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情之心 蒙以养正

时间:2022-10-11 01:12:50

编者按:培养孩子的同情心,使其具有人文情怀。既是孩子形成健全人格的需要,也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培养同情心。要从小开始,要从父母自身示范开始。

同情心并非与生俱来

一位妈妈说家里养了一只黄猫,长得个大膘肥,跑起来动作敏捷,叫起来声音洪亮。一段时间,黄猫生病了,儿子对黄猫十分体贴,他喂猫的动作很轻缓,安慰黄猫的时候就像妈妈对宝宝说话那样。看儿子对小生命如此爱怜,妈妈不禁感慨:“人之初,性本善”。看来,同情心是孩子与生俱来的。黄猫的身体恢复健康以后,生了四个猫仔。妈妈想当然地以为儿子对这几个更加弱小的生命会加倍爱护,可事实出乎意料。一天,妈妈正在做饭炒菜的时候,儿子兴高采烈地说,“妈妈,小猫不见了!”妈妈奇怪地看着儿子,并顺着他的视线往楼下一看,原来四只小猫都让儿子从阳台上扔下去摔死了。看着小猫惨兮兮地躺在地上,妈妈心疼得要命,可看看儿子呢,他不但对自己的残忍行为无动于衷,而且还有几分得意。妈妈对孩子的行为很难理解,或许他不是故意的,或许他只是想和我玩“藏猫”游戏,或许他不知道这么做小猫会死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真正的同情心并非与生俱来,应该对孩子进行同情心的培养和教育。

培养同情心对孩子成长的意义

既然孩子的同情心并非与生俱来,并且有一个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那么家长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就很重要。从以上的案例可以发现,孩子既非“性本善”,也非“性本恶”,在没有教育的情况下,孩子的“本性”是可善也可恶的。但是,如果任其向着残忍、冷酷、无情的一面发展,将来他既不会善待稚嫩的的生命,也不会尊老爱幼,对他人、社会的尊重和爱这些高尚的情感也不会自然形成。

《易经》说:“蒙以养正,圣功也。”同情心是人类高尚的情感,是爱之情感最原始的表现形式,是人道主义产生的始端。正因为孩子是弱小的,父母和整个社会要对他们备加关心和爱护,但是孩子不能只会接受他人的爱,也要学会爱他人,他们长大之后要把这种美好的感情保存和传承下去,回报父母、亲戚和整个社会,并同样关心和爱护下一代稚嫩的生命。只要家长抓住孩子发展的关键期,就会培养出具有良好道德感的孩子。

爸爸妈妈可以这样做

观察学习法。绝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动物,保护动物鲜活的生命最有利于培养孩子的同情心。节假日父母经常带孩子到动物园,边看边给他讲动物妈妈怎样辛苦地生宝宝、喂宝宝,怎样防止宝宝生病和免受其他动物侵害。还给他讲动物界中形成的一物克一物的食物链,讲各种动物的天敌,讲为什么动物园要把各种动物圈起来,让他明白这一切都是为了“保护生命”。孩子看电视或者看书的时候,会对有关动物的剧情发表一些“议论”,虽然失多是重复父母的话,虽然还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但父母对孩子的“说教”已让他记忆深刻。

拟人故事法。同情心是对他人、他物的痛苦或者不快产生类似感觉的移情。对幼儿而言,痛苦就是“哭泣”、“眼泪”、“打针”、“流血”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行为。父母在给儿子讲故事时,遇到该引起同情心的地方,故意模仿孩子的哭腔和哭相,以激起孩子的同情心,有时孩子也会跟着父母的表情皱起眉头,“沮丧”起来。与孩子一起画花画草的时候,父母有意渲染严峻的环境,比如刮风下雨、电闪雷鸣、冰冻三尺等恶劣的天气,有时还加上大动物对花草的践踏,花草则画得眼泪汪汪的。很多时候,孩子忍不住自己画个红红的大太阳,用笔对践踏花草的动物使劲地戳,这时,孩子已经会“为他人痛而痛”了。

自我体验法。让孩子适当地体验挫折也是培养同情心的好办法。他只有感觉到自己受挫是不好受的,才会对别人产生类似的联想,进而同情别人、帮助别人。一般情况下,小孩子都喜欢与大孩子玩,而大孩子不喜欢与小孩子玩。如果小孩子硬往大孩子群里钻,轻则受到大孩子的冷遇,重则受到大孩子的推搡,这样小孩子肯定要吃亏。一般孩子都多次受到过这种“不幸”遭遇。遇到这种情况,父母可故意“揭他的伤疤”你还记得自己上次怎样抠一个小婴儿的眼睛和嘴巴吗?你还记得自己曾经怎样虐待小猫吗?虽然孩子的长期记忆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有限,但是他对“自作自受”的体验和感觉记忆是长久而深刻的,再遇到类似的事情,他能有效地减少自己的“冷酷”行为。

实践养成法。孩子偶尔一次的爱心行为并不能转化为稳定的品质,他需要在父母的指导下,在现实生活中不断实践和锻炼,才能形成良好的习惯和品质。正如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慕贤》所言:“人在少年,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于学,潜移默化,自然似之。”每当有赈灾捐款捐物或者其他献爱心活动时,父母都要带着孩子参加,把他抱起来,让他用自己的小手把钱物捐献出去,因为一次行动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

榜样示范法。孩子爱模仿,就像本文开头的案例,妈妈为孩子树立了以身作则的好榜样,因而对孩子具有良好的熏陶作用。孩子后来出现的事情是受心理发展水平的局限所致,妈妈经过主动教育再加上自身的正面影响,孩子将会茁壮成长。

幼儿园教师

“你要勇敢,病好了就上幼儿园吧。”――培养孩子关爱同伴。

班上经常生病不能来幼儿园的小朋友,这是教师培养孩子同情心的好机会。老师就跟小朋友们交流并讨论“今天,豆豆没有来幼儿园,大家猜猜是什么原因。”“谁是豆豆的好朋友,好朋友应该怎么做?”“有的小朋友要打电话,打电话应该跟豆豆怎么说?”老师就这样一步一步引导孩子关爱同伴。

“我长大了,会照顾弟弟妹妹。”――培养孩子爱护弱者。

孩子都喜欢跟比自己大的小朋友玩,不会主动关心弟弟妹妹。但是孩子都喜欢别人说自己 长大了。于是老师就引导孩子我们又长大了一岁,当哥哥姐姐了,大家为自己鼓鼓掌。“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哥哥姐姐呢?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看小班的弟弟妹妹,看谁最会当哥哥姐姐!”老师引导孩子与小班的弟弟妹妹玩,培养他们的爱心。

“别闹了,别吵醒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培养孩子关心怀孕的老师。

幼儿园里年轻女教师多,她们都会有怀孕、生育的经历。孩子们对老师肚子里的小宝宝很好奇,老师就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让孩子知道宝宝是怎样一点点长大的,还会让孩子模拟老师的怀孕的样子,例如在孩子的肚子里塞一个枕头,使她体验到孕妇的行动不便,孩子从中明白了做妈妈的辛苦,激发了对老师有爱意。

[作者系北京市清华洁华幼儿园园长]

上一篇:让孩子拥有一颗同情心 下一篇:孩子霸道咋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