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发展模式探索

时间:2022-10-11 08:01:51

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发展模式探索

【内容摘要】乡土手工艺曾经在人类社会生活中有着重要意义。乡村经济结构的转变,为我们重新发掘乡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提供了契机。手工艺生产如今已成为乡村经济发展、文化突围的一个重要话题。文章通过对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的广泛调研和深入考察,总结、提炼出其发展模式,并通过对相关模式的分析来探索乡土手工艺再生的合理途径,借鉴其经验,以期为乡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思维上的引导和经验上的补充。

【关键词】关中地区 乡土手工艺 发展模式 创新

手工艺自古以来就是乡村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近代以来西方工业革命在全球蔓延,人类的生活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会发展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然而,在此背景下,传统的手工艺生产方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在工业化的冲击下,中国传统的乡村社会格局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乡村人们日常生活的必需品渐渐被机器制品代替,越来越多的手工艺人成为了工人,手工艺的记忆也渐渐流失。经过几十年的工业化发展,乡村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清一色的楼房,笔直的马路,越来越多的汽车代替了自行车、摩托车,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奔走于外地,求学或者就业……乡村生活不再是传统的耕种播收。

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力的加剧,那些依靠消耗大量资源来进行生产的乡村企业面临着发展的最大难题,即产能结构的不合理,人才的缺失,企业效益低下,这些问题最后不可避免的又反馈于那些由农转工的乡民身上。“失业”原本是属于城市文明的产物,近几年却一度成为了乡村生活中最常见的社会现实。因此,在这样的乡土社会背景下,要重新发掘手工艺的现代价值,探讨乡土手工艺在现代化中的发展途径,形成以手工艺带动区域经济增长的新模式。

一、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发展现状

“关中自古帝王都”,这和关中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密切相关。关中其名始于战国时期,因其西有散关(大散关),东有函谷关,南有武关,北有萧关,故取意四关之中(后增东方的潼关和北方的金锁两座)。四方的关隘,以及陕北高原和秦岭两道天然屏障,赋予了关中地区肥沃的土壤、纵横的河流、温和的气候,使得关中地区自古便为皇族福地。

从西周起,1100多年的时间里先后有13个王朝在此建都。在历史上,关中地区作为京都之所在,其区域经济中心的便利也为关中地区手工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环境,也孕育出了众多的手工艺品类,如秦绣、玉石雕刻、青铜铸造、造纸、草编、陶瓷器、年画等。近代以来在工业化的冲击之下,关中地区手工艺的发展基础也遭受了根本性的破坏。

然而,尽管如此,作为乡民“衣食住行用”的生活基础,乡土手工技艺本身包含了一种深刻的文化思想,汇聚了乡民从生存到生活的韧性理念,正因为如此,在特定的生长环境和区域文化形态之下,乡民对于手工艺的记忆从来就不曾消失,手工技艺及其存在方式也在乡民之间生生不息的传递。

在经历了短暂的寒冬之后,借着西部经济大开发的时代机遇,如今手工艺在关中地区又重新焕发出了往日的光彩,有一些甚至已经成为了区域的文化名片。如华县的皮影、蒲城的土布、凤翔的年画、泥塑,耀县的瓷器等,形成了种类繁多、分布区域广泛的局面。笔者通过近两年对关中地区传统手工艺的现状进行考察,对这些手工艺的文化生态进行了综合分析,发现了很多制约手工艺在当代持续发展的问题。

由于各地的支援力度和重视程度的差异,关中地区的乡土手工艺发展情况差别很大。有的地方从工艺学习、教育推广切入,有的从技艺传承着手,有的注重个别企业的发展,有的虽有工艺产业的群聚,但彼此之间的串联度和依存度不足,存在阶段性发展的盲点和困境。当然,在这个过程中也有一些发展数年,并在持续进行中的手工艺生产方式,值得我们去关注。因此,本文通过对关中地区的这些生产方式的提炼,概括其发展思路,借鉴其经验,以期为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的发展提供思维上的引导和经验上的补充。

二、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的发展模式

(一)家庭作坊

个体或者家庭的组织形式自古就是传统手工艺的一种运行方式。家庭作坊内通常由一个熟练掌握和应用手工技艺的人作为核心,其他家庭成员或者学员做相关的辅助工作。鉴于手工艺的传承特性,这种手工艺发展最原始最基本的运作形态,直到今天依然是一种重要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方式在关中地区的很多地方都存在,比较集中和具有典型意义的是铜川耀县陈炉镇。

