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线突围迈向塔尖

时间:2022-10-11 06:02:22

作者简介:张剑云,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

日本开始冷处理中国,日本要转移生产基地,日本要进行“技术垄断”,这是我们听得最多的,也是日本长期以来对付后发国家的武器,但是这招对中国不仅失灵了,反而还会伤及自身,中国制造必须善加利用。

突破一:外资的洋为中用

根根据历史经验,大约每隔10年都会有一个投资获利最高的地区出现。继美国、日本之后,下一个10年就是中国,包括汽车、工业制造、消费类电子、半导体企业、TFT产业等制造行业,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

虽然日本政府大幅削减对华ODA贷款,报告警告日本企业在中国“将更难赚回投资成本或者会损失利润”,并且宁愿先做赔本买卖也要扶持印度、越南等国围堵中国,还企图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圈,重建当年的“大东亚共荣圈”等。但是中国不仅在建立东亚自由贸易圈方面比日本快了一步,而且据《2005年世界投资报告》显示,2004年中国的外国直接投资额达610亿美元,仅次于美国960亿美元和英国780亿美元。如果再加上香港,中国吸收的外国投资将占亚洲全部外国直接投资量的2/3。况且中国的外资来源地是19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华累计设立外商投资企业高达53万多家,遍及制造业、农业、基础设施、服务贸易领域等几乎所有行业,实际投入外资金额已超过6000亿美元。全球最大的500家跨国公司中,已有近450家在华投资,部分公司设立了地区总部。这一系列数据表明,日本企图通过“大东亚共荣圈”来围堵,那只能是徒劳。另外,看一看还有哪个国家有比中国更多的集合优势:更廉价、数量更多、更有效率的劳动力,更完善的产业集群和更密集的全球企业,增长速度更快且广阔的市场空间。日本的做法是因为它忽略了一个事实:中国不是任何一个东南亚国家,也不是“四小龙”,而是政治稳定、发展迅速、市场巨大、成本低廉、劳动力素质高的集合体。因此日本的离开,与其说是减慢中国的发展速度,避免技术流失,或者培养中国竞争对手,还不如说是自断生路,为中国本土企业腾出空间,中国企业对此应该高歌,而不是担心。

中国制造对日本降低投资要善加利用,重新夺回市场主导权,因为这意味着原来日企占领的市场空间的腾出。回想上世纪90年代,日本企业瞻前顾后,不敢对中国大规模投资,结果欧美企业、韩国企业抓住机会一举占领整个市场,自此通用、大众一统江湖,“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不再有丰田”。如果说当时中国企业势力弱小,基本上无法谈与欧美日韩等跨国企业竞争,抢夺剩余市场,但现在少了一个劲敌,而中国企业势力也非当日吴下阿蒙,至少可以竞争一把,对于有些专属日本的优势领域,乘此三心二意之机,更是可以一举拿下主导权。

优化合作对象,降低对日依赖也是利用外援能达到的目标。在八九十年代,日企纵横中国的时候,中国企业要想提升技术、寻找资金,似乎是非日本不可,从而长期活在日本的阴影下。但现在,欧美企业争相进入中国,韩国企业更是与中国并肩作战,日本企业企图在资金、技术上扼制中国,几乎是自讨没趣。联想并购IBM PC业务一举成为世界第三大PC商。而上汽股份于去年10月收购韩国双龙汽车48.92%股权成为双龙第一大股东,今年6月通过增持股票达到50.91%,并于9月15日宣布首款双龙品牌汽车路帝(Rodius)在中国上市。这都是中国制造利用外援提升自己的有效举措。

