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期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提升途径

时间:2022-12-01 13:28:26

转型期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提升途径

摘要:在我国社会转型的历史时期中,失地农民成为现代化发展中的产物。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化的规模和速度也在逐渐增强,所以现在失地农民数量逐步增加。由于其文化水平综合素质较低、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就业政策不完善等方面的原因,失地农民在职业心理、职业人际、职业技能、职业选择等方面难以适应新工作的要求。阐述了转型期失地农民在职业适应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形成问题的因素,分析并研究如何增强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性的策略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转型期;失地农民;职业适应

在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进程中,因为社会事业和经济建设发展的需要,大量征用农村土地,农民会失去全部或者部分土地,在失去土地后,他们就和传统农民具有一定差异性,成为新农民。土地是农民生活的保障,失地农民进入城市后,社会心理、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会出现变化,如何提高他们的职业适应水平,让他们尽快被社会和城市接纳和认同,适应并真正成为城市的一分子,是关系到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问题。

一、失地农民问题的现状

城乡二元经济社会体制一直都是国家发展的主要体制,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相关改革不断推进,社会不可避免地进入转型阶段。社会转型说明必须对原本的体制进行改革,加快城市化发展进程,满足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使其能够逐渐地从以农业为主转变为以工业和服务业为主,走向工业化以及城市化的发展道路。中国向来都是农业大国,通过积极地开展转型,使社会朝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方向发展,而农民也被迫地进入转型的浪潮中,农民群众不管是自愿或者是非自愿都要离开土地,最终成为失地农民。成为失地农民是进行改革转型的必然趋势,最关键的还是要对失地农民进行妥善的安置,使其能够更加快速地适应社会新环境,目前普遍存在的失地农民的问题,大多数是因为失地农民没有得到妥善的安排,导致问题逐渐突出[1]。城市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土地,而城市的空间也十分有限,要求其要朝着农村地区不断发展,对农村地区的土地进行占用,使得耕地面积减少。以河南省为例,河南一直都是农业大省,农民人口数量非常庞大,现代化的发展带动河南省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和现代化步伐不断推进,越来越频繁地进行土地征用,失地农民的数量大大增加,从全国发展的形势来看,河南省在失地农民问题方面有显著的代表性。

(一)失地农民规模较大,增速较快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征用的情况越来越普遍,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离开了自己赖以生存的土地,成为一种新的社会群体,并且失地农民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不断增大的城镇范围与缩小的农村地区,造成了大量失地农民的产生。并且每年都在呈现增加的态势,速度也在不断加快,当前失地农民群体的数量十分庞大,如何解决失地农民的安置是比较困扰的问题。

(二)失地农民分布不均

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范围不断扩大。起初,扩张的范围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的近郊,但是因为城市化的发展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的扩张范围不断加大,远郊地区也开始进行土地征用,失地农民数量越来越多,同时也出现了失地农民分布不均的问题。在经过土地征收后,农民家庭基本上已经完全丧失了土地,土地占用的数量都比较大,并且涉及的范围较广,在城市的远郊地区,失地现象也比较普遍,但是相对而言,征收范围和数量都比较小。

(三)土地闲置问题严重

虽然土地征用范围不断扩大,但是很多地方存在比较严重的土地闲置问题,政府在几年前进行了土地征收,交由当地的开发商来进行开发,但是过了几年之后,某些土地仍然处于闲置状态,导致土地资源浪费情况严重。

(四)失地农民呈现老龄化趋势

根据有关调查显示,失地农民呈现出比较严重的老龄化问题,老龄化失地农民较多,很多家庭在被征地之后,基本上已经丧失原本的收入来源,青壮年都会选择到城市打工,所以导致失地农民呈现出老龄化的特征,并且老龄化程度相对较高,所以关于失地农民的养老问题也是亟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五)失地农民的文化程度普遍较低

因为失地农民长期以土地种植为主,所以如果丧失土地,并且自身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程度,缺乏某项专业技能,将很难快速地找到能够提供生活来源的工作。所以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也是需要被解决的关键问题,纵然某些失地农民具备某项职业技能,但是也仅仅局限在比较低水平的技术方面,导致他们在城镇中很难找到稳定的工作,再加上老龄化的特征,在城市地区将很难维持生存。

