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德于玉的汪近圣墨

时间:2022-10-11 01:49:28

徽州“清代四大墨家”,汪近圣居第二位。

汪近圣,徽州绩溪人,原是曹家的墨工。他离开曹家之后,在徽州府城开设了一家名叫“鉴古斋”的墨店,制墨质良形美,时人予很高评价:“近圣汪氏独能鉴古法,而更为调燮,光可以鉴,锋可以截,比德于玉,缜密而粟。……”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汪近圣名品古墨众多,在此介绍几锭供鉴赏。

汪近圣小品墨,共五锭(图1) 寥天一墨二锭,一锭长7.8厘米,宽1.6厘米,厚0.5厘米,重11克。在墨面上部饰红、黄、蓝、金四色于圆形图中,雕有一龙。中为楷书阴识“寥天一”填石绿。墨背楷书阳识“鉴古斋制”。另一锭长4.1厘米,宽1.6厘米,厚0.5厘米,重3.5克。墨的两面都雕水波纹,正面楷书阴识“寥天一”填金,背面楷书阳识“鉴古斋易水法制”。

墨皇灵契墨,长方形,长6.3厘米,宽2.8厘米,厚0.6厘米,重16克。墨面隶书阴识“墨皇灵契”填金,下部镂王右军临池学书图;墨背楷书阳文“新安鉴古斋按易水法制”。

金鱼佩墨,长5.5厘米,宽1.5厘米,厚0.5厘米,重6克。墨面楷书阴文“金鱼佩”填金,下雕两条鲶鱼填彩,墨背楷书阳文“鉴古斋按易水法制”。

合臂墨,圆饼相叠形,长3厘米,宽1.7厘米,厚0.5厘米,重3.5克。墨面篆书阴识“合臂”填石绿。左右雕变形兽纹填彩,墨背下钤“鉴古斋”方印。

汪近圣小品墨一组五锭(图2) 这组小品墨长短在6厘米上下,重量在8克左右。墨面隶书“龙光”墨,中雕云龙图案,墨背楷书阳文“汪近圣制”。玉杵霜膏墨,墨面楷书阴识“玉杵霜膏”填金,并雕镂嫦娥、玉兔,墨背楷书阳识“徽城汪近圣鉴制”。石碑形寥天一墨,两面均浮雕夔龙图,正面“寥天一”楷体填金。墨背楷体阳文“徽城汪近圣按易水法制”。长条形草书“香复记言”墨,墨背楷书“徽城汪近圣制”。未名墨,长条形,墨面漱金,草书阴识“胡然而生寥天一,胡然而成函三宝”填蓝。墨背阳识“徽城汪近圣制”。

以上两组10锭小品墨的落款中,多次出现“易水法”字样。这是什么意思呢?南唐时,河北易水县制墨高手奚超,因为战乱,带着儿子奚廷逃到歙州,看到这里山有黄海(黄山)白岳(齐云山)之奇,水有新安练溪之妙。特别是满山茂密松林,造墨资源丰富,便定居下来,重操制墨生涯。奚超父子制墨,配料讲究,制烟和胶精益求精,如松烟一斤之中,用珍珠三两,玉屑龙脑各一两,同时和以生漆,捣十万杵,终于制出“丰肌腻理,光泽如漆”的佳墨,“沉放水中,三年不坏”,后主李煜封奚超为“水部员外郎”,赐国姓李。李超、李廷墨“誉满天下”。有故事说宋代祥符年间有贵族偶遗“李廷墨一丸于池中,疑为水所坏,因不复饮。既逾月,临池饮,又坠一金器,乃令善水者取之,并得其墨。光色不变,表纹如新。其人益宝藏之”。世人称李氏制墨方法为“易水法”。

汪近圣集锦墨(图3、4) 全套共34锭,墨苑精萃。所谓“集锦墨”,就是以带有装饰性的名品并合而成的丛墨,也叫套墨。集锦墨可以归纳为三大类:一是把不同的名品集结在一起;二是把形式相同而题识和图案各异的名品集结在一起;三是把形式和图案各不相同的名品集结在一起。汪近圣这套集锦墨属第三种。其书法、绘画、雕镂,各尽其妙。墨家汪近圣擅长小品墨,以小品、集锦墨取胜。“其雕镂之工,装式之巧,无不备美。”当时人赞誉:“今之近圣,即昔之廷也。”汪近圣儿孙,遂将汪氏墨图辑为《鉴古斋墨谱》四卷,流传于世。

责编一粟

上一篇:怎样看待《收藏》广告等 下一篇:造假者伪造邮资票品的新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