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兹·奥尔德林:第一个从外星球返回的人

时间:2022-10-12 02:12:25

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的一句豪言壮语:“我个人迈出了一小步,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已成为世界上家喻户晓的知名人物。但是,人们也不会忘记巴兹·奥尔德林,他与阿姆斯特朗一起开创了人类登月的奇迹,1969年7月20日,在尼尔’阿姆斯特朗印出人类在月球上的第一串脚印之后,巴兹·奥尔德林也踏出了舱门。从那一刻起,他对月球的描述语“华丽的苍凉”传遍了世界。此外,他对航天技术研发和为太空探索事业发展所做的贡献,在航天史下也留下光辉足迹。

9月下旬,这位80多岁的老人出现在北京举行的第64届国际宇航大会上,再一次成为媒体追逐的新闻人物。

月球返回的第一人

奥尔德林是个知识十分渊博的人,即使在航天员队伍中,也很少有人能与奥尔德林博士进行知识的较量。奥尔德林拥有麻省理工学院太空及航空学科博士学位,他读博士时主修太空专业,研发的技术屡屡被应用在美航宇局的项目中。在读博士时,就对太空运输进行分析,他所提出的太空对接技巧曾为后来的登月事业做出了贡献。奥尔德林曾是“双子星”12号任务的航天员。在该次任务中,他开创了众多的航天员培训技巧,其中包括悬浮水下训练,这些技巧至今仍被使用。奥尔德林在“双子星座”12号任务中,创下了舱外活动的时间记录,证明了航天员可以长时间在太空船外工作。奥尔德林曾获得众多殊荣,其中包括美国和平时期的最高荣誉——总统自由勋章。巴兹拥有非凡头脑和超常智力,他比阿姆斯特朗更投入公开活动。而且在后半生中,更显露出他的过人洞察力和远见。

出众的身体素质和科学头脑,使奥尔德林被视为登月飞行的最佳人选。据说美航宇局本有意点他打头阵,但最终挑了更为稳当、含蓄的阿姆斯特朗。与这次空前殊荣擦肩而过,是否对奥尔德林造成了无法挽回的致命打击,谁也无法判断。当被问到这类问题时,巴兹显得平和而坦然,他面带微笑地说:“那时我们不能掷硬币,因为硬币是不会掉下来的……呵呵,作为舱组的指令长,如果没有成为第一个踏上月球的人,的确不是一件合理的事。”

可是,好像这并没有对奥尔德林有太大的影响,在庆祝登月成功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一位记者突然向奥尔德林提出了一个很尖锐的问题:“作为同行者,阿姆斯特朗却成为登上月球的第一人,你是否感到有些遗憾?”现场轻松的气氛一下子凝固了。在众人有点尴尬的注目下,奥尔德林很风趣地回答道:“各位,千万别忘了,回到地球时,我可是最先迈出太空舱的!”他又环顾四周笑着说:“因此我是从别的星球来到地球的第一人。”大家在笑声中,给予了他最热烈的掌声。

登月憾事揭秘

“月球撒尿第一人”尽管尼尔-阿姆斯特朗是举世皆知的“登月第一人”,但第二个踏上月球表面的美国航天员巴兹’奥尔德林也创下一项纪录……他成了第一个站在月球上撒尿的人。

奥尔德林回忆称,当他离开登月舱,踏上月球表面的泥土后,内心激动的他突然来了尿意,于是当数百万电视观众通过电视屏幕观看登月直播时,奥尔德林竟站在月球表面小起便来。当然,奥尔德林的小便并没有落到月球尘土上,而是流进了太空服里面安装的一根管子中。

旧圆珠笔成“救星”“鹰”号登月舱准备飞离月球表面时,竟然只剩下一个引擎可以工作。雪上加霜的是,发动登月舱引擎的电路开关也失灵了,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尽量保持平静,与地面控制中心商量着各种解决办法,但均无效。在一切尝试部无效后,奥尔德林拿起一支旧圆珠笔,将圆珠笔顶端的铜芯卡进了电路中,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引擎启动了。一支旧圆珠笔挽救了“阿波罗11号”的“登月任务”!

