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教师角色 培育思维品质

时间:2022-10-11 03:47:35

找准教师角色 培育思维品质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12-0156-01

在多年的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许多学生认为数学的学习就是背公式,做题目。数学的概念课经常被学生认为是枯燥无趣的,只要记住了最后所得出的概念或结论,很多题目也就能做了,甚至少部分数学教师可能在某些教学过程中也有过这样的操作。可是,这种简单的公式化,或者是某些特定题型的模式化,究竟给我们的数学课堂,给我们的学生带来的是什么呢?如果把问题背景变了,或者表现的形式不再是公式化的直接运用了,那么我们的学生还能够顺利的解决问题吗?面对这种情况,不禁要问:作为教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究竟应该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方能给学生有效的指导?在给予我们的学生以指导呢?通过对新课标的反复研读,多次体验,觉得有下面几点认识:

1.教师是学生数学思维方法的孕育师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高中数学课程改革的核心是人的终身发展,重点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今天的数学教育不仅着眼于三年的高中学习生活,更为重要的是,三年学习后,我们给学生终身发展留下了什么,我们的数学教学是否给学生终身发展留下足够的动力。

2.教师是学生数学思维的优化师

长期以来,在学习新知识点时,教师常认为学生能够用当下所学的知识来解答一些习题,就判定其已经达到了理解的程度,事实上,学生通过机械记忆的方法,也能回答一些问题,通过模仿,也能做一些习题。因此,仅仅通过问询学生是否明白,或通过题型测试,反馈的结果至多只能反映学生工具性理解的程度(即明确符号A指代的事物,或者每一个步骤是什么,如何操作),而不能说明学生关系性理解的水平(即“为什么这样做”,“这样做的有效性、合理性在哪里”)。

在教学过程中,变式训练要有针对性,教师要借助于教材,根据学生对内容的掌握情况,引导学生思考、整理,启发学生去找相互间的关系,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变式应有层次性,要遵循从特殊到一般的规律,注意知识的横向和纵向联系。通过对数学问题进行多角度、多方面的变式,探索研究,使学生在变式训练中,优化思维品质,增强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教学中要重视变式训练,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3.教师是学生数学思维的监督师

一道数学题做的对与不对,教师很容易鉴别。但一名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如何,知识的构建情况如何,很多时候教师却并不容易监控。

数学的表述有三种形式:符号语言、图形语言、文字语言,它们是数学知识,数学思维的载体,在解题过程中选择哪一种语言进行思维又是因题而异,因人而异,而且各种语言之间又是互相渗透,如果各种语言不能熟练掌握或者不能灵活运用,就会使本来不难的变难、变繁。可是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课堂教学很多时候仍然以教师的传授为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并未能得以培养,学生在问题表述的能力上始终缺乏指导。学生在发言机会,展示机会,点评机会以及课堂参与度上的情况都还有待改善。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学生思考,表达,转化知识的能力的培养。

为改善这个局面,现多个省市的众多学校都在尝试新型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比较突出的有山东省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杜郎口,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等。他们的做法都有一个共同点,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们投入到每一个定理、公式、题目的推导和解决过程,并且要让学生说出来。从写出来到说出来,这就是一个很大的跨越。

课堂中多采用访谈法,观察学生是否能用自己的语言来正确地表述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是否依据自身已有的数学知识对教师所讲的内容和问题做出解释,教师可以从学生的表述中发现其是否认识了数学对象的外部表征,以及构建起相应的心理表象。总体上来说,这种模式极大的促进了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从而进一步促进了学生发现问题,表述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如同新生命的诞生、成长需要精心的呵护和时间培育,思维意识的养成同样没有捷径可走,数学教师在与学生的教学中应发挥孕育者、养护者、监督者的角色作用,渗透方法的扎实而稳定的教与学应是我们教师与学生的共同追求,最终实现师生共同进步。

上一篇:初中英语小组合作学习的误区及对策之探 下一篇:也谈“几何直观”的认识及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