中国制造还应学会在家门口与外资练兵、演习和合作,为进入全球市场做准备。目前中国汇合了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数十万的企业,国际市场国内化,这为中国企业足不出户就参与全球竞争提供了天然的练兵场,在增加了中国企业角逐难度的同时,为中国企业未来的国际开拓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中国企业由于有本土作战优势,用不着不成功就成仁,可以在自身势力具备的时候再行开拓国际市场。而且中国企业几乎可以在家门口找到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的合作伙伴,为中国制造近距离参与世界生产链提供了契机。看一看沃尔玛,这家世界上最大的零售公司去年从中国采购了180亿美元的产品。在沃尔玛6000个供应商中,5000个来自于中国,成为中国产品进入世界的通道。

突破二:技术赶超提速

日本企业自知向外转移生产将不可避免地培育竞争对手并最终败于竞争对手。为了保住自己的“领头雁”地位,日本企业一直奉行“技术封锁”的策略,严控核心技术外流,在对方技术势力开始有所进展时迅速撤离,这是日本鼎盛时期维持亚洲“雁型阵营”的杀手锏,然而这一招在中国又失灵了。

目前,中国制造已经成功突破了日本的技术垄断。为了占领中国市场,跨国公司纷纷向中国转移生产,投资规模不断扩大,技术含量越来越高,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生物制药、重化工和新能源等高技术领域越来越为外资所青睐。全球的IT制造业正在大规模的向中国倾斜。在北京,以汽车为主的机械设备制造、电子通信设备制造等外资投入增长速度飞快;在上海,500强的投资企业基本涵盖了汽车、通信、钢铁、石化和精细化工、家电等工业支柱产业和信息、生物制药、新材料三大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到2004年,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研发中心达400多个。包括IBM、微软、杜邦、大众等世界一流公司,而且他们大量的雇佣着中国的优秀人才,一批原创型的研发基地投向了中国。这也使得这些率先放开对中国技术出口标准的国家后来居上的抢占了中国汽车、手机市场的大部分份额。日本企业眼红市场份额被侵占,在要市场还是要技术的左右为难之下,只得放弃对技术的死守,从2000年开始,许多日本企业不得不将需要较多科技人员的产品设计开发环节放在了中国,甚至将高端的研发产业大量的转向中国。

而以模仿、吸收和消化为主的中国企业技术水平与日本企业的差距正迅速缩小。以汽车业来说,在通用技术方面,中国与日本的差距在3~4年之间,而在高端技术上,差距约为10年。但是这“10年差距”是建立在原来的研发路径上的,中国企业完全可以采取新的赶超路径,依靠引进先进技术,加速研发和参与国际合作缩短赶超时间,如果真的以为中国需要10年的时间超越日本那就大错特错了。在与中国的合作中,日本企业也惊讶的发现,弥补这种差距,即使是最高端的技术,中国也大概只需要5年时间就能够追上日本。

“海归”创业是中国制造迅速赶超的又一大特色。目前,中国17万的“海归”人员,每年正以13%的速度递增,到2004年6月,全国已建成留学人员创业园区70多个,入园留学人员15000多名,创办企业近5000家,全国海归在去年创造的销售总收入是327亿元。在这些归国留学生中,38%是博士,45%是硕士,57%的人拥有个人的科技成果,44%的科技成果获得专利。正是因为有了这样一批高素质的人才有力地促进了中国的科技发展和产业进步。从“把互联网带到中国”的亚信公司,到无线通讯领域的领军企业UT斯达康;从为波音机组提供远程技术培训,到向全球软件巨头发起挑战的”和欣”计算机操作系统;从被誉为改变中国信息产业发展格局的”方舟”、”星光”芯片,到成功打入国际主流市场的重组人白细胞介素基因工程药物……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新技术和产品,大大提高了中国参与全球经济的竞争力。

现在国家对技术提升的支持已经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而且还在进一步加强。中国的研究开发经费投入大幅度增长,从2000年的896亿元提高到2004年的1843亿元,占当年GDP比重从1.0%提高到1.35%,而且还有继续增长的势头。根据《2004年洛桑报告》及其他数据分析中国的科技竞争力,我国的研究开发总支出在世界中的排名不断上升,2004年上涨到第六位。2004年我国科技竞争力在全球的排名是24位,比2003年的29位提高了5位。在对信息技术的投资上,我国列在世界的第二位,在人均拥有计算机数量上,排名世界第三位。这说明我国对信息技术的投资和国人对信息技术的使用和偏好上都在世界上是领先的。

