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淮同城化发展策略研究

时间:2022-10-11 09:55:16

合淮同城化发展策略研究

摘要:同城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城市群建设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是区域城市间经济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趋势。合淮同城化发展是构筑合肥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顺应区域经济的发展趋势。研究其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影响和发展策略对于加快合肥经济圈一体化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同城化合淮桐城合肥经济圈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 相关概念

1.1同城化

所谓同城化,是指一个城市与另一个或几个相邻的城市,在经济、社会和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能够融为一体的发展条件,以相互融合、互动互利,促进共同发展;以存量资源,带动增量发展,增强整体竞争力;以优势互补,相互依托,完善城市功能,建设和谐宜居城市。“同城化”不是“同一化”或者“同体化”,也不是简单的规模扩张,而是形成辐射力、扩散力与竞争力越来越强的板块经济。“同城化”是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城市化加速发展的新形式。

1.2合肥经济圈

合肥经济圈包括合肥市、淮南市、六安市、桐城市和定远县,总面积36519平方公里,总人口1836万人。合肥经济圈从以合肥为区域对外开放的龙头城市,发展成为我国泛长三角的重点城镇群,与南京经济圈、徐州都市圈、武汉城市圈、中原城市群、昌九城镇群、长株潭城市群、等竞争合作,实现中部崛起战略。

2国内同城化实践案例

2.1南京都市圈

包括南京及周边100公里范围内江苏的镇江、扬州,安徽的马鞍山、芜湖和滁州共六个城市,目前已形成较为紧密的经济、文化联系。规划在空间总体结构上形成一个核心、两个圈层、三条主轴。其中一个核心是南京都市发展区;两个圈层为距核心城市中心区5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核心圈层和10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紧密圈层;三条主轴为宁扬、宁镇、宁芜轴线。通过都市圈的规划建设,将从区域层面上推进核心城市、节点城市与县域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分工与协作、生产要素有序流动、共同市场构建等方面进行合作,从而整合圈内城市发展的相关资源,形成强强组合、区域协调的发展格局,提升整个区域的国际、国内竞争力。

3 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特征

3.1第二产业内部门类齐全,以重工业为主。

合淮同城化区域有超过35个工业行业,200多个工业门类,2000多种大类产品,初步形成机电、轻纺、化工、建材、煤炭等门类齐全大中小型企业兼备的工业体系。据工业普查资料,合淮同城化区域工业结构的轻重工业比为39:61。与国家重工业发展较快的趋势一致,合淮同城化区域在近十年内也出现了重工业化的势头,现在大中型工业中重工业产值已占工业总产值的66.5%,轻工业中以非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共业(例如家电)发展速度远高于以农产品为原料的轻工业发展。

3.2第三产业以生活服务型为主。

合淮同城化区域第三产的发展可分为两个时段,90-95年间,生活服务型的批零贸易、餐饮业所占的份额有很大提升,而生产服务型的金融保险、科研、技术服务所占份额有很大下降。1995以来,各部门基本上保持同步增长。值得注意的是运输、通讯部门在10年间份额持续上升,而科研、技术服务所占比例却连续下降。这是由于合淮同城化区域的总体经济水平不高,尤其现代企业不发达,建立在此基础上的生产服务型三产(科研、技术服务)的发展空间有限,因此三产主要靠生活服务型性质的消费来拉动。

3.3城乡发展差距大,二元结构明显。

从GDP看,合淮同城化区域所辖四县人口占全市的近2/3,而GDP却不及1/4,这一趋势近年来不断加深。从居民收入角度,5年内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长率也高于农民收入的增长率。分产业而言,虽然四县的第三产业增长率高于市区,但市区二产的增长率高于四县。以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与农民纯收入来衡量城乡收入差距,合淮同城化区域高于安徽平均水平。

4 合淮同城化发展策略

4.1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把握区域发展态势,按照安徽省提出的东向战略,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协作。一方面要利用区位、产业、资源、创新、人才优势,服务长三角,加快合肥建设长三角城镇群副核心城市,淮南建设华东地区最大的煤炭基地、火电基地和煤化工基地;一方面要利用长三角的经济优势,积极承接产业和资本的转移,加快经济发展。加强合淮与省外区域的竞争合作,使之成为接轨沪宁,融入长三角的先发区域和长三角向西辐射的门户。