铜川素有“煤城瓷都”之称,铜川市辖区内的黄堡、玉华、上店、立地坡、陈炉以及耀州区塔坡一带在古代都是耀州瓷的重要产地。《同官县志》载:“同官黄堡镇瓷器,宋代早已驰名,即现代鉴古家所称之宋器,精巧绝伦,惜自金元兵乱之后,镇地陶场均毁于火,遂而失传……继起者为立地、上店、陈炉各镇。而立地、上店今已不陶,所存者唯陈炉耳。”在经历了历史的沧桑变化之后,如今唯有陈炉一直延续着耀州瓷的生产。民国时期的《同官县志・工商志》中对陈炉镇的陶瓷烧制情况有如下描述:“陈炉镇瓷在县东南三十里。住民八百余户,星布于半山间,为邑巨镇。镇民俱业陶,而以农为副业。陶场南北三里,东西绵延五里,炉火杂陈,彻夜明朗,故有‘炉山不夜’之称,为同官八景之一。”由此可以看出陈炉镇制瓷业的盛况,昔时家家户户以烧制陶瓷为生,窑炉星罗棋布,炉火日夜不灭,也难怪清代陈炉知县袁文观感叹道:“日落炉峰夕,林间树色暝,村灯秋暗月,野火夜沉星。”

陈炉制瓷业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1955年到1958年前后,由于对工商业和个体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和公私合营运动的开展,根据原料产地、烧制品种的不同,陈炉镇相继成立了瓷业生产合作社,1958年以后,瓷业合作社也被合并为陈炉耐火材料厂,后改为陈炉陶瓷厂,成为大集体性质独立经营企业。但陈炉陶瓷厂的建立并没有改变陈炉个体家庭生产的制瓷方式,李家瓷坊、崔家瓷坊、袁家瓷坊、关家瓷坊等家庭生产的作坊散布在陈炉镇的各个角落,世代相传。

值得注意的是,陈炉镇现在家庭作坊式的个体生产并不等同于传统意义上的家庭生产,而是传统个体生产与现代化产业结构的融合。以李家瓷坊为例,李家瓷坊的前身是陈炉镇享誉百年的“桥上李家”,工艺传人李升科的父辈曾创办过“红花福瓷行”,在当地极具影响力。20世纪70年代李升科曾在陈炉陶瓷厂工作多年,1992年退休后在女儿李竹玲(现为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的主张下成立李家瓷坊,开始了传统瓷器制作与现代审美融合的探索,经过十多年的探索,李家瓷坊制作的产品已经成为耀州古瓷现代化的杰出代表。李家瓷坊在传统家庭生产方式的基础上,为了提高瓷器产量和品质,雇佣了一些附近的艺人或者学员,分管瓷器制作的不同工序,形成了具有公司特征的家庭式生产方式,集设计、制作、包装、展示、销售于一体,自负盈亏。这种新型家庭作坊式的手工艺生产,普遍规模不大,从业人数不多,产品成本低廉,但由于加入了个体创新和独特风格,从而显现出了很大的市场竞争力。

(二)专业合作社

由于允许个体和私营性质的经济形式的存在,个体手工艺的生产形态出现了另一种形式,即合作社模式。合作社和手工艺联姻在关中地区涉猎到了多个手工艺行业,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关中地区具有典型性的合作社经营模式有蒲城地区的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和农妇土布专业合作社。

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位于蒲城县苏坊镇,合作社成立于2007年,创办人为陕西省工艺美术大师贺兴文先生。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以“民办、民管、民受益”为合作社宗旨,实行“合作社+加工厂+成员户”的运作模式,通过引入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在成员、合作社之间建立起利益共同体。同时还利用农闲时间,聘请专家、教授、美术教师、有制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加强对合作社成员的技能培训。由于重视管理和技能培训,兴文麦草工艺专业合作社的影响力越来越大,截至目前合作社成员有135人(户),人均收入上万元,有力带动了“一村一品”工艺产业的发展。如今从事麦草工艺及民间手工艺的制作人员越来越多,仅苏坊、封村及周边村镇千余户农民从事民间工艺艺术品的制作,麦草工艺画已成为蒲城县的一项文化支柱产业。

农妇土布专业合作社位于蒲城县荆姚镇许家庄村,负责人为亓栓柱。其前身为2000年成立的“三秦农妇织绣工艺品协作会”,2004年正式改名为“农妇土布专业合作社”。农妇土布专业合作社根据乡村的实际情况,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的运作方式,合作社负责织布机、纱线的发放,以及对农户基础纺织技术的培训。经过培训合格后的农户根据具体需求进行织布,完成后将成品交付合作社进行布匹质量的检验,合作社完成成布的回收。成布回收后,合作社的手工艺作坊会对其进行脱浆、捶布等处理,按照具体的市场需求再进行缝制,制作衣服、桌布及沙发、床上用品,最后投入市场销售。

如今,许家庄的土布专业合作社除了农妇土布专业合作社外,又成立了“秦妇土布专业合作社”“玉女土布专业合作社”。经过调研发现,许家庄共有农户300余户,其中大部分农户家里都在进行规模化的土布生产,同时这些土布合作社在带动本村乡民获得手工生产的经济效益外,也带动了周边村庄乡民的参与热情,成为许家庄土布合作社的社员。如今,许家庄作为践行“一村一品”的典范,成为探讨手工艺复兴的重要实验田。

专业合作社的方式,使手工艺的生产有了相对稳定的客户和市场,同时借助相对低廉的原料和劳动力成本,通过采用纯手工和机械生产结合的方式,使手工艺品的产量得到提高。这种发展模式的经营机制灵活,对市场的反应敏锐,具有良好的市场效益。同时这种经济形式的存在,使得乡土手工艺的生产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一种重要途径,同时对区域文化影响的提升也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