二、转型期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失地农民在职业适应性方面。就业观念较为陈旧,缺少主动性。失地农民在改变自己的传统身份之后,又没有完全改变自己传统的生产方式以及生活习惯,在内心上仍然认同自己为农民。失地农民在进城之后生活方面并没有发生特别大的变化,生活水平和城市人民之间还存在一定的距离。除此之外,失地农民一般仍然保持着农村户口,虽然可能某些农民获得了城市户口,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自己还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城市人。失地农民对于自身的身份转变没有形成较高的认同,主要原因是因为失地农民并没有真正地享受到失地之后所带来的福祉,不管是待遇还是工作安排都没有使其真正地感受到其市民身份,而目前处在农村和城市之间的中间态,他们与传统的农民群体有所不同,但是和城市人民之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所以在身份认同方面比较模糊。就大部分失地农民来说,在农村生活具有一定惰性,思想观念较落后,缺乏上进心,大部人存在等靠要的观念[2]。大多数失地农民住在城乡结合部或近郊,因为地理位置比较优越,他们在拥有土地的时候能够保持较高的生活水平,因此不愿意从事条件艰苦、报酬低的工作,而企业比较喜欢接纳外来民工,而非失地农民。一些失地农民很“恋乡”,不想外出打工,等着政府帮他们寻找适宜的工作,缺少自主创业的意识;一些失地农民习惯原来自由、自主的生活方式,受不了工厂的纪律和环境,不想面对市场寻找新工作。二是失地农民在职业技能方面。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都比较差,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大部分失地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很多中年人是半文盲或是文盲,没有从事其他岗位的劳动技能和生产经验,一些农民自身具备岗位技术,但未获得正式的国家技术等级证书,缺少较强的就业竞争力和就业准备,无法适应企业对人力资源的要求。三是失地农民在适应职业人际方面。其社会网络以血缘关系为主,即便增强了职业适应性,也难以满足科层制和高度分工的城市生活。部分失地农民在选择职业时,更倾向和依赖初级社会形成的人际关系,以“我”为中心或以同质群体为基础建立起交往圈,寻找相近、相同工作,因为亲缘、地缘相互联系使失地农民结成群体,所以有着较为融洽的人际关系。因为农民具有小农意识,所以竞争与合作意识较差,缺乏沟通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四是失地农民在适应职业心理方面。由于自身素质、社会排斥、资金缺乏等原因,在就业时出现焦躁、彷徨的情绪,难以快速认同与适应新职业。心理适应以职业适应为最高层次,即在工作中心理特征很稳定。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工作。失地农民是社会转型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过程的弱势群体,是农村与城市实施“非自愿排斥”的客观结果,造成农民难以符合城市职业要求,在就业机会、福利待遇、安全保障等环节产生歧视,加之自身技术和就业观念等因素,出现心理恐慌,难以在心理上对新工作予以认同[3]。五是失地农民在文化适应方面。失地农民要重新去适应一种新的文化,在从传统农村文化到城市文化的转变过程中,难免要面对一些困难。首先,失地农民本身具备一定的文化传统性,和现代化的文明之间存在一定的冲突。失地农民从农村地区到城镇地区生活,不管是在人际交往方面还是在居住环境方面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显示出一定程度的不适应。部分失地农民认为,城市生活中的人际交往比较难以适应,不管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够自由。在农村居住时,基本上都是一家一户分散地居住,而在城镇中需要集中地居住在一起,居住方面的变化使得失地农民出现了一些生活方面的不适应的问题,所以大部分的失地农民还是希望能够回到传统的居住状态中。而在人际交往方面,大部分农民群众都是和本村的人有比较密切的交往,很少与城市人交往,而对于空闲时间的安排,很多的失地农民仍然保持传统的娱乐习惯,如看电视或者是打牌、串门聊天等,而对于城市化的社区娱乐活动参与积极性较低[4]。其次,失地农民年复一年地从事比较重复化的农耕工作,在生产方面或者是生活方面所保持的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并且传统的农民群体缺乏适应现代化城市的文化素质以及现代观念,短时间内难以融入城市化环境是很正常的。失地农民在社会适应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主要来源于传统与现代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只有提升失地农民的社会适应能力,才能使其真正地融入城市化生活中[5]。

三、对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性具有影响的因素

(一)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差的自身因素

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普通较低,使他们在就业方面一直处于劣势地位。因为我国城乡之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使农村教育资源比较有限,一直以来的小农经济,让大部分农民没有认识到文化知识和教育的重要性。受家庭经济环境的影响,只有一部分学生能接受大学教育,并且大部分受高等教育的孩子选择留在城里,留守在农村的居民文化程度依旧很低。虽然失地农民在户籍身份上已经发生了变化,但是并不代表他们已经成为真正的城市农民,受到很多自身方面因素的影响,包括设定农民自身的文化素质、对城市新环境的适应性、社会心理方面的落差等因素,导致失地农民在从农民角色向市民角色转变的过程中,要面对很多的困难。对于农民群众来说,土地就是他们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他们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保证,农民如果不再具备土地方面的相关权益,那么他们自身的利益也将会受到影响,随之社会心理也会发生一定的变化,成为社会中相对弱势的一部分群体。而因为政府没有对其进行经济上的及时补偿,所形成的社会保障制度不够系统和完善,导致失地农民在养老、医疗以及子女教育方面的问题并没有真正解决。除此之外,失地农民因为长期都在从事农业生产方面的工作,所以他们一般都不具备较高的文化素养,其所具备的文化程度不足以支撑其具备较高的职业技能,在市场竞争方面所具备的竞争力较弱,无法应对市场风云多变的情况,这就导致失地农民在进行角色转变的过程中,很难快速地适应新的环境,或者是迅速地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在社会适应方面不可避免地要受到一定的影响。所以,当失地农民面对现代化要求较高的职业时,就增加其就业的难度。很多人创业能力低、观念落后,只能选择临时工、协议工、轮换工等工作,容易出现职业适应困难的现象。

