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读往来 4期

时间:2022-10-11 12:34:28

读者来信

贵刊三月刊出的主题文章《大碗茶里的“京味儿”》,写了许多北京与茶相关的地方,其中几处会所的介绍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特别是“露雨轩”牡丹园。真的很感慨于设计者的思维,居然能把佛教文化这么融洽地结合到会所的设计风格中。看了你们杂志刊登的图片,顿生向往之情,以后有机会去北京,定当前往观摩。

辽宁王先生

编辑部回复:感谢您的来信,非常高兴文章的内容能够引起你的关注。茶与佛教的文化源远流长,很久以前就有人提出“茶禅一味”的说法,现代许多茶人更是将茶道与佛学结合学习。茶道与佛教许多道理都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的。所以,想要真正了解其中的道理,还是要基于生活的感悟。“露雨轩”主人就是想通过自己的设计,让人们了解真正的佛教文化其实并不深奥,它反而很贴近生活。

您好,欣赏了你们新开的鉴茶专栏里陈郁榕老师的专访文章,内容真的非常专业精彩。以往喝岩茶之时,多拘泥于茶汤本身,较少从其它角度去思索茶的品质,也很少能看到如此专业而详尽的论述。陈老师对武夷山环境的分析,真的为我解开了许多心中的疑惑,看到了武夷岩茶的更多面。非常钦佩陈老师的专业水平,会一直关注这个专栏的持续报道。

晋江林女士

编辑部回复:您好,感谢您对本刊的支持。茶树生长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而环境中的每个因子都影响着茶树生长。武夷岩茶的品质之所以驰名中外,与其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分不开。这一特定的自然条件包括地理地貌、水资源、光照、土壤等条件。鉴茶圆桌这个栏目,在此前更多是从鉴茶的角度出发,向读者展示品饮的结果。此次专访陈老师,则是从内因分析的角度出发,希望让大家从更深的层次了解岩茶。

看你们85期关于茶文化护主与茶道牧者的介绍,觉得是一篇非常能够引起共鸣的文章。有句话叫做:达则兼济天下,穷者独善其身。我觉得每一个热爱茶文化的人,都应该争取做茶文化护主。不然就应该提高自我修为,努力做一个茶道牧者,为茶道的发展默默地付出自己的努力。

南京涂先生

编辑部回复:感谢您的来信。读者对茶文化的热心非常值得钦佩,茶文化发展需要茶文化护主与茶道牧者的推动,需要千千万万的有心人以各种形式努力奋斗。在为茶文化奋斗的路上,我们杂志社的所有成员一直都在竭尽所能努力,你们的支持是我们最大动力。

封面解读

《梅下横琴图》

杜堇,明代画家,原姓陆,字惧男、号柽居、古狂、青霞亭长,江苏丹徒人。工诗文,通六书,善绘事,界画楼台,最严整有法,山水树石不甚称。人物亦白描能手,花草鸟兽并佳,又能作飞白体,宜乎宗之者众。

此图描绘的是士人在山坡平台上抚琴赏梅的情景。老梅虬曲如苍龙盘空。红梅绽开,远处云雾中峰岫出没;士人倚坐树干,手抚琴弦,仰视梅花,旁有童子煮茶捧盏伺候,表达了文人高雅的情趣。

上一篇:探茶边疆 5期 下一篇:精工细作出好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