中国企业对技术研究开发的重视程度也有很大提高。2004年,中国企业的研究开发投入排名世界第7,从2004年的洛桑报告看,我国的高技术产品出口绝对额在世界上具有较高的地位,且在最近几年的排名中不断上升,到2004年已经上升到世界的第5位,成为惟一一个进入前5名的发展中国家。2003年我国高新技术产品出口额达到1103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62.6%,占我国商品出口总额的25.2%,这一值已经超过了日本在2002年的高技术产品出口值,2004年这一值更增加到28.3%。WIPO最新数据还显示,中国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也呈快速增长趋势。2004年上半年,中国提交的申请量为856件,排名第十四,全年申请量为1,600件左右。而之前的2002年,中国提交的申请不到1,000件,2003年时达到1,290件。

突破三:产业集群的整体崛起

中国制造要想崛起靠什么?不是靠几个寡头单打独斗,也不是靠几个高新技术牵引拉动,靠的是产业集群的整体勃发。因为中国市场太大,大到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包揽全局都是妄想。

如果说以前中国企业要想发展,经常是缺上游、少下游,劳神费力,发展缓慢。但现在中国的长三角、珠三角一条街的产业集群就可以把一个产业的上下游分工合作囊括起来,这是中国制造厚积薄发,整体崛起的征兆。在英国、美国、日本制造业发展的过程中,也都曾经因为形成了世界级的产业集群而使得其制造业保持持续的发展,进而成为世界工厂的。

目前,中国制造业已经形成了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湾三大制造业聚集区域。珠江三角洲形成的是以东莞和顺德等地为核心的家电、通信和IT产业群;长江三角洲形成的是以上海、苏州、温州等地为核心的汽车、机械、机电、IT等制造业基地;京津塘环渤海的经济区域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聚集力,拥有一批一流的高校,容易聚集人才和资金,这里不但是中国研发实力最强的地区,而且吸引着大批的跨国公司设立研发中心。有专家预测,在未来的10年里,这3个产业集群的GDP和出口占全国的比例都将超过80%,在中国经济中起主导作用。

中国制造应该充分利用产业集群的分工合作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攫取每一环节的最大利润,实现中国制造的整体崛起。由于产业集群区域内的制造企业,专业化分工明确,配套齐全,能够共享规模经济,极大的降低了采购成本和生产成本,还有利于集群内企业进行技术开发与创新,进而引发集群式创新。同时,由于积聚效应,它又吸引着更多的企业进入群内,更进一步加强群内的产业配套能力,降低成本、提高效率。产业集群的兴起,使得跨国公司对在中国建厂更加积极,因为他们发现,到哪里建厂都比不上在中国建厂方便,不但有低廉的劳动力成本,相应的采购成本、配套效率等都将被大大的优化。

比如,在东莞的IT制造,已经形成了以大企业为中心、专业化分工协作的配套企业、关联企业以及下游企业网络化入驻的格局,方圆50里内已经形成PC生产95%的配套能力。在顺德的空调制造,从原材料到核心零部件应有尽有,相关配套企业有600多家。温州鞋业,从牛皮交易、猪皮加工、合成革生产到鞋底、鞋材、鞋饰、鞋楦的产业链各个环节都已经完备。

产业集群而导致的成本降低将更为持久,是中国制造价格优势的又一利器。外资的吸引、技术的提升、产业集群的形成正在为中国制造战胜日本制造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而且三大因素正以良性循环相互作用,终将推动中国制造从劳动密集型产品加工向技术含量高的新型制造业升级。而随着时间的积累、能量的积蓄,中国制造的优势将更加明显。

上一篇:围堵中国制造 下一篇:或将终结的底特律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