(二)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水平差的外在因素

1.正式制度不健全。现在实施的正式制度包括就业培训制度、教育制度、福利制度、社会保障制度、户籍制度等。而户籍制度对农民融入城市起到限制的作用,将农民排挤在城市社会之外。失地农民因为在户籍方面的差异,所以影响其在城市的就业,让其长时间处于弱势地位。现在的社会保障制度通常根据户籍设置,失地农民没有进入保障范围,让农民没有基本的安全感。我国保险分为五种,即医疗、养老、失业、工伤、生育,服务范围大部分是城市居民,而失地农民难以享受社会保险,一旦出现意外,会让农民陷入到困境之中。此外,就业体制也限制失业农民的再就业,使其职业适应水平不断下降。

2.我国征收大量土地用于经济建设和城市发展,导致失地农民的数量不断上升。将失地农民的具体问题予以妥善解决,是国家发展面临的重要而又长期的任务,然而,政府在解决问题过程中出现措施和政策的失误,例如没有明确的补偿程序,征地过程中领导说了算,甚至出现强拆、强征的现象,激化政府和村民的矛盾。在土地征用之后,政府虽然安置一部分失地农民就业,但大部分失地农民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同时安置就业还存在暂时性和形式化,没有对就业进行有序安排,出现制度上的缺失。另外因为失地农民自身没有较强的法律意识,而《最低工资规定》等法律条款也不完善、不健全,失地农民的正当权益难以得到保证,在就业、失业或者遭遇工伤时,不会得到和城市居民一样平等的待遇。对失地农民社会适应性造成影响的外部因素也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对于失地农民来说,农村社区的环境和城市社区的环境之间存在很大程度的差异,短时间内去适应环境比较困难,而因为环境之间的差异,也很容易导致失地农民的心理存在一定的落差,使其社会适应性程度降低。失地农民长期生活在比较自然化的环境中,不具备较高的人口密度,社会流动性程度相对较低,相对于城市地区来说,具备非常明显的乡土特征,但是城市地区和农村地区有很大的差别,因为其自身就是以人为环境为主,具有较高的人口密度,社会流动性相对较高,人口之间的交往非常频繁,所以城市地区的人民和农村地区的人民,不管是在心理上还是生活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正是因为存在的这些差别,导致农民群众在适应城市生活方面有很大的困难,使得农民群众在社会适应性方面显著降低[6]。

四、增强失地农民职业适应性的措施和策略

(一)转变传统就业观念,提高自主创业意识

实现就业的基础是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因为大部分失地农民长期受计划经济的束缚,难以具有市场经济需要与提倡的择业观。所以要通过专业性的就业指导,形成“在就业时,只要正当劳动获得的合法收入就很光荣”的就业思想,不固守一定要找固定工作岗位、固定收入、固定单位的传统观点,就业态度要务实、灵活。如果能够进一步提高失地农民的主观能动性,那么便可以有效地提升其社会适应性,所以失地农民应该改变自己传统的思想观念,对于适应新环境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且在行动上能够保持积极的态度,主动适应新环境,学习新理念,积极调整自我的心态,从而能够快速地融入新环境中,在新环境中迅速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选择。失地农民应该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去面对新环境所带来的挑战和困难,使自身能够慢慢融入新环境中。

(二)对失地农民进行职业培训,提高失地农民自身素质

失地农民一般劳动技能和文化素质差,所以政府部门要制定培训失地农民技能的相关机制。首先,要根据失地农民实际的就业情况、工作素质和人力资源市场的具体情况,对失地农民进行转岗培训或者职业培训;其次,要针对失地农民的文化层次和年龄层次的不同,设置培训内容;最后,地方财政要划拨专门资金对失地农民开展技能与文化培训,并建设培训基地,充分利用公共资源进行职业教育,如果部分地区财力较少,则要采取中央转移支付方式处理问题。

(三)社会层面要建立健全农民权力保护体系

现阶段我国依旧实施城乡二元体制,土地是农民养老、就业、生存的保障,丧失土地就代表着失去所有保障。虽然农民土地被征用时政府为其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但因为我国对农民缺乏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失地农民难以获得与城市居民相同的社保待遇,所以要为失地农民提供应有的社会保障。

