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募配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照研究

时间:2022-10-11 12:49:49

俞募配穴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对照研究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内四病房,哈尔滨150001)

[摘要] 目的:比较俞募配穴针刺法与常规针刺法、西药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EM)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俞募针刺组(30例),穴取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常规针刺组(30例),穴取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西药对照组(30例),口服达那唑。观察3组患者临床症状、体征、肿瘤标志物血清CA125值的变化以及不良反应。结果:3组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其他两组(P

[主题词]子宫内膜异位症/针灸疗法;穴,输(五输);穴,募;配穴法;@俞募配穴法

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为妇科的常见症、疑难病,临床上以剧烈痛经、月经不调、腰骶部疼痛、坠胀痛、盆腔包块、不孕为主症。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及工作。笔者采用俞募配穴法治疗该病,并对其症状、体征及相关临床指标进行了观察,取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入选患者来自2003年3月-2005年11月黑龙江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妇科病房、附属第二医院内四及妇科病房、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妇科病房确诊为EM患者90例,按人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俞募针刺组(30例)、常规针刺组(30例)、西药对照组(30例)。3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3组患者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P>0.05,3组之间各项指标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3组资料具有可比性。

1.2诊断标准

参照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①渐进性痛经;②经期少腹、腰骶部不适,进行性加剧;③周期性直肠刺激症状,进行性加剧;④后穹窿、子宫骶骨韧带或子宫峡部触痛性结节;⑤附件粘连包块伴包膜结节感,输卵管通畅;⑥月经前后附件上述肿块有显著大小变化(未用抗炎治疗)。凡有以上①②③点之一和④⑤⑥点之一,两点共存时可作为临床诊断。

2 治疗方法

2.1俞募针刺组

取穴:肝俞、脾俞、肾俞、期门、章门、京门。

操作: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 mmN 40 mm毫针快速进针,斜刺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20天为一周期,停针10天,3个周期为一疗程。

2.2常规针刺组

取穴:合谷、中极、关元、三阴交。

操作:患者取坐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用0.25 mrnX 40 mm毫针快速进针,直刺行针得气后,留针30分钟。每日1次,20天为一周期,停针10天,3个周期为一疗程。

2.3西药对照组

达那唑(上海华联制药有限公司生产,0.2 g/粒),从月经第2天起服用,每次1粒,每日2次,连续口服3个月为一疗程。

3组均治疗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2.4统计学方法

所有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 ±s)表示,采用SPSS 11.0统计软件包中的配对样本t检验方法,计数资料用)x2检验。

3 疗效观察

3.1观察指标

治疗后患者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B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盆腔包块的改变;用酶联免疫法测定血清CA125值的变化;不良反应。

3.2疗效标准

参照1991年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第三届学术会议修订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标准》。临床痊愈:症状全部消失,盆腔包块等局部体征基本消失;显效:症状基本消失,盆腔包块缩小1/2以上,虽局部体征存在,但不孕患者得以受孕;有效:症状有所减轻,盆腔包块缩小1/3以上,停药3个月内症状不加重;无效:主要症状无变化或恶化,局部病变有加重趋势。

3.3治疗结果

(1)3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2)3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体征比较见表3。

由表3可见,3组治疗前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俞募针刺组在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坠胀等症状的改善方面显著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

(3)3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CA125值变化见表4。

由表4可见,3组治疗前血清CA125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后3组血清CA125值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4)3组患者不良反应见表5。

俞募针刺组无明显不良反应;常规针刺组有3例出现体重增加,3例出现痤疮,1例出现胀痛,其余无明显不良反应;而西药对照组则普遍出现不良反应。

4 讨论

EM是指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所造成的一种病变。根据临床表现,属中医“痛经”“瘕”“月经不凋”“不孕症”等范畴。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各脏腑功能活动不是孤立的,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依存和相互为用的关系,形成了一个非常协调和统一的整体。肝藏血而主疏泄;脾的运化有赖于肝的疏泄;肾中精气亦有赖于水谷精微的培育和充养,有赖于血液的滋养,才能不断充盈和成熟。本病的病机不离“瘀血”。“离经之血”瘀于宫外,积聚而成为“瘀血”,“瘀血”又反过来成为致病因素。其病因病机概括起来不外乎经期产后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寒凝血瘀;恼怒伤肝,气逆而血留;忧思伤脾,气虚而血滞;手术损伤冲任,余血未净;肾阳虚致机体失于温煦,血液运行迟缓。总之肝脾。肾三脏气机失调而致本病。因此临床上通过俞募配穴治疗相应的脏腑疾病。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之处,均位于背腰部;募穴是脏腑之气汇集之处,均位于胸腹部。每一脏腑均有各自的俞穴和募穴。《灵枢・卫气》载:“请言气街……气在胸者,止之膺与背腧。气在腹者,止之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脏腑之气可以通过气街与各自俞募穴保持密切关系。临床上可以用针刺作用于俞募穴来治疗相应脏腑疾病。俞穴和募穴常配伍使用,《素问・奇病论》:“口苦者……此人者,数谋虑不决,故胆虚,气上溢,而口为之苦。治之以胆募俞”,即是俞募穴配伍运用举例。本研究运用俞募配穴针刺法,达到调节各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功能、疏肝行气、补脾益肾的治疗目的,进而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本研究表明,俞募配穴针刺法治疗EM总有效率为90.0%,与常规针灸组、西药对照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三者总疗效相似,但俞募配穴针刺组在改善痛经、月经不调、腰骶痛、坠胀等症状方面则明显优于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其中在治疗月经不调方面,俞募配穴针刺组可使经量增多、经期延长者月经量减少,周期及经期均恢复至正常水平,而常规针刺组和西药对照组则出现闭经。在治疗不孕方面,俞募配穴针刺组通过活血化瘀、软坚散结、补肾调冲等整体调节作用,使受孕率提高。且俞募配穴针刺组在治疗过程中患者无不良反应,而西药对照组则出现较多副作用,显示了俞募配穴针刺法在治疗EM上的优势。

EM患者血清CA125值较正常人升高,且浓度与EM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关系。因此,CA125值可用于监测子内膜异位症病变活动情况。本研究显示,俞募配穴针刺组治疗后CA125值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

注:“本文中所涉及的注解、表格、公式等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初发脑卒中患者并发抑郁症相关因素分析 下一篇:刃针综合治疗先天性拇指狭窄性腱鞘炎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