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时间:2022-10-12 12:42:31

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分析

摘 要 在现代教育理念下,为了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学逐渐重视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本文对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学的关系,以及心理健康教育如何在高效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进行分析。

关键词 心理健康教育 思想政治教学 高校思想

一、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我们一般重视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而忽视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我们在对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而其基础是理清心理健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它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础。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如果只是单纯的重视思想政治的课本知识教育,而忽视心理健康教育,则会导致学生只学到思想政治知识的表面知识,不能领悟其“灵魂”。思想政治教学的目的是为了通过个人思想的升级,而达到更高层次的符合社会的规范。所以说,如果要学好思想政治的真正知识,就必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是辩证统一的,二者应该在相互结合的模式下发展。心理健康教育是深入学生心理、生活、学习的理解,思想教育也是为了学生的思想行为符合现代社会的规范。二者在本质上没有冲突,都是为了学生的发展。所以,发展心理健康教学不是在教育活动中取缔思想政治教育。所以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能够更好的促进思想政治教育,而且二者的结合,使得学生的发展更为全面。

二、如何使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

首先,转变教学观念。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只是注重思想、政治方面的知识教育,而忽视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而在新的教育体制下,对思想政治教学的课程提出改革,提倡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促进学生全方位的发展。思想政治教学应该引入心理健康教育,在课程的设计中加入心理健康的知识,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让学生在课堂学习中,不仅能够学习到书本上的知识,而且心理的发展也更加健全。

其次,转变教学方法,充分利用“问题式”的引导方式,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变得主动。传统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缺乏趣味,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学习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学习的方法也只是对书本上的内容进行死记硬背。如今教师的从业资格必须通过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考试,在现代的教学方法中,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心理学、教育学的原理,引入心理健康教育,改变呆板、缺乏生机的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上展开“问题式”新颖的教学方法。例如,对课程的内容进行精心的筛选、设计,在课堂上提出学生感兴趣的观点和问题,让学生主动的参加到思想政治和心理健康教育的学习。

第三,完善学生的评价体制,将心理健康教育引入其中。旧的思想政治教学评价体制是将学生的成绩的结果作为评价的内容,这对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是很大的制约因素。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引入学生心理健康的内容,改变以考试成绩作为唯一评价标准的现状。在评价体系中,充分考虑学生的人生观、价值观、情感和心理发展的状况。评价的结果不仅能为思想政治学科乃至全学科教育的发展提供学生教学的意见参考,而且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也知道如何去对学生进行鼓励,如何正确的对待学生学习、心理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心理健康程度。

第四,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加强与学生的互动。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身心健康产生直接的影响,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都有很大的促进作用,而如何营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硬件的环境。即在学生所处的教室,应该是那种整洁、安静、明亮的环境,这是学生学习“住所”,大多数学校对于教室的建设都是符合学生学习的环境;其二就是学习氛围。许多学校都会有出现“差等班”,这种差等班并不是学生品质上有什么问题,而且这个班级的学习氛围不浓烈,到课率差等问题,从而导致这个班级的学生在别的班级同学面前,产生一种自卑、退缩的心理,这很不利于学生学习、心理的发展。所以教师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展开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生确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多与学生进行互动,营造积极、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平常的教学中,多关注学生、尊重学生、理解学生,通过和学生的互动,了解学生的心理,让思想政治教学的发展更为全面。

第四,优化课堂的管理模式,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中,建立民主化的管理。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是以老师为主体,老师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状态,这使学生在无形之中,产生一种压抑感。而民主化的课堂,则教师的角色转变,与学生平等、和谐、自然的相处,在思想政治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不会使学生对老师有一种叛逆的心理,而且学生会在潜意识中对老师产生主动的尊重。在这种民主化的管理模式下,有利于促进师生之间和谐关系的发展,也能够的使学生学习变得主动,课堂的环境逐渐形成一种互动、自主、创新的教学环境。

三、结语

大学生即将是国家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大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直接影响到社会未来是否能够健康、积极的发展。所以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中,应该渗透心理健康教育,使大学生在德智体方面都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瞿海波.心理健康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学中的渗透[J].浙江传媒学院学报,2008.

[2]金盛,刘中胜.在思想政治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教育与职业,2011.

[3]孔德永.高效群体心态与思想政治课教学[J].山东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

上一篇:浅谈工程质量与成本的关系 下一篇:试析我对市场营销发展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