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协同教学构想

时间:2022-10-11 04:04:02

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协同教学构想

摘 要 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体制不断深化改革,一定程度上带动了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进步与发展。由于会计专业招生数量的不断降低等因素,使得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不得不进行相应的改进,所以,高校会计专业教育协同教学的构想成为目前高校较为重视的问题。要想实现会计专业的协同教学,就必须要与各领域进行协同。与此同时,还需要积极转变会计专业管理的思维与模式,进而不断提高会计专业协同教学的效率。

关键词 高校 会计专业教育 协同教学 构想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11.049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dea in College Accounting Education

CHEN Zhifeng

(Taishan Panshi TV College, Taishan, Guangdong 529200)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China's education system has continued to deepen the reform, to some extent led to the progress and development of university education in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Because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continue to lower the number of students and other factors, making colleg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have improved accordingly, so conceived Colleg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team teaching universities become more important issue. To achiev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team teaching, it must be coordinated with the various areas. At the same time, we also need positive chang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management thinking and mode, and then continue to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the accounting professio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Key words college; account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 collaborative teaching; idea

高校的会计专业属于会计专业的重要分支之一,并且也是目前市场经济最重要的元素。该学科专业具有一定的人文与科学素养,并且需要有诚信的品质。与此同时,最重要的就是掌握了解与会计相关的知识与能力,对会计法律法规深入了解,这样才能培养出高级的会计人才。然而,在实际的高校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过程中,教学方法存在不足,所以,需要进行相应的完善,而协同教学的构想则是目前最佳的改进方法。

1协同教学理念产生

协同教学,即Team Teaching,起源于美国,并且在五十年代初期开始应用与中小学的教学中。①夏普林是协同教学的创始者,并且认为最佳的协同教学方式一定要超过两个教师进行合作教学,可以是主要负责学生整体教学的组织,也可以承担重点部分教学的组织。

在协同教学长期的实践与不断深入的理论研究看,协同教学可以分为以下四种模式:

第一,全员模式。这种协同教学的模式在教学内容、过程设计与成绩考核、评定等方面都需要整个教学团队的成员共同商讨,并且每个成员都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利,而且该模式也是所有协同教学模式中最典型的模式。

第二,支持模式。该模式主要是教学团队中的成员在各自所研究的专业方向与领域中发挥主导的作用,而其他的成员则扮演从属角色,通过不同角色在学生专业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理解,并实现成绩考核与评定的共同参与。②

第三,嘉宾模式。这种协同教学的模式就是在教学团队中选择其中一位教师来负责整体课程的理论教学,而其他的教师则是作为嘉宾或者是客座的角色进行实践教学与专题的讲座,进而更好地对专业理论教学补充。

第四,分享模式。该协同教学模式中的每一门课程教学的任务都需要由不同的教师进行承担,并且教学团队中的成员需要进行定期或者是不定期的经验交流与分享等。

不同的协同教学模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并且适用在不同的教学实践中。现阶段,高校的会计专业逐渐成为热门的专业,所以,学生的数量比较多,导致师生的比例严重失调。在会计专业教学中大部分都是大班或者是合班,所以,实际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在《教育法》中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教学的活动。③然而,在高校会计专业的教育中并没有体现出这一点。但是,现在已经取消了点招,所以,会计专业的招生数量也在不断的降低,使得班级中的学生减少。除此之外,高校学生的学习空间逐渐开放,并且已经广泛使用了多媒体教学,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协同教学构想在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实施。

2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协同教学构想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会计行业的作用就越明显。高校的会计专业教育最主要的目的就是为社会提供高级的会计人才,因此,只有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才能够有效保证社会的稳定发展。所以,必须要组织一支具有实力的专业会计教学队伍,并与高校内部的其他学科以及地方的企业会计专家与科研院所的专家等进行协同教学,这也将成为会计专业教育中最具特色的教学模式,必然会彰显出一定的教学效果。

2.1 与专业教师协同

高校会计专业的协同教学最主要的就是会计教学团队中的教师进行协同。这种协同的方式需要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整个教学过程的协同。就是在制定会计专业目标、内容、进度以及要求规范等方面,需要教学团队中的专业教师共同参与并设计,统一进行安排。

第二,教师专业与研究特长的协同。高校会计专业的不同模块需要分配给不同的教师,按照其专业研究的特长进行分配。同时,相同课程也需要划分出不同的专题,并由擅长的教师进行讲授。这种协同方式的重点就是要明确设计教学团队中各成员的职责,并且相互之间取长补短,充分发挥成员自身的优势。此外,还需要对团队中各教师之间的合作意识进行相应的培养,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④

第三,新老教师的协同。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是培养高级人才的重点。老教师需要起到帮带的作用,使新教师能够快速成长。而新教师也应该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积极创新教学思想。

