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时间:2022-10-11 10:03:37

通心络胶囊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疗效分析

【中图分类号】R2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2)07-0392-01

【摘要】目的 探讨通心络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单盲法,将136例慢性肺心病患者分为两组,其中68例用常规综合治疗作为对照组,另68例在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作为治疗组。两组均连续服药60天。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1%,对照组为76.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治疗后D-二聚体与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均下降,且治疗组降低尤为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前后VE、VA、VA/VE及SPA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VE、VA、VA/VE及SPAP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通心络胶囊可降低慢性肺心病患者肺动脉压,提高患者的右心功能,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有效药物。

【关键词】通心络; 肺源性心脏病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又称阻塞性肺气肿性心脏病,简称肺心病,是指由慢性阻塞性肺病长期缺氧,导致肺动脉血管内皮和平滑肌一系列细胞学和分子生物学的改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扩张,伴或不伴有右心衰竭的一类心脏病。该病终末期心功能失代偿,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通心络是依据中医络病理论研制的复方制剂,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搜风解痉止痛的功效。我们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治疗肺心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3月~2012年2月本院收治的136例肺心病患者,诊断均符合1980年全国第3次肺源性心脏病专业会议修订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标准[1]。临床表现:均有慢性咳嗽、咳痰、喘促、呼吸困难、全身乏力症状。伴心悸65例,伴双下肢水肿84例,伴胸闷89例。136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8例。治疗组中男32例、女36例,年龄55~86岁,平均67.1岁。对照组中男33例、女35例,年龄52~85岁,平均66.5岁。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病情等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均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选用有效的抗生素,并给予吸氧、解痉、祛痰、呼吸道湿化、平喘、强心等综合疗法。治疗组:在对照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胶囊,2粒/次,每天3次口服,60天为1个疗程。

1.3 观察项目

1.3.1 两组治疗前后血凝状态及血液流变指标 包括D-二聚体及血液流变指标(全血黏度高切、全血黏度低切、血浆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D-二聚体检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液流变检测采用北京赛科希德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

1.3.2 两组治疗前后心功能变化 采用彩色多普勒检测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E),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VA),舒张末期血流速度峰值/舒张早期血流速度峰值(VA/VE),肺动脉收缩压(SPAP)。

1.4 疗效标准 显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明显改善,紫绀消失,肺部干湿啰音减少或消失,水肿消失;有效: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改善,紫绀减轻,肺部干湿啰音减少,水肿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以上显效和有效合计算有效率。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l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均数比较采用t 检验,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 均治疗1个疗程,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上一篇:瑶族人群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血清标志物分析 下一篇:89例脓疱疮的临床诊断与中医治疗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