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龟”归来无归处?

时间:2022-10-12 12:57:15

童先生,IT出身,在A国呆了六年,一年前回国发展。当童先生亮出国际化的PASS 时,即刻被一家外资软件企业以不菲的酬薪收其麾下。然而,童先生在进入公司后,主要精力竟没有放在软件开发上,他花了不少时间和心思与公司员工磨合工作方式,与客户的沟通也很让他头疼。在国外呆了几年的童先生还非常注重生活质量,很少加班,也不像许多IT人经常更新知识。他认为凭借自己这几年在国外学的东西,应对目前的工作还是绰绰有余的。因此,童先生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心态在公司工作着,基本上没有什么紧迫感。然而,这与公司里那些刚毕业不久的“拼命三郎”们形成强烈反差,比如和他一起被招入公司的方先生,尽管是数学系研究生、计算机系博士出身,却不放过在上海举行的任何一次高水平讲座,而且至少两星期就会去书店找寻一本新书来攻读,因为他明显感觉到了来自童先生留学背景的压力。半年以后,当手拿高资质证书的童先生还有点水土不服时,计算机博士方先生已经成为了上司面前的红人,很快被提升为项目经理,薪水自然超过童先生好多。原本期望值很高的童先生,在遭到首次信心打击后,感到非常郁闷,难道“土洋”之争,“海龟”竟会败北?他带着满腹狐疑请教起职业顾问。

针对这种并不鲜见的“土洋”之争,给童先生这样的“海归派”们提些看法,以有助于他们在职场和事业上的发展。

一、 “海归派”确实大有用武之地

近年来,出国学习和工作的一些人才,既拥有双向的文化背景,没有语言障碍,又了解国内的商业惯例和国外的竞争环境,并具备一定的国内外资源,“入世”后会在国内大有用武之地。因此,近两年的招聘市场明显溢出一股硝烟味:海外兵团纷纷抢滩招聘市场,欲与本土人才一争高低。再加上各地官方、半官方的海外人才招聘团,先后远赴美国、加拿大争夺人才,更为“海归派”进军国内中高层就业市场添了一把旺火。

二、“海归派”要警惕致命伤

“海归派”在国内的就业市场也并非战无不胜,他们同样会碰到职业危机。就像本案中的童先生,通过咨询,我们发现他有一个很突出的致命伤,那就是他一味看重自己曾经拿到的高级资质证书,而没有了在国内继续学习、更新软件开发知识的紧迫性。类似童先生这样在职场不得志的“海归派”还有不少,究其根源,他们错误地以为留过学就意味着在职场竞争中十拿九稳,其实不然。首先,并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出国,都需要出国,这和每个人不同的职业发展要求有关。其次,即使是需要也适合出国,还应考虑出国所学内容与自己原来的专业、工作经历、个人的综合素质以及国内职场对人才的要求有没有契合度。如果出国只是为了镀层金而已,那么你所学的专业在国内职场是不具备竞争力的。再次,就算你选对了合适的专业,那么学成归来之后也不一定立即获得成功。现实和理想常常是存在差距的,懦弱的人可能接受不了现实而被自己打倒,而具有卓越心理素质的人绝不会满足于现状而停滞不前,他们会根据市场的要求,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含金量,保持长期的职业竞争力,成为最后的赢家。

三、“海归派”未必能威胁本土人才的发展

即使“海归”的人越来越多,海外兵团也未必会冲击本土人才的就业。因为国内目前的市场环境与前几年相比已经大不一样了,不少留学生长期在外,对国内情况反而陌生了,因此“海归派”回国发展同样也需要了解业界最新信息,寻求职业生涯的规划,为将来的再发展做准备。反观“本土派”,如方先生,他并没有因为童先生是 “海归”而去盲目崇拜,而是根据企业的发展需要,不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最大限度地释放自己的潜能,勇敢地向着自己职业生涯的高峰攀登。两者的现实状况,不仅可以鼓励“本土派”勇往直前,还给“海归派”一个善意的提醒:在人才市场上讲究的必然是市场规则,那就是看个人的产出效益如何,而不是凭借如何好听的头衔。

给“海归派”的建议:

1.积极参与到国内的社会生活中去,扩大社交圈,通晓国内的人情世故。

2.不要因为在国外留学过就骄傲自满,摆正心态,一切从零开始。

3.在遇到职业发展的困惑或危机时,可以寻求职业顾问的帮助。

上一篇:读一读,男人的“红白玫瑰”情结 下一篇:Lazy la dy’s 理家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