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观察

时间:2022-10-11 09:39:09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观察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精神科收治的52例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研究分析,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26例)和对照组(26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HAMD评分,及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均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西酞普兰;抑郁性情感障碍;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9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7-013-01

抑郁性情感障碍为一种语言动作减少、兴趣减退、思维迟缓及情感低落等症状的心境障碍疾病,体制、环境及遗传等因素均会引起该疾病,且患者极易出现自残及自杀现象[1]。在临床上主要通过药物联合心理治疗等方法进行治疗。为了解西酞普兰治疗抑郁性情感障碍效果,选取我院52例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资料进行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精神科在2010年12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52例抑郁性情感障碍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疾病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抑郁发作诊断标准。男35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20―61岁,平均年龄为40.51±1.24岁;患者病程为2―39个月,平均病程为20.58±0.34月;并按患者住院尾号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及病程等基本资料均没有显著差异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对比。

1.2方法

治疗组患者每日服用20mg的西酞普兰进行治疗,两周后剂量增加为40mg,同时护理人员给以患者心理护理措施;对照组患者每日服用50mg的阿迷替林进行治疗,两周后剂量增加为100―300mg,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疗效和不良反应评定:采用HAMD减分率评定疗效,采用TESS评定不良反应,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8周各评定1次,按HAMD减分率》75%为痊愈,74%~50%为显进,49%~25%为进步,《25%为无效。治疗前及治疗后每周查血常规,肝功能,心电图各一次。

1.3 统计学处理

本组采取SPSS18.0统计学软件研究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组间对比资料采用X2进行检验,检验结果P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23/26),其中,15例痊愈,6例显著进步,2例进步,3例无效;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18/26),其中,13例痊愈,2例显著进步,3例进步,8例无效。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有统计学意义(P

2.2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期间HAMD评分

治疗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9.75±5.12,治疗2周为17.25±6.31,治疗4周为12.98±3.06,治疗6周为6.05±4.17;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MD评分为29.35±5.07,治疗2周为23.82±7.04,治疗4周为18.62±6.25,治疗6周为10.71±4.74。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HAMD评分,存在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2.3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5%(3/26),其中,1例便秘,1例失眠,1例口干;对照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0%(6/26),1例嗜睡,2例失眠,2例便秘,1例口干。对比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有明显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西酞普兰为一种选择性羟色胺的再摄取抑制剂,该药物对羟色胺再摄取具有较强抑制作用[2],对神经递质影响较小,且其选择性较高。患者服药后,可迅速将其吸收,2―4小时后达到峰值。使用1周后,血浆浓度获得稳定,即使患者长期治疗,也不会出现蓄积作用[3]。西酞普兰具有较好的耐受性,服用过程中会出现恶心、口干及嗜睡等轻微不良反应,但不影响治疗效果,在采用药物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护理人员给以患者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心理压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工作,提高患者治疗效果[4]。通过本次研究证明,西酞普兰对抑郁性情感障碍疾病上具有显著效果,如采用西酞普兰进行治疗的治疗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88.46%,治疗过程中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1.55%;但采用阿迷替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患者,其治疗总有效率为69.23%,出现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10%。因此,西酞普兰值得在抑郁性情感障碍疾病临床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龙栩慧,吴星湖,刘星星等.西酞普兰联合心理干预治疗抑郁障碍临床研究[J].中国热带医学,2010,10(07):7--8.

[2]刘光健,王华,王云甫等.西酞普兰治疗以头痛为主诉的抑郁性情感障碍31例[J].医药导报,2007,12(06):3--4.

[3]刘光健,王华,王云甫等.西酞普兰治疗以头痛为主诉的抑郁性情感障碍31例[J].医药导报,2007,12(06):12--13.

[4]刘光健,刘荣俊,王云甫等.西酞普兰治疗以头痛为主诉的抑郁性情感障碍[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6,10(03):10--11.

上一篇:中医治疗46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探讨 下一篇:阿希米治疗宫颈糜烂100例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