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兼容机到品牌机

时间:2022-10-11 05:53:35

从兼容机到品牌机

【摘要】班级是学校的基层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直接影响校风校貌及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班级管理的过程是陶冶人格的过程,是学生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过程。因此,班主任作为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策划者和实施者,需要兼听兼学,去推动学校工作正常有序的开展;需要不断感悟和提高自身的素质,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四有”新人;需要勇于实践和创新,用“心”打造德育教育的特色。

【关键词】感悟和提高; 兼听兼学; 用“心”打造特色

【中图分类号】G257.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 (2012)02-0092-01

1 感悟和提高是班主任工作的基石

感悟之一: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给我们的国家经济建设带来了勃勃生机,给现代学生展现的是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生活画面。同时复杂的信息网络社会环境和激烈的社会竞争,也不断地冲击着校园文化,给学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和侵蚀。尤其是独生子女家庭,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增多和家庭环境的变化都使得学生的思想品德,学习动机,行为习惯带有明显的新特点。这就需要我们在开展班主任工作时积极转变观念,跟上时代的步伐,要做一个“时髦”的班主任,千万不要“out”。

感悟之二:多年的班主任,经常会接到家长的电话,或者家长会时,家长们会很认乎其真的提及一个话题:老师啊!请你对我的孩子。。。因为我们的孩子回去经常跟我们讲:“我们班主任讲……我老师怎么说……等。”初为人师时,觉得好笑,甚至是荒唐。但日子久了,仔细体会后,觉得不无道理。人说:术业有专攻。也许我们的家长事业有成,但毕竟对于教育涉足不深;同时也反映出学生很在乎老师对他们的评价和激励的。德国教育家赫兹伯格提出“双因素理论。”他认为影响人们行为的因素主要是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其中的激励因素、利用得当,就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生活激情,使之奋发上进。

感悟之三:“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是一份事业,不是一份产业。改革开放以来,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不得不说:如今和平的年代的经济繁荣背后,也隐藏着社会人的浮躁。教育的任务不只是学生的“学习”,而是学生的“成长”。育人的过程不是“吹,拉,谈,唱” 的过程,能否有效地使这一群体受到良好的教育,促其积极向上,不仅对于一个团结、友爱、文明的班集体的形成,对于班级正常稳定的教学秩序的建立关系极大,而且对于他们本人的健康成长,整个社会的发展和安定都有深远的意义。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所以, 班主任要像“一团火”对学生满腔热忱一身温暖;要像“一池水”点点雨露滋润心田;要像“一盏灯”照亮道路指引航程。新型社会需要教师的感悟,更需要教师的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

2 兼听兼学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我国古代思想家杨雄说过:“师者,人之模范也”。这就是说教师是学生的模范,教师的以身作则就是教师的模范作用,身教,是无言的教育,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教育影响对班级群体有着深刻的凝聚力、感染力与号召力。作为班主任,本人觉得应当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实现这一德育教育的目标。

2.1 好的班主任应当有兼听的胸怀:俗话说:“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对于一个班级来说, 也许一个老师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如果所有的任课老师都能够对班级产生积极的影响,那我想这个班级的班集体建设一定会有所建树;班级中一个领头羊的培养也许是简单的,但如果有一群领头羊,那么优良学风的形成自然是理所当然的;学校教育离不开家庭教育,双管齐下的互动策略对于学生,家长和教师之间的和谐关系创建是至关重要的。因此,作为班主任,在平时的工作中切不可主观臆断,我行我素,要学会听取并接纳来自学生,科任教师以及家长们的好的建议,完善自身的工作。

2.2 好的班主任应当有兼学的精神:“三人行,必有吾师”。像我们这样的学校,一个年级有12个班级,三个年级36个班级。期中不乏有班主任工作优秀的同志。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每年的全市优秀班主任工作经验交流学习和外出观摩的机会也是一个开眼界,长见识的好机会。如果我们能够善用这些工作经验交流的机会,积极地去学习别人工作中的长处,勤于耕笔并结合班级自身实际情况适当运用。这对于自身的工作能力和理论能力的更上一层楼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对此,本人的观点是:一个优秀的班主任应当像一台组装的高性能兼容机一样,汲取百家之长,有效开展班级的各项工作!