1.要按照失地农民实际情况设置社会保障基金,重视管理和监督环节,把社会保障基金、土地补偿费用和被征用土地升值部分的资金,建立专门账户,由专门人员来管理[7]。

2.对失地农民制定完善的养老保险制度。对于被征地区域的农民中能够满足条件的人,根据城镇职工缴纳保险费的最低基数,发放养老金,如果有加入社会保险的,根据缴费额度和标准而定。对失地农民提供医疗保险,要将社会救助和医疗的资金吸纳过来,加强民间和政府的医疗制度,鼓励个人、慈善机构、企业对此进行捐助,构建个人、集体、国家共同投入、共担风险的制度。

3.应提高社会接纳程度。因为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存在不协调的问题,所以城市地区和乡村地区基本上形成两种不同的生活状态,在经济发展与生产之间有很大的差别,所以农民群众和城市群众之间也存在一定的隔阂。相对于农民群众而言,城市居民自身可能具备一种优越感,从城市居民的视角来看,农民群众普遍是文化素质较低的人群,对自身外在形象的关注较低,并且可能具有某些不良的生活习惯,与现代化的城市文明之间有很大的出入。为了能够更加有效地提升农民在新的环境中的适应性,城市居民应该能够改变对于农民群众传统的偏见,能够以更加热情的心态,欢迎农民群众的融入,积极地接纳农民群众,并与其展开交往,使农民群众能够更加快速地融入城市的生活中。

(四)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政策进行扶持

失地农民是建设城市化过程中的弱势群体,解决其就业问题要依赖于国家政策和政府行为。为了能够让失地农民更快地适应新的社会环境,解决其就业问题是关键。近年来,城市化的发展步伐不断加快,失地农民的出现和政府的相关决策有非常紧密的关系,当失地农民面对失业的重大生活问题时,政府需要对失地农民展开就业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具体解决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的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在政策上为其提供一定的支撑,使其能够有更多的机会来自谋职业或者是自主创业。政府有责任为失地农民重新择业建立服务平台,积极为失地农民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8]。首先,要建立公正公平的社会环境,让失地农民能获得与城市居民一样待遇;要健全开放的舆论环境,促进城乡居民的沟通,加深彼此的认同与理解;开拓原有的社会网络,健全失地农民追求正当利益与表达诉求的机制。其次,积极疏导、拓宽就业渠道,妥善开展服务工作,建立起覆盖广、速度快的信息网络,形成城乡统筹的完善机制。再次,运用法律培训的方式增强失地农民保护职业正当权益的意识,制定并实施“农民工权益保护法”,构建起支付工资的控制和监督网络,加大对雇佣农民工企业的管理和监督的力度,督促其为失地农民支付足够的保险费用,对劳动力市场进行规范,对劳动合同的相关条款进行完善。最后,构建并运行就业援助机制,为失地农民提供更多公益岗位,帮助经济困难的失地农民就业。另外,要引导和鼓励失地农民通过多种途径实现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政府要制定相关政策,并积极协调金融机构,采取为失地农民提供小额贴息贷款等措施。

五、结语

随着不断扩大的城市化进程,失地农民进入城镇,其就业问题引起专家、学者的关注。失地农民职业适应问题是持续的过程,涉及农民在失地初期在劳动力市场寻找工作以及后期职业的适应和转换等阶段。针对失地农民职业不适应的问题,可以从“转变就业观念,提高农民创新意识;参加技能培训,增强农民素质;社会要完善保护农民权利的体系建设;对失地农民实施就业扶持政策”等方面帮助失地农民适应工作和生活环境,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具有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孙自胜.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的心理适应问题[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0(6):112-114.

[2]胡平.经济发达地区失地农民城市适应问题研究———基于对浙江嘉兴的调查[J].安徽农业科学,2011(30):145-148.

[3]雷涛.浅谈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的社会资本转型[J].现代交际,2012(2):123-124.

[4]何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培养失地农民体育生活方式研究———以湖南省长沙市为例[J].体育科技,2013(6):14-16.

[5]朱洪丹.城镇化中失地农民问题的社会风险及治理对策探析[J].商,2014(15):89-91.

[6]罗竖元,毛璐.现阶段提升高校毕业生职业适应性水平的路径选择———基于职业竞争力、社会支持网和家庭阶层背景的分析视角[J].广西社会科学,2011(2):153-156.

[7]尹忠槐,丁春艳.城市化过程中失地农民就业问题研究———以曲靖市麒麟区白石江街道办事处为例[J].大理学院学报,2007(9):15-17,70.

[8]李凤兰,李飞.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职业适应的社会学分析[J].改革与战略,2009(1):34-36.

作者:王贝 单位:中共开封市委党校

上一篇:构建全媒体传播多元格局 下一篇:中小学生态文明教育进阶与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