月球上的圣餐礼奥尔德林是共济会的一名成员,有着虔诚的,他曾说过:“我的灵魂不属于航宇局。”在登上月球后,奥尔德林也不忘向他的上帝感恩。“阿波罗”11号在静海基地降落后,舱外活动准备工作之前,他通过无线电向地球念道:“这里是登月舱的驾驶员,我想利用这个机会让所有正在听的人,不论他们是谁或在哪里,静下来,回顾一下过去几小时所发生的一切,并以他或者她自己的方式表示感恩。”接下来,他进行了一次非常著名的月球圣餐礼。奥尔德林的宗教仪式使用的是自己家乡教堂牧师迪恩·伍德鲁夫给的圣餐器具进行的,阿姆斯特朗没有参与这个仪式。奥尔德林对这个非同一般的圣餐礼是严格保密的,甚至没有告诉他的妻子。因为“阿波罗”8号航天员在月球轨道上念《创世纪》的事,遭到无神论者麦达啉·莫里·欧黑尔的,给美国航宇局造成一点小麻烦。

演员和作家

奥尔德林不仅是一个著名的航天员、航天科技人员、太空探索的鼓吹者,也是一名作家和曾客串了一把的演员。在奥尔德林的一生中,写过自传、回忆录和科幻小说,也发表了不少文章。

巴兹参演过3部电影,其中有两部分别与星际旅行和月球探索有关。他的名字甚至还与一部卡通片有关。从1995年的《玩具总动员》到2000年的《巴兹光年星际世界》,迪斯尼公司不断推出“巴兹”系列卡通片。片中玩具主人公的名字使人们联想起巴兹。实际上,迪斯尼公司确实邀请了巴兹出席技术顾问,巴兹也欣然答应协助制片,因为,真正的“太空人”巴兹,当然还是非巴兹·奥尔德林莫属。

奥尔德林写了两部自传和回忆录,在他的自传《回到地球》里,他勇敢地暴露了自己在离开航宇局后患抑郁症并酗酒的故事。在他的第二本个人传记《华丽的苍凉》里,奥尔德林讲述了他从华丽到苍凉、复归平静的一生。同时也不忘告诫美航宇局,不要再把气力和钞票花在再度登月计划上,明智的做法是利用别国生产的着陆舱和助推火箭,在月球上测试最终将要用于探索火星的仪器设备——“忘记月球吧,该是朝火星进发的时候了。”

奥尔德林还与其他作家合写过几部科幻小说和儿童读物。巴兹对当今的科幻小说批评得很厉害。他认为很多小说热衷于编织离奇古怪的故事,从科学原理来看,它们漏洞百出,经不起推敲,天马行空的想象加上故弄玄虚的叙述,使得这些故事远远超离现实。电脑网络创造出来的“虚拟世界”也是如此。他认为这些作品容易误导读者和观众,使很多人对探索真实的世界提不起兴趣。他说:“人类天性向往神怪和幻想的事物,但这些都不是事实的真相,要在那些从幻想衍生出来的创作力和事实之间找个平衡点。”因此。巴兹试图通过亲手创作,身体力行地告诉读者,什么才是好的科幻小说。他希望科幻小说要尽可能的准确,不是那些没有确实依据的幻想,也希望它们能够拍摄成电影,教育更多的人,使他们真正认识到什么才是太空探索。

对于巴兹来说,他一贯坚持科学的思维方式。在他那里,事实和逻辑是最主要的,要胜过想象与信念。在一次采访中,当被问及是否相信外星人访问过地球,以及是否有人隐瞒了真相,巴兹回答说:“对此我无可奉告,因为我不想对没有事实和证据的东西进行探讨。”

奥尔德林也曾参加电影拍摄,当了几次客串演员,当然不是主角,只是利用他的特殊身分,提高电影的收视率。奥尔德林曾参与《变形金刚3:月黑之时》的拍摄,在片中扮演他自己。此片中,他与主角擎天柱有两句对话:“很荣幸见到您,我和您都曾经遨游太空”,当观众看到片中当年参与“阿波罗”11号登月航天员诚挚地问候擎天柱时,从他的眼神中都仿佛能感受到他的话是发自肺腑的。2012年,奥尔德林年参与《宇宙兄弟》电影的拍摄,在片中他也是扮演自己,是作为开导主角南波六太的登月前辈登场的。影片中有一句重要的台词:“发射火箭升空的最大的动力是人的灵魂!”主创方希望由真正登上过月球的人来说,因此邀请奥尔德林来客串,奥尔德林在读过剧本后欣然应允。在动画片《玩具总动员》里的巴斯光年一角就是以他为原型。电影票房大红,巴兹·奥尔德林的名字成了太空探索的代名词。

