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节观摩课后的思考

时间:2022-10-11 05:37:24

一节观摩课后的思考

前年下学期,在笔者所在校开展了一场“同课异构”区数学教研活动。笔者很荣幸参加了这次教研活动。当天活动流程是先上课再评课,所上课为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图形与证明——11.1你的判断对吗。在评课活动中,专家们的评课使我受益匪浅。然而,对所听之课与所评之言对比之后,有一种莫名的疑问:在新课程下,教师如何上好一节课?如何扮演教师的角色?如何整合教材及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应有的角色定位

古人曰:“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随着新课改号角的吹响,随着新课改的进程不断推进,这必然要求为师者当思之何为师、师之责。新课改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其目标是学生从被动接受性学习向主动探索学习转变。这就强烈要求教师转变角色,教师不再只是传授知识,也不再只是授人以渔,而应逐步变成学生成长的引导着,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究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

作为新课改的一线教师,更应理解“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深刻内涵。然而,在平时的教学中,似乎很难看出授课教师对新课改下教师角色能有深刻的理解,且在课堂上能有很好的定位。课堂上学生似乎只是个看客,都是老师在表演。那么,教师在课堂上该充当什么角色?笔者认为,课堂上老师应该是个放风筝的人,学生是风筝,要给他们自己飞翔的空间,这样才可以飞得高,飞得远。但是,不管风筝如何飞,教师应该把握好手中的线,该放就放,该收就收。不然,学生会失去方向,教学会失去目标。

教材整合的作用

叶圣陶曾经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而“用教材教但不能教教材”正是新课改的一个重要理念。为此,合理整合教材,切实提高课堂效率,就显得尤其重要。新课改下有的教师难免脱离课标,扰乱教材体系,违背学生的认知规律。第十一章教材安排意图:先通过第一节教学让学生体会到说理的必要性并尝试说理,尤其是运用所学过的知识与思想方法进行数学说理,第二节主要引导学生体会数学说理的必要性并初步感受数学说理,从而理解证明的必要性。第三节则是让学生体会数学说理的高级形式——证明,并掌握证明的格式,体验证明的基本过程与基本方法。然而,这次活动中,在很好地把握课标并有效研究教材这方面,体现并不突出。只有钻研课标与研究教材两手一起抓,才能合理整合教材;只有合理整合教材,才能切实提高课堂效率。

深刻领悟是关键

新课改的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核心,让学生参与。而课堂是改革的主战场。为此,从课堂教学中,可以看出教师对新课改的理解与执行。不要认为运用了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就是贯彻新课改的精神了,也不要认为采用传统教学形式就是违背了新课改。看一节课是否依据课标,在新课改理念下教学,要看什么?第一看教师对教材的理解程度,对教学内容的把握。采用什么样的辅助教学手段,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教学,这完全由教学内容决定,因为内容决定形式,只有对教学内容深刻认识,对学生进行认真分析,才能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合适的教学方法。第二,看课堂上学生的参与性。毕竟在课堂上,学生是主角,教师仅是起到“导演”的作用,同时,要注意课堂上学生参与的真与假、深与浅,是不是有效参与了,不要认为学生动起来了就叫做参与了。数学课堂更应关注学生思维的参与性。看学生数学活动的本质是什么,活动的目标是什么,学生活动结束之后是否达到了活动的目的。第三,看教师的参与性。在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要深入教材实践活动、研究活动,即教材中的“操作”“数学实验室”“探索”等活动。教师要课前亲身体验一把,认真研究,预测在活动中学生可能会出现哪些因素,决定教师在学生活动中,如何组织,是否要给予指导,如何指导;也能预防活动中会出现更多的“意外”。也就是说,教师的参与有效性就决定了学生活动的高效性。从这次活动的几节课看,教师好像忽视了什么是课堂,感觉多数学生似乎没学到多少,在课堂上“拼纸操作”和“杯水实验”都可以看出教师参与性没有达到较深的层次,尤其是对教学内容的课前亲身体验、认真研究不是很到位。“拼纸操作”这个活动应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为了便于操作可采用硬纸片,第二为了展示学生成果可以将拼得的图形用胶水贴在硬纸板上。这样,有的学生发现能拼成书上的图形,有的学生则不能。前者自喜,后者自感惭愧。这时候,应引导学生用说理方式验证结果,可想而知,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效果会大不一样。针对“杯水实验”,如果亲手去做,就不像教参里所说的那样,这个实验可以根据实际进行改编,如:准备两个透明玻璃杯(一个杯里装满水——实验前学生并不知道杯中有水,另一个杯里不装水)和一支筷子,通过演示让学生观察筷子在两个杯子里的情形,为了学生观察明显,可以当筷子在有水的杯子中时,将筷子一端放于杯子底部中间并将另一端左右晃动,这种实验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经过这次活动,笔者深刻地体会到,教师应该继续学习深刻领悟新课程的教学理念,转变教学方法。这样,数学课堂才能教得更精彩、更具针对性。

上一篇:多元评价促社团发展 下一篇:实行“免费堕胎”不如普及性知识(3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