(三)区域共营

区域,可以在乡村,也可以在城市,指的是一个特定人群活动于其中的时空坐落。乡土手工艺发展的区域共营模式通常是依附于特定的具有手工艺传统的地区或者区域来展开。这些地区或区域早期多是在文化工作者和学者们的指导下形成和活动的。如陕西宝鸡六营村的泥塑工艺,长安区北张村的造纸工艺,三爻的灯笼工艺等。区域工艺的振兴需要长期且多方面的努力,包括工艺资源的调查、传统工艺的传习、工艺教育的推广、跨工艺领域的合作、工艺与生活环境的适应、工艺品的创新开发、社区美感的建立、地方特色的融入、工艺家与商家之间的互相整合、工艺体验服务的推进、工艺产品整合营销以及区域品牌与个别工艺品牌的建构等。

同时,区域共营模式还需要政府、企业、学者、教育等多方面的互动,依靠某一种或者多种的传统手工艺,激活全社会对于传统手工艺的一种情感共识,从而形成区域的文化认同。然后在多方的共同作用下,使之成为一种文化产业发展的代表或者区域文化的象征,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例如陕西关中地区的凤翔泥塑、华县皮影、渭南面花、蒲城土布、耀州窑瓷等,这些地方的特色传统工艺的发展,构成了区域的文化特色,同时也促进了区域经济的发展。

三、探索乡土手工艺发展的现实意义

近年来,随着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乡村文化产业的发掘作为一种探索乡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的方式也开始受到人们的重视。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农村人口近9亿,占全国人口的70%;农业人口近7亿,占全国产业总人数的50.1%。地少人多、劳动力过剩、经济来源单一等问题成为农村现阶段一个大的社会现实。作为乡村文化产业的一个重要支柱,乡土手工艺则展现出了其巨大的发展潜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对乡村手工艺的研究应当以民生的本质需求为出发点,关注乡村文化的建设,提高手艺人的生存质量,不能停留在一般理论上的阐释。手工劳动的性质决定了手工艺人必然需要有稳定的生活水平作保障,这是乡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得以继续生存的根本,忽视该问题,必然会导致手工技能的缺失、手工艺行业规范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正因为如此,探索关中地区乡土手工艺发展的现实意义在于重新审视手工艺发展中的民生问题,从根本入手,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近两年的考察中发现,凡是在乡村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也正是传统手工艺资源相对贫乏的地区。例如,江苏省拥有传统工艺资源,而且有着深厚的手工生产基础。从手工编织、手工印染、手工刺绣到服装、家具生产、小五金等传统手工艺,不管是在田间劳作的妇女,还是从都市产业中退休返乡的老人都在从事手工艺生产,他们从简单的手工艺做起,一旦乡村经济起步条件成熟,这些手工艺就转化为生产力,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企业和市场。正因为如此,今天江苏乡村的生活水平已经接近发达国家的农村生活水平。而关中地区由于各地经济基础差异,在支援力度、重视程度等方面也各有不同,这直接决定了各地手工艺产业发展情况。

知名社会人类学家李亦园先生曾说:“我国小传统的民间文化无论如何代表大多数一般民众的文化,它不仅在传统时代扮演一种提供大传统文化许多基本生活素材的角色,而且在当代的社会中也逐渐被认定是影响经济发展以及产业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伴随着乡土手工艺的再生,传统工艺作为民间文化的显性代表,不仅可以作为新产品开发的模型制作手段,更可以是一种创造观念的源泉。当一个生产活动的发展过程不是从社会上层自上而下地推进,而是从生活中直接展开,那么手工方式毫无疑问是最便于实现目标的方式。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不久的将来,手工艺生产必将成为乡村建设的重要经济形式。

乡土手工艺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密切相关。随着时代的发展,手工技艺也在不断的更新,在与现代社会的结合过程中,从而体现乡土手工艺在现代社会的存在价值。乡土手工艺的发展,最终目的是在对民生问题的解决过程中实现乡村的手工艺化,同时也是乡村城镇化和生活现代化的过程。因此,通过具体的调研分析和手工艺劳作方式的解读,其目的是为了在整合群体与个人,自然与社会,物质与精神等人与手艺的关系中,发掘乡土手工艺的现代价值,从而转化利用这些宝贵的手工艺资源,实现民生与手艺的互联与双赢。

参考文献:

[1]足立喜六. 长安史迹研究[M]. 西安: 三秦出版社,2003.

[2]潘鲁生等.山东农村文化产业调查报告[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8.

[3]赵农.关中蒲城土布纺织研究[J].艺术百家,2011(2).

[4]李亦园.人类的视野[M].上海关中蒲城土布纺织研究: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5]许平.文化的互补――作为产业经济的文化基础的传统手工艺[J].装饰,1997(2).

[6]赵农.关中民间手工艺的生态现状[J].文艺研究,2003(3).

作者系西安美术学院中国设计理论研究专业2012级博士研究生

上一篇:论应用型大学对当代社会美育介入的必要性 下一篇:我国高校流行演唱专业教育发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