在合淮同城化的核心区域形成以沿合淮阜高速公路、206国道和102省道、合淮铁路及合淮蚌客运专线沿线的城镇发展走廊为主轴,西部自瓦埠湖起包含江淮运河沿线的蓝色生态发展走廊、东部沿合徐高速公路沿线的绿色农业发展走廊为骨架的区域空间体系,实现区域统筹协调发展。加强合淮与六安地区、巢湖地区、蚌埠地区的联系,建立在城市建设、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协作机制。

4.2城镇化发展策略

根据安徽省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其城镇化战略基本体现为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重视城镇群的培育,改变原先均衡发展为重点的发展思路,这与安徽省的实际发展情况和城镇化发展阶段是吻合的。2020年安徽省总体城镇化水平应达到50-55%。在省域城镇体系规划中,合肥、淮南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了充分的重视,作为安徽省人口规模第一位和第二位城市,负担带动全省经济实现中部崛起的重任。

从目前城镇化的发展趋势上,合肥、淮南一直是城镇化发展的排头兵,两市发展正处于中心集聚阶段,并且在短期内有进一步强化的趋势。极化中心,统筹城乡,积极构建经济活跃、社会和谐、生态宜人的合淮都市区是合淮同城化发展未来城镇化发展的核心战略,是一个长期的发展过程。在规划期内,合肥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发展速度、城市化水平在省内应充分体现“领头羊”的作用。2020年合淮区域城镇化水平应达到75%以上,甚至有可能达到80%左右。

4.3产业经济发展策略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走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显著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强化合肥经济职能,依托科技、人才、信息优势,增强高新技术的先导作用,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制造业,不断提高合肥经济的综合竞争力,促进合肥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不断扩大第三产业规模,加快服务业发展,全力提升质量和水平。深化农业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科技进步。

强化合肥现有的汽车及工程机械、装备制造、家用电器、新材料、化工及橡胶轮胎、电子信息及软件、生物技术及新医药、食品及农副产品等重点产业,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物流业和旅游业,努力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升级;抓住淮南“三大基地”建设的机遇,实施工业化带动城市化的发展战略,进一步提高淮南市的城市化发展,建设国家能源基地。

4.4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加强区域生态环境联合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建立稳定的区域生态网络,特别是加强与六安地区、巢湖地区、蚌埠地区合作。依托河湖水系和江淮分水岭的开敞空间积极构筑合淮一体的生态环境发展格局。积极优化调整合肥南部滨湖(巢湖)地区的产业结构,缓解巢湖水系环境压力,加强巢湖污染综合治理,加大淮河水系的生态环境治理,加强沉陷区生态环境修复,推进江淮运河水利工程建设。

加强淮河中游生态区、江淮丘陵岗地生态区的保护和建设。划定限制建设地区,有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敏感地区和生态保护地区,积极进行绿化隔离地区、森林公园、生态廊道、城市公共绿地等生态环境建设。

4.5城镇空间发展策略

区域协调发展。合淮两市实施相向发展策略,合肥以城北新区、淮南以山南新区为启动点促进城市空间一体化发展;建设“双心、双圈、一廊”的城镇空间发展格局。“双心”分别为合肥中心城区、淮南中心城区。“双圈”分别为依托两大中心城市的城镇发展地带,合肥依托肥东县、肥西县和长丰县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淮南依托潘集区、凤台县和长丰县北部的主要城镇组合若干城镇联合发展区。“一廊”为合淮走廊地带的城乡融合发展走廊。

市域战略转移。逐步完善合肥市的“1331”空间结构和淮南“三山鼎立、三水环抱、三城互动”的空间格局,加强新市镇建设,中心城与新市镇相协调,构筑分工明确的多层次空间结构。

5 结语

合淮同城化发展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响应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战略,全面参与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加快资源型城市转型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探索研究同城化发展的路线,实际上是一项系统的课题,而且是一项社会工程,它需要摆脱传统思维,需要直面城市的现状,需要技术和经济的支撑,也更需要城市建设者的践行和从实践中不断创造。

上一篇:浅谈红外技术及其在安防领域中的应用 下一篇:在工业与民用建筑中岩溶地基处理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