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时间:2022-10-12 01:37:42

高校建设工程管理措施探讨

摘要:根据高校基建项目存在规避招投标、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阐述了改革建议,加强民主监督和管理,提高投资效益。

关键词:高校基建;管理措施;投资控制;节能技术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college infrastructure project bidding, fund management exist evasion of problems, this paper expounds the reform proposal, to strengthen the democratic supervision and management, improve the benefit of investment.

Keywords: college infrastructure; Management measures; Investment control; Energy saving technology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自高校扩招以来,我国普通高等学校的规模呈直线状上升(图1),由于生源增多及旧有设施老化等问题,全国各地高校改建、扩建项目等投资额度占整个学校预算支出的大幅度增加。据统计,广东省共有普通高校131所,基建投资累计达数百亿元。然而,由于体制原因及法律法规不完善,缺少民主监督,不公开不透明等造成全国高校不同程度存在超标建设,甚至举债建设,基建项目规避招投标、资金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更严重的是已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因此,在高校建设工程领域推进改革、加强管理、节约资源,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投资效益已迫在眉睫。

图1全国高校建设规模图

加强工程前期可行性研究,规范工程决策行为

建筑工程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是工程项目投资前期工作的核心和重点,也是项目决策的重要依据。高校建筑工程项目在可行性研究阶段要做细、做精,凡涉及金额较大的项目必须经过民主决策程序。首先由职能部门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一项好的可行性研究,应是工程技术经济最优的方案。避免某些学校为注重门面不惜斥资百万修建校门事件,使重大建设项目以最小的风险、最少的投资获取最高的社会效益。

严格按照招投标管理规定,使招投标工作顺利进行

有些学校管理部门以任务重时间紧、新生入学等借口规避招投标,对此,我院对于所建工程均进入建设工程交易中心进行交易,进行公开招投标,通过公开报名,摇珠等一系列规范操作,最后由招标中心专家组评审决定中标单位。在招标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均按照公开、公正、透明化的原则,严格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操作。最终达到既节省工程投资又择优选择施工单位的目的。

对于预算投资额较小的维修维护工程,均通过学院进行网上公开招投标。为使小工程的招投标规范化,依据“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法》办法”编制招标文件和工程量清单,在一些工程图纸不完善的情况下,应借鉴相同工程情况,积极与校招投标小组研究来确定工作内容后编制工程量清单,以便使工程造价更具有准确性,在整个招标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及程序进行,以达到合理低价中标的最终目的。

建立与完善全过程审计制度

高校开展全过程审计,就是对建设项目全过程的建设投资、建设经济活动以及建设成果、效益等活动进行监督、审核、评价,即从项目建议书至项目竣工的全部阶段,审计部门依据现行的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等,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采取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对工程投资、工程质量、工程进度三个指标以及合同等项目管理内容实施跟踪的、主动的监督、服务和控制。

严格遵循合同规章,把好基建项目投资控制关

基建合同管理、投资控制更是我院的重要工作之一。应高度重视这项工作,为了把好基建项目投资控制关,2011年6月我校起草编写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经济合同管理规定》,进一步健全了合同管理制度,在签订和审核合同的过程中,严格按照省市有关管理规定和学院有关制度执行;完善工程款支付程序,严格按照签定的合同条款和实际工程进度,依照程序办理请款手续,对不符合规定的付款要求一律不予办理。在保证工程项目顺利开展的同时尽可能的节约建设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好投资控制的重要一关。

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增加透明度

对高校内各项工程的建设和设备采购进行规范管理,并制定严格的合同审批程序表。凡涉及工程建设和设备采购一律集体讨论,杜绝个人说了算,形成有效的民主监督机制和良好的基建处工作作风,避免一切暗箱操作。近年来我院对基建工作尤为重视,起草了《中小型建设工程项目操作实施办法》,对校内各项中小型工程从项目申报、立项、审批、招标、施工管理、验收结算各个环节定出具体操作细则。2012年3月我院起草并印发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大监察检查力度,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规范权力运行。在所有招标过程中,都是严格按照有关法规及程序进行,建立形成了一个校内工程招投标有法可依、公平公正有形的建筑市场。

加强基建档案管理工作

高校基建档案的收集、存档和更新工作是高校工程项目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特别是对于新建、扩建、改造工程项目较多的高校,基建档案的及时更新对高校档案管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2012年3月我院印发了《中山职业技术学院2012年档案工作要点》并以此促进学院档案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切实加强档案基础设施、档案资源、档案业务和信息化建设,实现档案管理工作现代化,为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更好的服务。

