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外资的而立之年

时间:2022-10-11 01:01:49

山东外资的而立之年

2009年山东外资逆势而上。

尽管是负增长,但是从世界和全国的整体局势来看,山东引进外资却成绩斐然。在全国因金融危机的影响引进外资持续下滑的情势下,2009年10月份山东利用外资实现全面增长,这是山东省自2008年9月份以来利用外资连续13个月下降后首度实现增长。全年批准1468个外商直接投资项目,实际到账外资80.1亿美元,同比下降2.3%。

从1981年第一家中外合资企业落户青岛,山东外资已走过30年。如一个步入而立之年的青年,山东外资在金融危机的洗礼下,变得愈加强壮。

外资遭遇变故

美国商会2009年12月公布的报告表明:2010年中国仍是美国公司投资首选地。对近400家在华外资企业进行调查,超过九成的受访者认为在中国经营前景乐观,有65%的企业计划在今年进一步增加对中国的投资。

目前,世界经济逐渐复苏,全球流动性和跨国企业经营状况逐渐改善,跨国投资有望逐步改变下滑趋势。中国政治安定、社会稳定、国内市场潜力巨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配套较为完备、生产要素成本低廉等优势依然存在,将继续保持对外资较强的吸引力。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和跨国公司全球化战略的实施,发达国家将会加快进军中国市场的步伐。

对于金融危机中引进外资取得的成绩,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坦言,中国一般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能力已经相对过剩,引进外资更重要的是要调整结构,提升水平,引导外资在更高端的领域发展。

根据国家的发展战略规划,绿色经济、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已成为中国经济未来增长的核心。在这一背景下,中国外资政策应从过去追求经济效益转向促进中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不断引导外资发挥在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升级和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的积极作用。

按照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中国将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扩大开放领域,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等产业。

从国家经济大的区域布局看,在国家“西部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中部崛起”等战略的政策引导下,一大批以中国市场为导向的跨国公司在投资布局上进行了实质性的积极回应,重大项目纷纷落户中西部地区。山东省与同样是沿海地区的珠三角、长三角相比,开放的广度、深度和层次尚存在差距,区域竞争处于不利的位置。近两年,山东的区域经济发展被提上了重要位置。特别是2009年提出的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和进入国家战略的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将发挥山东的比较优势,为山东下一步的区域发展和吸引外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投向升级换代

从山东省近几年的引进外资可以看出,外商直接投资虽然增长较快,增速却呈现回落趋势。从新世纪初开始,国际直接投资流量的持续下降,这说明全球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调整已告一段落,国际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在这个大背景下,国内利用外资也将发生阶段性的转变,需要有新的政策思路。

据统计,在山东2009年的1468个外商投资项目中,制造业继续占据利用外资数额的头把交椅,合同外资额52.85亿美元。这与国际直接投资转向服务业的大势不相符合。

从中国利用外资20多年的情况来看,有一半以上的外资投入到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小型项目。20世纪90年代后期,世界跨国公司开始纷纷进入中国,以规模较大的项目资金投资于重化工、大型基础设施、高新技术产业和现代服务业,中国利用外资结构开始发生明显改善。

但这种引进外资的局面在2008年被打破。金融危机导致全球跨国直接投资大幅萎缩,国际引资竞争更加激烈。为促进经济增长,许多国家加大了引资力度,通过加强国际投资合作、放宽外资准入限制、加大政策优惠力度等方式吸引跨国投资。同时,面对严重的失业问题,发达国家提出产业回归和“制造业再造”,吸引本国企业海外资金回流。

商务部外资司的一位负责人表示,利用外国直接投资发展中国的高新技术和高附加值产业,能优化中国的产业结构,有助于中国尽快掌握国际先进技术。中国将充分利用外商加大对技术密集型产业投资这一战略变化,加速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技术全面进步,以缩小中国和世界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

转向新兴产业

国际产业结构调整给中国承接产业转移带来了新的机遇,但优化外资结构的难度无形中加大。发达国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可能导致传统产业加快向外转移,为中国传统产业改造升级带来机遇。但另一方面,优化外资结构也遇到一些新问题。一是承接国际高端产业转移难度加大。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相比,中国对高新技术等鼓励类外资的政策吸引不足。二是中西部承接劳动密集型外资转移面临越南、印度等周边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

