所以教师充分地进行恰当的情境教学,无疑是一种达成语言教学目标的有效教学方式,《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新课标》(2011版)中明确指出:“要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发展自我的空间。”“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语言技能。”③可见情境教学在小学英语教与学中,不仅成为了教师的施教策略与学生学习行为的过程,也被定位为学生学习策略能力达成的目标。

小学英语情境教学中的 “情”与“境”,是教学活动过程中水融的二元结构。在这里“情”应指小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学习心理状态的变化。它既包括兴趣的激起、好奇心的萌发、求知内驱力的生成等表层心理样态,也包括其对新旧信息加工处理、新的思维逻辑构建、某种语言技能的生成与输出、以及自我学习活动成果的反馈与评价等等复杂的深层心理活动。“境”应指教师为了特定的教育目的,特别创设的,与学习主体相对应的各种潜在情感要素(情境教学活动过程中能激起学生心理活动正向发展的各种客观存在要素)的有机联系及联系的发展、建构与生成。因此“境”的内涵也就无限具体而丰富,它可以是一段美妙的音乐、一段感人的语言表达、一段动听小故事、一副学生脑海中想象的画面;也可以是一个让人喜欢的小游戏、一个感人肺腑的课本剧;更可以是学生真实个人生活经验。“境”相对学习主体存在,又容纳了学习主体的参与,并伴随着学习主体参与活动与教师的提前预设而发展变化。“境”正面效应在于激起学生的某种情感、学生的情感并与“境”中之情产生某种共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心理又可能产生某种新的情感体验,在“情”与“境”和谐共振中,达成某种特定的教学目标。

二、精心巧设虚“境”,调动学生激情

“虚”境指与学生的真实生活情境相对的,以实现教学目标为准则,教师在掌握学生认知结构,分析与整合教材,结合现有的教学条件基础上,激发、创设或模拟产生的某种意象、活动或生活场景。是一种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学生能力的一种认知方法。这种教学方法,具有科学性、实用性、经济性、见效快等特点。著名的语言学家克鲁姆曾说过 :“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境,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学到的语言材料。”④

现行人教版PEP小学英语教材的编排体系特点之一就是情境序列结构。整套教材是一个完整的情景主题画片的结构。有着一一贯之的人物和动物朋友,如Mike 、Sarah 、Amy、 Chen Jie 、Zhang Peng 、Wu Yi fan、Zoom、Zip,每个年级的每单元,又有着一个显明的情景主题。教材虽然为我们英语教学提供了一个个丰富多彩的情境模式,但是教材的统一制式与面对不同学生群体的各体差异存着无法解决的矛盾,如,四年级下册教材第一单元OUR SCHOOL中,出现了art room 、gym、 TV room、canteen、 music room、 computer room等词汇,这些词汇表达的汉语意思对于农村小学生很陌生,本单元呈现的情境对于农村小学生来说也不熟悉,也就是说有些课本中出现的情境,对有些学生来说,并不能引起他们的兴趣。所以,教材对小学英语教师施教过程来说,并不仅仅是课程标准达成的唯一凭借,它更是一个教学方案设计的平台与导向。因此,充分了解新课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整合教材,根据实际情况来创设与模拟学生学习所需要的情境,是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所必须的,也是当前教师广泛应用的教学方式。

虚拟的教学情境需要英语教师的精心巧设。“虚”境创设的实质,是模拟现实生活中主体认识结构达成的外部环境。所谓精心则是指以达成教学目标为统领,全面把握学生认知能力与分析整合教材的基础上,在情境设置细节上下功夫;而巧设则意指老师根据实际需要设计最适合学习需要情境类型。这样的教学案例不胜枚举,如利用肢体语言创设情境:在教What can you see?这一句型时,教师把手放在眼睛上,踮起脚尖,做出眺望远方的动作,学生们很快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也很高兴地模仿着老师的动作和语言,教师紧接着发挥想象地说了一句话:“I can see a tiger.”并做了一个老虎抓人的动作。学生们的灵感顿时被激发出来了,学生们也纷纷说:“I can see a monkey .I can see a lion .I can see an elephant……”边说边学各种动物的样子。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很快撑握了所学句型。

三、努力营造实“境”,体验语言真情

实“境”是指渗透着英语文化的学生学习生活的有机构成部分。语言源于生活,学习语言必须走进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生活,使学生在学中用, 用中学,才有可能让他们高效地掌握更多具有真正有生命力的语言。捷克教育家夸美纽斯说:“一切知识都是从感官开始的。”又说:“在可能的范围内,一切事物应尽量放到感官的眼前。”⑤因此 ,教师在课堂内外,努力营造真实的英语学习环境,使学生在真实的语言情境中学习语言 、体验语言,是小学英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

《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新课标》(2011版)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积极鼓励和支持学生主动参与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⑥在这里,新课标把为学生的营造真实的语言环境,具化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为了更好开发课程资源,营造丰富多彩的英语学习环境,要做到如下几点:

首先,鼓励学生用所学语言在现实生活中进行交流。教师不仅课堂上鼓励学生英语交流,还要鼓励学生在生活交往中用英语交流,如做错了事时说句:I am sorry, 打扰别人时说句:Excuse me, 表示同意时说句:Ok 或做个手势等等,简单的语言交流中承载着一份份文化虚心涵养,传递着一份份情感的价值的判断。

其次,鼓励学生善于搜集并学习生活中的实用英语。现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繁荣与丰富,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有关英语的一些文化资料,如药品的说明书,公共性的指识标志,影视剧中的英文字幕,电视中英语频道等等,学生养成在搜集中学习英语的良好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与好奇心,也可以产生英语学习的成就感与自豪感。

再就是举办生动活泼的各种形式的英语文化活动。如:

1.设置英语角活动。

2.开展各类竞赛。我们可以进行朗诵比赛、日常口语会话竞赛、单词竞赛“现场实况转播”、“答记者问”等活动。

3.组建校园广播电台,举办英语手抄报、黑板报,英语读书会等等。

总之,作为一名小学英语教师,在新课改不断推进的背景下,进一步探讨情境教学的真实内涵,弄清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作用机制,并在自己的英语教学活动中积极实践,是成功设计优秀教案、进行高效英语教学的前提和关键。

参考资料:

[1] 钟晓:信息技术课堂情境创设初探[J] 现代教育2011 01

[2] 廖霞;康玉唐 :杜威“从做中学”教学原则评析与启示 [J] 《企业家天地》 2005 05

[3] [6] 2011版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 小学英语

[4] 毛展煜:创设多种英语学习情境,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 [J] 新课程研究(下旬刊) 2011 08

[5] 陈家梅:运用多种感官,发展学生思维[J] 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 2010 08

上一篇:从细微处透视语文教学的特征 下一篇:论班级授课制在农村地区的发展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