推行“代建制”

近些年来,工程建设领域发展很快,全过程管理、PMP项目管理逐渐成为主流,而顺应这种发展趋势,就需要基建管理人员既要有建筑方面的专业知识,又要具备投资管理方面的能力。但是就目前全国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很多达不到这种要求。所以,推行国际流行的“代建制”,成为高校基建项目管理的必由之路。“代建制”是指政府投资项目经过规定的程序,委托有相应资质的工程管理公司或具备相应工程管理能力的其他企业作为项目建设期法人、投资人或建设单位组织和管理项目的建设,全权负责项目建设全过程的组织管理,促使公共工程“投资、建设,管理、使用”的职能分离,通过专业化项目管理最终达到控制投资、提高投资效益和管理水平的目的。实行“代建制”后,项目建设单位无须再抽调人员成立基建班子,减轻了工作压力;同时建立了投资方(政府或高校)、代建方及使用方(即高校)三者之间的相互约束的监督机制,这就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一方说了算的现象,从源头治理高校基建领域腐败问题。

发展节能施工技术,提升资源利用效益

1)减少施工和使用中的拆除和返工

工程施工开始之前,建设部门应与各方仔细核查不同专业的施工图纸的可建造性,对图纸中不清楚、配合不当或认为有错误的地方,应及时与设计单位沟通,以减少施工过程中返工的出现,减少设计变更。如有必要时可请设计单位详细讲解。某党校的教学楼沿走廊的窗按常规设计成了高窗,等墙砌好了领导发现了,说要搞开放式办学,要求拆除改成低窗台的。

建设部门应及时与设计单位交换意见,采取灵活性设计,尽量满足不同的需求和未来需求,确保当建筑物用途改变时有其他的使用机会。例如装修的程度、空间的重新分配布局等,根据建筑的预期功能,考虑灵活性进行设计,避免建筑物的拆除和重建。

设计单位也应减少不必要的装饰构件。应结合地形地貌进行充分设计优化,优先考虑工程区域内的挖填土石方平衡,避免过度开挖,减少建筑余土的产生。

2)减少临时建构筑物对环境的冲击

工地临时围挡应当采用装配式可重复使用的材料,避免使用砖墙以后又要拆除产生建筑垃圾。

临时建筑以及施工现场临时搭设的办公居住用房应当采用周转式活动房,或尽量利用已有建筑作为临时设施。在建工程的裙房,在备有足够的安全保证措施前提下,可经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批准并报安全监督站备案,可在稳妥的部位适当安排在建工人居住,以减少现场临时用房的数量。国家有关规定不允许在建工程住人,建议作出修改。

在满足文明施工的前提下,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少场地硬化,必须的场地硬化,宜与永久性地面或路面工程结合考虑。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硬化材料可就地回收用作地面或路面的垫层材料。根据调查,施工现场的临时设施和场地硬化产生建筑废弃物所占比例很大,与永久地面结合考虑或用可循环材料将大大减少建筑废弃物的产生量。

施工单位应加强施工技术环节的管理,减少不必要返工引起的材料浪费,对边角余料要分类整理、堆放,尽量加以利用。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有些施工单位把窄的木板背面加木托制成定型模板,连5厘米宽的小木板条也不会浪费。而在普遍使用九夹板大模板的今天,由于劳动力变得昂贵,工人也不再具有那时的主人翁心态,模板摊销不了几次就变成废木材了。

施工单位对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惰性废弃物应进行现场回收和利用,尽可能减少向施工场地之外的排放。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下,优先将施工现场产生并且可以利用的惰性建筑废弃物用于建设工程:

建筑余土可用于场地回填和绿化用土;

多余的混凝土可以用来做垫层或临时地面硬化;

砌筑砂浆、抹灰砂浆可以及时清理回收,必要时加水泥搅拌后重新利用;

碎砖头、瓦片等经过技术处理后可用于道路垫层或其他填充物等。

总之,高校基建项目在建设过程中,做好前期调研,加强民主决策过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处理结果公开透明化,避免盲目建设投资浪费,及时采用新技术新成果,倡导国家节能减排,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刘畅.浅析建筑工程施工及技术管理[J]. 广东科技, 2010.

[2]杜翠玲.浅谈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中国城市经济,2010.

[3]李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探讨[J]..建材技术与应用, 2010,(05).

[4]郭汉丁,郑丕谔.论高校基本建设管理改革[J].基建优化,2002.

上一篇:建筑施工测量存在的问题与完善措施 下一篇:着重探讨关于山区公路涵洞防护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