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时间:2022-10-11 08:20:08

生物和化学实验教学的探讨

【摘要】生物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实验课在专业教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和化学的兴趣,还能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基本技能,有利于促进学生的素质教育及严谨的科学态度的形成。

【关键词】生物 化学 实验教学 分组实验

上好实验课,不仅能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和化学的兴趣,还能加深对专业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在实验课堂上应针对学生的特点,加强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强科学学习方法和思维的训练及团队精神培养,全面提升其综合素质。

我校使用人教版的高中生物和化学教材,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选编了大量的探究实验和分组实验,如观察叶绿体、线粒体;探究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银镜反应、原电池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好实验,不仅加强直观教学,更显学科特色。

我们多年从事高中生物和化学实验教学工作,发现在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师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验的思想。出现了“做实验不如讲实验,讲实验不如背实验”的倾向。

2.由于许多的实验试剂存在一定的腐蚀性、危险性、毒害性,所以教师们更愿意用多媒体代替实验教学,甚至于以讲代做。

3.生物化学实验教学受学校设备,仪器、药品、课时的限制。

4.学生的好奇心强但自控力差,不能科学的进行探究实验。

5.因学习课时紧张和学生积极性不高,课外探究实验活动较少。

二、教师应重视实验教学并做好课前准备

1.上好实验课,教师必须备好实验课

在进行每一节实验课前,教师应明确实验的目的、精心设计实验课的具体步骤,课前教师应对实验至少操作一遍,对于在实验过程中容易出现的错误,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生的各种实验现象要有预见性,并能帮助学生正确分析,合理解释。

2.上好实验课,教师必须做好课前教育

实验课前,教师要特别强调遵守纪律、爱护公物,要求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实事求是的作风。编排实验小组对号入座,有利于实验用具的保管和检查,并培养团体意识全员参与,要求客观地记录实验过程。

3.上好实验课,要求学生必须做到课前预习

有些学生不认真对待实验课,课前不预习导致实验目的和操作程序不明确,操作方法不规范,在实验中完全依赖教师,简单完成操作任务而已。课前要求学生明确实验的目的、内容,实验用的仪器、药品、都要做到心中有数,是实验成功的基本保证。

4.上好实验课,教师课前培养小助手

为保证上好实验课,教师可在课前培养小助手。每个实验小组选一名小助手在课前培养他们的实验操作技能,实验课上可以帮助教师指导学生实验,课外他们又可以组成兴趣小组,开展课外活动,进一步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

三、在实验教学过程中,组织好学生进行科学探究

1.实验操作前做好分工

实验小组的学生有的善于动手实验,有的善于观察,有的善于发现问题,有的善于分析问题。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他们利用自己的长处,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分工协作予以配合完成实验。

2.实验过程中做好巡视

实验操作过程是实验课的重点,在时间上尽可能不应少于30分钟,以确保实验效果。教师在巡视时可以指导学生的操作,并能及时对纪律较好、实验效果较好的小组或个别学生提出表扬,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同时还能确保学生的操作安全。

3.实验结束后做好总结

根据教学目标和实验目的再次强调应掌握的技能和知识,并对操作过程中,纪律较好、协作较好、实验效果较好、完成实验报告册较好的小组或个别学生提出总结性表扬。最后,要求学生检查整理实验操作台,安排小组打扫卫生等,保证下一个班级实验课的顺利进行。

三、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活动

根据学生的情况、开展课外实验探究活动,组织相应实验技能、小制作大赛,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动手能力。可以提高学生对实验技能的兴趣,更好的促进实验教学的开展。

在组织实验教学中,可以充分让学生有个性地学和教师有个性地教,从而弘扬个性和力求创新,让教师不断探索,以创新的思路、新的教学实践让实验课堂继续深化、拓展。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3.

2.刘恩山:中学生物学教学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8.

3.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4.

(作者单位:838000新疆吐鲁番地区实验中学)

上一篇:论中国传统雕塑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下一篇:浅谈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自主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