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的临床护理进展

时间:2022-10-11 05:46:14

盆腔炎的临床护理进展

【摘要】盆腔炎常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如果急性期未能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盆腔炎,所以,在急性期应积极彻底地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同时,要配合生活调护及预防复发。我科对盆腔炎患者的治疗给予中药灌肠加艾灸治疗,同时给予悉心的护理及心理照顾,观察护理治疗效果。对慢性盆腔炎的患者提出一系列的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并加强患者盆腔灌注的前后护理,对提高治疗效果以及预防并发症起到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盆腔炎;中药灌肠;艾灸治疗;临床护理

盆腔炎即盆腔炎症性疾病(Pelvic inflammatory disease,PID)是由女性上生殖道炎症引起的一组疾病,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和盆腔腹膜炎。国内按照疾病的发展过程曾将其分为急性盆腔炎和慢性盆腔炎[1]。慢性盆腔炎是妇科很常见的病也是多发病,很难彻底治愈,它会反复发作,还会导致不孕、异位妊娠、盆腔疼痛等,会严重影响到妇女的身心健康,如果只是一般的抗炎治疗,效果不是很明显,所以临床上会采用综合治疗的手段[2]。

笔者对我科自2011年——2012年治疗盆腔炎的60名住院患者,行中药灌肠加艾灸的治疗方法,在临床护理进展方面也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1我科住院患者的情况

自2011年——2012年来我科治疗盆腔炎的60名患者,年龄21.5-45岁,病程半年到一年,已婚已育的患者有35名,未生育的患者有15名,其中诊断为不孕症的有10名。入院诊断标准按照妇产科学第七版,通常依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子宫压痛或附件压痛或宫颈举痛,下腹部压痛同时伴有下生殖道感染征象的患者被确诊的可能性大;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显微镜检查有白细胞增多;C反应蛋白水平升高;血沉加快;经阴道超声检查或核磁共振显像技术显示输卵管管壁增厚、管腔积液,可伴有盆腔游离液体或输卵管卵巢包块[3]。

2盆腔炎的治疗方法

2.1药物用法药物使用蒲公英、莪术各10g,桃仁、台乌、延胡索咯15g,红藤35g,把以上的药材煎熟后取汁,药物的汁温为36.7-38℃,保留灌肠的量为150ml,每天一次,一共灌肠10天,每5天为一个疗程。

2.2灌肠方法中药保留灌肠,灌肠前向病人说明中药保留灌肠的原理、效果、方法、目的以及注意事项,消除病人紧张的情绪已取得患者的理解与配合。嘱患者取侧卧位,抬高臀部,臀下点好治疗巾,调好输液架和患者的距离,用石蜡油肛管,插时动作要轻柔,肛管进入深度为20-25cm,开始把灌肠液输进去[4]。

2.3针灸治疗艾灸治疗方法采用隔姜艾灸,穴位:气海、关元、归来、肾俞、足三里等穴位,交替针灸,每个穴位刺3枚针,每个针在穴位停留5min,五天为一个疗程。治疗10天为两个疗程,然后统计一次。

3中药灌肠加艾灸的治疗效果

治愈:临床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没有子宫附件压痛,宫颈举痛,无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B超显示附件包块消失,血象恢复正常。显效:患者的症状消失,压痛明显减低,输卵管管壁增厚,B超显示盆腔包块缩小;有效:症状和局部体征减轻,附件压痛减轻。无效:症状体征没有改善甚至比以前严重。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中医综合治疗护理对疾病的治疗取得了很好的疗效,总有效率达到了91.67%,本治疗护理方法在临床中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4盆腔炎治疗过程中的临床护理路径

4.1饮食护理盆腔炎病人要注意饮食调护,要加强营养。发热期间宜食清淡易消化饮食,盆腔炎作为一种炎症,会引起患者发热,对高热的患者可以给予各种各样的果汁:梨汁或苹果汁、西瓜汁等,但不可冰后饮用。不能吃煎烤油腻、辛辣刺激性强的食物,少腹冷痛、怕凉,腰酸疼的患者则在饮食上可给予姜汤、红糖水、桂元肉等温热性食物。五心烦热、腰痛者可食肉蛋类血肉有情之品,以滋补强壮,给予患者每天足够的热量。

