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个珍珠的诱惑

时间:2022-10-11 03:19:55

大个珍珠的诱惑

江西省万年县是我国的淡水珍珠养殖大县,在县城的大街小巷里,都能见到珍珠店的踪影,而且这些店里都不缺上万元一粒的珍珠,有些珍珠拿到外地,还能卖上十几万元。不过,万年人非常清楚,养珠行业正面临着危机。1997年,当地钮扣珠的价格能卖到每500克两三万元。而现在,每500克却跌到了几百元钱。从整体上看,中国的珍珠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95%,但是产值只占世界的10%~15%。

珍珠价格的急剧走低和产量有着直接关系。万年县是我国淡水珍珠的主产地,养殖面积曾一度达到2万亩,年产珍珠25吨,但由于产量大质量低,直接影响了产业的效益。

就在珍珠市场一片慌乱的时候,有些人找到了突围的方向,其中就有一个叫丁文军的人。丁文军是万年县珍珠研究所的所长,对珍珠市场的行情了如指掌,他明白,国外的珍珠值钱,因为那些都是珠宝级的,要提高中国珍珠产业的效益,就要培育大规格的珍珠。

2005年,丁文军从省里得到一个消息,江西省引进了一种叫做“池蝶蚌”的河蚌准备推广,这种河蚌是日本的特有品种,丁文军看到了生产大个珍珠的希望。

在当地,用蚌壳磨成的片叫珍珠片,放在珍珠片上的细胞片是由蚌体内的外套膜切割而成的,外套膜细胞分裂后裹住珍珠片就长成了珍珠。在万年,用来培育珍珠的蚌叫“三角帆蚌”,而池蝶蚌的壳宽是三角帆蚌的1.23倍,外套膜的厚度是三角帆蚌的1.78倍,珍珠的生长速度是三角帆蚌的2.08倍,综合对比起来,它育珠的性能比三角帆蚌好得多,比较容易育出大规格的珍珠。丁文军想在全县推广池蝶蚌,但他无力承担购苗、租用水面以及3年的养殖周期的投入。

曹士广是丁文军的高中同学,在万年县从事房地产生意,在寻找新的投资项目的时候,他对大规格珍珠产生了兴趣,他看好的是珠宝级珍珠的行情。珠宝级珍珠要求珍珠直径在12毫米以上,光泽好,无瑕疵,并且珍珠层厚度要达到3毫米以上。但这样的珍珠万里挑一,一亩珍珠里能碰上一两粒就很不错了。正在犹豫时,他听说了丁文军引进池蝶蚌的事。

于是,一个想推广池蝶蚌,并通过繁育种苗获得效益;一个想培育珠宝级珍珠的供货渠道,二人一拍即合,共同出资建起了池蝶蚌繁育场。2005年,丁文军和曹士广开始在万年县推广池蝶蚌。

在前期推广中,为了改变当地人不愿放弃三角帆蚌的观念,快速打开局面,丁文军想到了一个办法,就是靠养殖大户带动其他养殖户。因此,黄从银进入了丁文军和曹士广的视线。黄从银是万年县珍珠养殖大户,养了20多年珍珠,在全国有将近1000亩珍珠养殖基地,但刚开始他也不敢贸然养殖池蝶蚌。最终,曹士广决定免费给黄从银提供池蝶蚌苗。

能拿到免费的池蝶蚌苗,加上可能产出大个珍珠的诱惑,让黄从银放开了手脚。2006年上半年,他引进了80多万个小池蝶蚌,吊养在100亩河面上。现在,池蝶蚌里的大个珍珠已经开始成形,产量也在向丁文军预想的方向发展。

现在,在示范户的带动下,万年县已有3000亩养殖基地用上了池蝶蚌。随着大规格珍珠产量的提高,目前,有更多人开始在大规格珍珠上下起了功夫。

在目前珍珠行情总体比较低迷的情况下,今年万年县把几十家珍珠养殖、加工和销售的企业整合在一起,成立了珍珠集团,通过延长珍珠产业链条等办法,联合起来共同抵御市场的风险,他们对前景非常有信心。

点评:产品等级是决定其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大规格的珍珠自然便会成为高价货。在当今各色货品参差不齐的市场上,“上档次”成为卖出高价的重要途径之一,而要使产品上档次,必须摒弃旧思想,大胆试验,进行品种和生产方式的改良。

CCTV-7《致富经》栏目2008年9月19日播出

上一篇:价格风波逼出来的风险基金 下一篇:先保底再挣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