太空探索的鼓吹手

离开航宇局的奥尔德林有些失魂落魄。人生中最亮丽光彩的年华悄然已逝,没有极富挑战的任务等待着他,将来何去何从,不得不开始思考这个问题,他不知道该做什么。外祖母和母亲的自杀,便中年奥尔德林生活充满了灰色。在那段消沉的日子里,巴兹开始酗酒,并患上了抑郁症,对药物产生了严重的依赖。他与妻子离了婚,打算从空军部队退役,和父亲的关系也越闹越僵。多年以后,奥尔德林回顾起这段迷茫的岁月时说:“那时我只有39岁,已经达到了理想中最宏伟的目标,但是我的面前没有路标,也没有指示牌,没有任何能够引导我走出泥潭的东西。于是我跌倒了,并且挣扎了10年。”45至55岁期间,他“一事无成,失去了大把机会”。好在后来奥尔德林成功地摆脱了酒瘾,也摆脱了对药物的依赖,与斯坦福大学高材生露易丝的结合,令他渐渐找回了自己的目标。他开始正常而有节制的生活,并积极参加社会工作,宣传太空探索。步入花甲之年后,奥尔德林活得更精彩。他不仅获得了美国永久空间站设计专利,成立了火箭设计公司以及卫星助推器公司,还创立了基金会,致力于将太空旅游这个富人才敢问津的项目平民化。他当教授,写科幻小说,参加纪实电影的拍摄……他还用上了时髦的twitter。

现在的奥尔德林对自己的国家能否继续充当太空探索先锋的角色,十分关注和担忧。对于自己国家的太空计划,巴兹一直颇有微词。他认为美国花了1000亿美元建造空间站,现在却不得不依靠俄罗斯的飞船将美国航天员送上空间站,实在是一件十分糟糕的事。他反对重返月球,认为“用几十年的时间和数十亿的成本再次探测月球显然是一个浪费”“时至今日,应该由机器人来继续科研、商业和安全领域方面的研究”。而且,他认为如果不将力量投入到拓展地球外人类可能生存的家园,扩大人类对太空的认知边界,美国在太空探索领域的先锋地位将会遭到挑战。几十年里,巴兹奔走呼告,接受过无数次访谈,也开办过多次专题讨论会,不断地推行自己的主张。

他积极支持奥巴马的太空探测计划,主张设计新型火箭和飞船,用以代替航天飞机,并延长现有航天飞机的使用年限;放弃原来的登月计划,支持火星探测的深空探索计划;极力呼吁太空旅行朝商业化、私有化方向发展。他不停地游说政府,认为美国的太空计划需要重新调整,应该支持人类移民火星,并进行更加积极的深空探索。他主张先探测火星卫星,先在火星卫星上建立人类的永久居住地,2033年—2035年再到火星居住。除了这些,他还写了6本书和大量的文章,提倡在未来进行太空旅行。

巴兹也是一名全球太空大使。他竭力提倡在太空探索方面的国际合作。他说:“回顾阿波罗时代,我们无疑是先驱者。今日的世界有所不同,我们更加注重合作。航宇局应更多地将竞争者看成是可能的合作者。中国发射的神舟飞船更加安全,在技术上似乎比俄罗斯更成熟。建立中美两国的太空联系,更好的起步是合作而不是对抗。神舟飞船的太空舱很有特色,有潜力用作国际太空站的组成部分,这部分是美国现在所欠缺的。”他接待来自俄国、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航天员,会见国外的航天机构官员,并在国际上有关太空探索和移民的各种会议上积极发言。2009年6月他曾应邀出席“香港太空馆”关于登月四十周年的展览。

奥尔德林任职于美国未来航空航天工业委员会,虽然已经80多岁,但依然精力旺盛地活跃在公众舞台上,支持美国的航天政策,并对一些问题进行评论,还创办了“分享太空基金会”,说服人们为长期的探索不断投入,鼓励大家接受挑战,在更远处寻找生命的意义。无疑,执着和梦想,将伴随巴兹的一生,他还会一路走下去。

上一篇:首届北京月球与深空探测国际论坛举行 下一篇:《太空运输》电影杂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