2.2 与专业课程协同

建立健全专业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课程协同中最明显的体现,可以将该体系设置成以下几个模块:理论模块、核算模块、监督和管理模块。其中,会计的理论模块主要分为基础会计与会计理论以及会计史等,而会计的核算模块则包括成本、预算、税务会计以及中、高级财务会计等。会计的监督和管理模块有审计学、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管理、财务管理以及管理会计等。需要注意的是,各个模块之间的不重合性与衔接性。其中,中级财务会计就是核算一般的业务,高级财务会计则是核算会计基本假设之外的较为特殊的业务。

2.3 与学科协同

在高校的会计专业教育中,每门课程都不是单一孤立的。成本会计学在会计专业中是比较重要的,其教学内容包括不同类型企业的不同成本核算方法,并且能够对企业生产流程进行了解,在这个过程中就涉及到了较多的工科知识。⑤与此同时,为了能够有效提高会计专业的教学效果,就需要与工科教师协同。除此之外,会计专业的理论知识需要涉及经济学与管理学的理论,因此,同样需要与经济管理专业的教师进行协同。只有与其他学科进行有效的协同,才能够确保学生能够获取更多更全面的知识。

2.4 与企业和政府协同

会计专业自身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质,因此,就更需要与企业和政府的相关部门进行协同。在进行会计专业课程教学时,可以邀请企业的财务经理或者是政府相关的财政部门专家进行课堂讲座,并且向学生传授实际工作中会计的应用与需要重点注意的问题,进而把先进的实践理念带入课堂教学中,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教学的效果。与此同时,还需要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实际的工作中,走进一线,并参与会计专业的培训与实习,不仅能够使其充分了解企业的具体要求,同时也能够使学生找到更准确的发展方向。⑥

2.5 实现师生与生生协同

会计专业知识的学习以及综合素质的培养,同样需要实现教师与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同。要想实现师生与生生的协同就需要教师在实际的专业教学中转变教学方式,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并广泛应用疏导式教学,需要及时提出问题,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也可以在课后布置相关的思考问题,这样就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使学生在会计专业学习的过程中逐渐转变成主动式学习。⑦除此之外,可以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学习小组,并针对某一会计专题来进行讨论与学习,积极准备教学的资料,小组成员之间进行积极的交流与讨论,并相互评价,这样也实现了生生协同。与此同时,教师需要进行相应的补充说明,不仅有利于学生表达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同时还能够深入了解会计专业课堂教学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课程的学习。

3高校会计专业协同教学实施的注意问题

在高校会计专业中实施协同教学具有一定的必要性与优势,然而,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然会存在现实的问题需要注意。专业教师在协同时应不断强化自身的研究特长,并且需要明确自身的职责,严格进行角色的划分,并积极听从教学团队的安排与调配。⑧在相同的课程中,会有不同的教学专题,所以需要安排不同的专业教师进行教学,这样就能够使学生在专业学习的过程中接受不同的视觉、听觉与思维的影响。因此,为了能够适应上述现象,就需要学生自身具备一定的适应能力,能够有效并及时地调整自己,否则的话就会对实际的教学效果产生不利的影响。除此之外,高校会计专业协同教学的实施还需要受到高校教学管理工作的支持与鼓励,并且,协同教学模式的实施也是对传统教学管理的一种完善与改进,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教学管理思维与模式的创新与完善。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校会计专业的系统教学构想已经具备了实施的可能性与必要性,并且在实际的实施过程中仍需要注意相关的问题。文章对协同教学构想的提出进行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协同教学构想的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专业的教师、课程、学科、企业、政府、师生与生生等协同,最终提出了实施协同教学所需要注意的问题。高校会计专业的教学方式在目前教育体制中需要进行完善与改革,并在实际的协同教学中,注意不同方面的协同,积极发挥专业教师的作用,促进高校会计专业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会计专业的知识,培养高级的会计人才,推动会计人才的发展。

注释

① 廖果平,赵红梅.高校会计专业教育中的协同教学构想[J].新西部(中旬刊),2014(12):128,142.

② 刘淑娟.高职实践教学校企协同管理体制创新研究――基于会计专业校企合作培养模式[J].前沿,2013(17):125-127.

③ 周志红,史新浩.高职会计专业理实教学的逻辑搭配与模式重构[J].教育与职业,2012(20):101-102.

④ 甘娅丽.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分岗位协同综合业务实训”的研究与思考[J].贵州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25(2):62-65.

⑤ 王淑玲.基于职业能力培养的高职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会计师,2014(7):73-74.

⑥ 郑淑英,丛敬军.云计算环境下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J].情报探索,2014(7):72-74,78.

⑦ 郑淑英.基于校企合作的高职院校会计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与实践[J].职业教育研究,2014(11):170-173.

⑧ 党璋.高职会计专业职业技能内涵、培养思路与实践探究[J].商业经济,2013(2):116-119.

上一篇:津滨轻轨列车受电弓控制电路优化改进 下一篇:三维虚拟旅游景区系统的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