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班级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时间:2022-10-11 01:11:59

刍议班级管理方式的变革与创新

班级是构成学校的基本单位,而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班主任的文化修养、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等,都会对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起到重要的作用。人是管理的核心,创新是管理的灵魂。教育的创新呼唤教育管理的创新。作为一个新世纪的小学班主任,既要立足于现实,努力做好实际工作,又要着眼于长远,顺应形势,加强学习,不断创新,形成一套全新的班主任创新思维模式,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正真使班级应成为学生创新的沃土和摇篮。

一.班级管理创新的基础:目标创新――由统一到分层

学生是争强好胜的,切合实际的目标会产生催人奋进,会对学生产生强烈的激励功能。以往班级管理中,班级目标大都由老师包办代替,或者部分班干部制定,内容、标准统一,全班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要向着这一目标努力。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制定的目标往往流于形式。班级目标制定时一要考虑学生的具体情况,使目标有可行性,二要让全体学生共同参与,这个“目标”是与全班同学一起讨论后制定的。既符合民主精神,又尊重了学生的主观愿望。在此基础上,每个学生制定自己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这个目标更接近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使其跳一跳就够着,不同层次的学生目标不同,但结果一致,都满足积极的心理需求,利于其以愉悦的心境参与集体管理。因此,目标创新是班级管理创新的基础。

二.班级管理创新的关键:制度创新――由他律到自律

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叛逆情绪也水涨船高,一味的打压已经解决不了问题,纯粹的他律管理模式陷入尴尬的境地,让许多班主任无所适从。真正的教育是学生的自我教育。班主任应做好引导、点拨、调控工作,充分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及对班级事务的责任感、荣誉感,尽情表达他们的意愿,充分挖掘他们的潜能,使之真正成为班级管理的主人。班主任要放权学生。在制订班集体目标、决策和规章制度时,由全班学生集体制订决策初步方案,接着由班委会讨论修改,最后经过“学生委员会”的监督与认同后正式确定。同时建立“人人督我,我督人人”的监督机制。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不公平、相互包庇、执“法”不严的现象,保证了学生自我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查,使学生自我管理条理化、规范化,也能使学生树立民主意识,为将来走向社会做好准备。这样做,既满足了在学生们身上表现出来的自主和自由的需要,又教育学生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和自由并非不加约束,而是在既有约束、又超越的前提下的自由与自主。

三.班级管理创新的重点:活动创新――由被动到主动

以往在开展活动时,教师几乎全盘操办,学生只是表演。班级活动创新实质是学生由被动地接受改为主动地参与。忽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因而严重地束缚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此,要把活动看作是填平教育生活中的空场―生命体验的重要载体,是挖掘学生潜能调动学生激情参与的难得的载体。其此,活动内容、方案的制定要改变。应实行活动招标:相信学生,将活动交给学生自己承办,也许在起始阶段办得有些糟,但他们一定有兴趣去不停地探讨;也许一个孩子对问题的认识是肤浅的,但班级是几十个孩子的集体,他们一定会在讨论甚至争辩中去不断地修正。这样原来“班主任的一言堂”就变成了“班集体的宣言书”。第三,活动的组织形式要改变。活动的空间要由学校扩展到社会,形式要丰富多彩,寓教于乐。

四.班级管理创新的抓手:评价创新――由单一到多元

评价贯穿在日常教育教学行为中,不断地给予评价,促进学生的不断转变与发展。长期以来,学生在校的表现完全由教师评判,一纸操行评定,雷同的语言,把神经掺和着干瘪语言的标签硬性帖在个性鲜活的孩子们的额头。教师要关注学生日常的活动,展开评价的过程。从生活的细节上去关注学生的成长,让评价贯彻到课堂生活中的每一个角落,根据学生中存在的差异,可以实施制度分层的管理方法:第一层:人人必须遵守,不可违背,如法律法规和学校的规章制度;第二层:弹性制度,具体因人而异,由大家共同商讨制订班规班纪,原则上大家都得执行,对部分学生刚开始时可适当降低要求,违反纪律时弹性处理,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逐步达到加强管理的实质是创新。建立一套健全的、多元化的、行之有效的评价机制,充分开展自评、互评、组评、师评等。评价前除了经常的帮助、鼓励,还要制造尽可能多的机会展示他们的能力和特长,稍有成绩或进步及时肯定、赞誉,进行正强化激励。评价要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注:本文系甘肃省十二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批准号:GS[2014]GHB0038)研究成果。]

(作者单位:甘肃会宁县丁家沟中心小学)

上一篇:女大学生高原现象的认知心理分析 下一篇:执法监督:亟须加强制度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