作为工业大省和经济大省,随着山东产业结构的调整,外资结构也在不断优化,高新技术产业和服务业利用外资快速增长,IT产业已经取代农副食品加工业成为山东省制造业吸收外资最多的行业。服务业、房地产、现代物流、服务外包和商业领域项目利用外资均呈现快速增长。

外资投向优化,还表现在外资流向山东省中西部地区步伐明显加快。济南立足产业结构和区域中心城市特点,大力发展物流、城市公用设施和软件服务外包产业,服务业利用外资比重超过50%;济宁、临沂、滨州等市大力推动民营企业与跨国公司合作,推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走出了各具特色的发展之路,不断改变着长期以来山东利用外资主要依赖青岛、烟台、威海等东部沿海地区的局面。

2009年,一批带动力强的大项目落户山东。山东省不断强化与跨国公司的战略合作,推进了青岛新前湾港、特易购连锁超市、重汽商用车和汽车电子、威海三星重工船舶配套零部件、台湾光电系列项目、曲阜文化生态城等一批重点合作项目。全年新批世界500强企业投资项目33个,是2008年的2.8倍。

山东省利用外资的方式和水平在不断提升。2010年,山东招商活动将围绕区域发展战略推进新能源、新材料、新医药、新信息、空间海洋地球科学5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招商,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引导外资参与绿色经济发展,转让低碳技术,探索在碳减排、碳交易方面利用外资。

外资的力量

大量外资的涌进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在机械、化工、造纸、纺织、建材等传统产业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带动性强、经济效益好的外商投资企业,提高了省内支柱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加快了高新技术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建立了一批以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为代表的外商投资高新技术产品群体;推进了全省服务业的大发展,在商贸、物流、服务外包等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在新型工业化升级的形势下,山东积极引导外资投向面向生产的服务业,大力发展新型服务业态,提升改造传统服务业,促进现代制造业与服务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引进了一批较好的项目,培育形成了一些新的现代服务业业态和服务业主体;突出发展服务外包。着力引进国外先进服务业态、管理模式和人才,积极承接国际服务外包转移,培植、引进国内外服务外包大企业,创中国服务外包品牌。

利用外资为山东的经济和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跨国并购和境外上市等利用外资新方式,在解决了企业发展急需的资金问题的同时,引入了国际先进的生产设备、技术工艺和管理经验,实现了企业国际化发展,培育了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先进企业和优秀人才。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山东省服务业实际利用外资总额已超过制造业增幅,服务业正向高端领域开放,这将有助于山东更好地与国际资本市场对接,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根据规划,2010年山东服务业将投资1490亿元,重点投向现代物流、科技服务、服务外包等产业。这将是山东吸引大量优质外资的又一高地。

A report released by the American Chamber of Commerce in December 2009 revealed that in 2010 China would still be the first investment choice for American companies. A survey launched among nearly 400 foreign-funded enterprises in China reveals that over 90 percent of the surveyed people are optimistic about their business prospects in China and 65% of the enterprises plan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China this year.

According to China’s national strategic development planning, China’s foreign capital policies should be transformed from the previous pursuit of economic benefits into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y and society and directing foreign capital to play an energetic role in promoting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dustrial upgrading and coordinated regional development.

According to statistics, among the 1,468 foreign-funded projects in Shandong in 2009, manufacturing industry continued to rank top in terms of utilization of foreign capital. The contracted foreign capital hit 5.285 billion US dollars, which did not follow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for direct investment in the service industry.

As an industrial and economic powerhouse, with the adjustment of its industrial structure, Shandong’s foreign capital structure has been constantly optimized. Foreign capital has rapidly increased in the field of hi-tech industries and service industries. The IT industry has replaced the food processing industry to become the industry attracting the most foreign capital among Shandong’s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Foreign capital invested in the industries of real estate, modern logistics, service outsourcing and commercial areas is also rapidly increasing.

上一篇:残忍地活下去 下一篇:外企们的“独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