3 用“心”打造特色是班主任工作的保证

学习观摩是一个走近新理念,走进好做法的过程。但如何从中走出来便是一个打造自身特色的过程。教育不能没有爱,就像池塘不能没有水一样,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则把教师热爱学生作为“教育的奥秘”,他的座佑铭是“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们。”多年的班主任工作中,我们正是沿着这样的一个思路去不断地探索。要说心得体会,我可以把它归纳为“三爱”。

3.1 “严爱”优生:优生是班级的领头羊。但如果仅仅是学习成绩的领头羊,这就与教书育人“关注学生的学习,更关注学生的成长” 的目标背道而驰了。如何在确保严而不历和严而有度的基础上让这些领头羊在班集体中完美地散发自己的人格魅力才是“严爱”优生策略的宗旨所在。

3.2 “关爱”中等生:相比较领头羊的培养,中等生的教育是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中等生的学习和思想都有着不够稳定的一面,在他们的身上缺点和优点同样的明显。我的心得是用激励的策略去关爱他们。孙子曰:赠人以言,重于珠宝,伤人以言,重于剑戟,激励他人就如在和煦的阳光下,雨露滋润禾苗。它能使濒临枯萎的小草重现生机,能使他人在愉快的心情下茁壮成长,积极的心境有助于工作和学习,有助于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现实生活中也是如此,不管是大人或小孩,如果受到别人的称赞,他就会产生愉悦的心境,就会产生无穷的力量,美国著名作家马克吐温也曾夸张地说过:“一句好的赞词,能使人不吃不喝,活上两个月,对别人的称赞,既是一种友好和信任,也是一种鼓励和肯定。”因此,班主任工作中应尽可能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加以称赞,收到的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3.3 “偏爱”后进生:后进生的转化工作是班级工作的难点。其人数虽少,但成因却各不相同。“恨铁不成钢”的想法非但不可能“成钢”,还有可能使“铁”变成“”废渣“。老师的不当言行不仅会直接伤害了对方的自信和自尊,而且会在对方心灵深处印上了恨的阴影。这种师生间恨对恨的情绪一旦碰撞。即使花很大的力气,教育也是很难奏效的。只有爱才能解开疙瘩,才能消融冰山,才能建立师生之间情感的交流。后进生转化工作是一项艰苦而长期的任务。由于后进生本身的原因,加上周围社会环境的影响,这决定了后进生转化往往会出现反复,有时甚至反复多次,这个过程就需要老师不断地倾注关爱。

初中学生正是长知识、长身体、好奇心强、可塑性大的时期,作为班主任面对压力,我们不能满足于辛辛苦苦、忙忙碌碌,对学生“看、管、盯、压”疲于应付,就是“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消极防范的被动维持。而是要了解他们的学习、思想、生活、家庭,发现他们各自的个好与才能,积极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不断提升学生对生命存在意义和价值的正确认识,教育学生尊重生命、热爱生命、珍惜生命,学会做人。我们的一切工作以引导学生“尊其师,信其道” 为出发点,学会兼听兼学,先做好兼容机。在积累了一定的理论和实践经验的基础之上,寻求做大做精,做出自己的品牌特色,实现从兼容机到品牌机的跨越!

参考文献

[1] 陈红燕.班级管理研究述评[J].教学与管理,2004(31).

[2] 马肃霜.走活班级管理六步棋[J].班主任,2005(5).

[3] 於进华.班级管理也需创新[J].师道,2005(1).

[4] 中国教育文摘www.省略

上一篇:论中职学生人际沟通能力的提高 下一篇:浅谈新形势下的大学学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