4.2一般生活护理月经期、人流术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阴道有流血,一定要禁止性生活,提醒病人经期注意保持外阴清洁,要勤换卫生巾,以免经期抵抗力下降,致病菌易乘机而入,造成感染。要注意保暖,保持身体的干燥,发热出汗后给予更换衣裤,避免吹空调或直吹对流风。

4.3心理干预慢性盆腔炎由于病程较长,反复发作,患者比较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所以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护理人员应耐心倾听患者的主诉,安慰体贴患者。向患者讲解盆腔炎的相关知识,鼓励患者对疾病治愈的信心。

4.4病情观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情志变化和注意观察白带的量、质、色、味。如果白带的量较前增多、颜色黄黏稠、有臭秽味者,说明病情较重,如白带由黄转白色,量比以前少,味趋于正常(微酸味)说明病情有所好转[5]。

4.5健康教育首先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便于双方沟通,告知患者盆腔炎的预防的重要性[6],少去游泳泡温泉,平时多注意运动,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抵抗力。

4.6盆腔灌注的护理灌注药液的温度要适宜,防止烫伤;灌肠过程中,要注意患者的脸色的变化,指导病人运用一些技巧,缓解灌肠过程中的不适,若患者出现脸色苍白、冒冷汗要适当地减慢速度,甚至停止片刻。由于灌注液刺激腹膜,个别患者会出现腹部不适,嘱患者灌注后变换,不适症状会自行缓解。

5临床护理进展讨论

盆腔炎是指那些真正由于感染引起的盆腔炎症性疾病,盆腔炎通常认为主要是通过阴道而感染宫颈并上行,主要是由三类微生物引起:性传播感染;需氧菌;厌氧菌,盆腔炎会迁延不愈,反复发作,容易损伤气血,导致虚实夹杂,盆腔炎选择一种适合的治疗方法是至关重要的,选取合适的治疗方式才能根本上解决问题,正确的治疗药物才是最根本的。

它的临床表现可有下腹痛伴发热,若病情严重可有寒战、高热、食欲不振等;发生腹膜炎时,可出现一系列消化系统症状,比如恶心、呕吐、腹痛腹胀等;一旦脓肿形成会有下腹肿物及局部压迫刺激症状;若肿物位于前方可有泌尿系统症状:如尿频、尿急、尿痛等,若位于后方,则有腹泻、里急后重及排便困难等直肠刺激症状。

中药灌肠可以使药物直接充分地接触患处,病灶可以迅速吸收药物,能明显地提高血药浓度,促进药效,起到化瘀解毒除湿,配以隔姜针灸,目的在于灸法可以调整下丘脑-垂体-性腺系统,提高免疫功能[7]。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在盆腔炎疾病治疗过程中,中药灌注的护理是重要的治疗环节,护士一方面要注意中药的配置原则,了解中药配置的禁忌症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了解中药灌注的方法和目的,中药灌注过程中药液的温度要适宜,滴注时应缓慢。护士对治疗和药物的掌握是为了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更加安全,同时有利于对病人进行宣教。护理人员对患者各个方面的护理包括:心理、饮食、健康教育,这不仅加强了患者疾病治疗的效果,还可以使护理人员更加了解患者的心理和身体状况,促进了护患之间的良好沟通,护患之间的和谐程度也是反应护理质量的一个指标。

盆腔炎的临床护理进展与患者治疗方案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就要求护士要对盆腔炎的治疗非常熟悉,不断地去了解新的治疗方法,同时结合病人的主诉以及在治疗过程中患者将会出现哪些护理问题,才能更好地下护理诊断,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这是盆腔炎临床护理的一种进步。

参考文献

[1]尤昭玲.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416-42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41-45.

[3]乐杰.妇产科学[M].第7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49.(时间:2012-02-24).

[4]郑淑香,郑美妹,陈雪钦,张彩明.腹腔灌注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26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0(3):12.

[5]陈世英,郭淑芝.急性盆腔炎综合治疗的观察及护理[J].当代护士(学术版),2011,11:334.

[6]邰国香,王洪娟.急性盆腔炎中医护理体会[J].江苏中医药,2010,12:35-37.

[7]徐兰凤,崔玉喜.论艾灸与温阳扶正[J].针灸临床杂志,2010,17(2):4.

上一篇:关于客专铁路通信工程传输系统的施工探讨 下一篇: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项目管理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