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时间:2022-10-11 01:44:35

新形势下利用微博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摘要:伴随着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所喜欢的一种新的网上交流方式,它已经开始影响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本文探索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认为要正确对待这一新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同时辅导员要很好地利用微博,利用这一载体做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关键词:微博;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2)05-0185-02

1简单介绍微博

1.1 什么是微博微博,即微博客(MicroBlog)的简称,是一个基于用户关系的信息分享、传播以及获取平台,用户可以通过WEB、WAP以及各种客户端组件个人社区,以140字左右的文字更新信息,并实现即时分享。

1.2 微博的特点微博是一种互动及传播性极快的工具,传播速度甚至比媒体还要快。这种非正式的迷你型博客,它是最近新兴起的一个web2.0表现,是一种可以即时消息的类似博客的系统。它最大的特点就是集成化和开放化,你可以通过你的手机、IM软件(gtalk、MSN、QQ、skype)和外部API接口等途径向你的微博客消息。微博客的另一个特点是“微”,通常消息的是片段式的,像Twitter这样的微博客平台,每次只能发送140个字符。而对于强调版面布置的博客来说,微博的内容组成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这样,就对用户的技术要求门槛很低,而且在语言的编排组织上,也没有博客的要求那么高,只需要反映自己的心情,不需要长篇大论,更新起来也方便,与博客相比,字数也有所限制;微博开通的多种API使得大量的用户可以通过手机、网络等方式来即时更新自己的信息。

1.3 微博的作用它抢在所有新闻网站的前面,成为了新闻的首发平台。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从微博看新闻,通过微博了解世界,连记者们都开始在微博上找素材。这也许是微博开发者们始料未及的事情。早先,微博还不是现在的这个样子。当时,刚刚诞生不久的微博打的是明星牌。新浪利用其资源优势邀请大量的明星加盟新浪微博,并以此吸引用户。最开始网友们停驻微博的主要意义,也只是围观明星生活。可以说,在微博诞生之初,微博的主人还仅仅是明星,众多的草根阶层还仅仅是围观者,而不是参与者,更不是者。但是草根阶层们逐渐发现,在微博人人都是平等的。无论百姓还是机构,抑或社会名人,都被拉到了同一发言平台上。于是,微博逐渐转型,草根们渐渐成为了“自媒体”的主人。

2微博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2.1 微博有利于营造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它可以改变传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过于单一,说教成分过多的不足的缺点,微博传播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和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同时支持文字、图片和视频等多种形式,虽然字数比较少,但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他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微博信息中,把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和微博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关注和评论微博,营造一个寓教于乐的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2.2 教师可以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为师生交流沟通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微薄为开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一个新的平台,通过查看大学生和转发的微博内容,可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把握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动向,及时了解他们的所思所想。微薄在大学生群体中普遍流行,通过评论微博等方式,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有利于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有效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积极引导大学生抵御网络上不良信息的影响,让网络在帮助大学生学习的同时,不至于给他们带来不良的影响。

2.3 微博成为当代大学生获取正面红色信息的又一重要途径目前,部分高校在新浪等知名网站开通官方微博,微博几乎是博客、BBS和IM的综合体,本身强大功能使之深受大学生的宠爱。开通官方微薄的高校达到一百所左右。同时,有些教师也利用这一平台来开展教育工作,以加强和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他们通过在自己的微博上一些正面的红色的信息,牢牢把握网络舆论的话语权,有效的引导微博上大家对于相关问题的讨论。而大学生通过关注学校和老师的微博,也能增进与教师之间的感情,同时培养一种思维,以一种更加理性的心态来看待问题,学习权威人士和官方一些人员对于有关问题的看法。

3利用“微博”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微博”具有“言论自由”的特点,使得我们必须重视它,对它深入了解,对它加强管理,充分利用这个功能强大的“微博”载体,有效行使其职责,发挥好“微博”应有的作用,使其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服务。

3.1 “微博”应用的基础条件已经具备利用微博的即时交流模式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能够即时将信息传递到每一个学生手中。有调查显示,绝大部分学生拥有手机,且近九成的学生定制了上网套餐;近三成的学生拥有电脑,拥有电脑的学生,100%采用电脑上网,可以说微博终端基本上实现了全覆盖。这为高校应用“微博”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3.2 利用“微博”丰富教育内容和形式“微博”强大的信息功能,及时的信息传递平台,使得它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学校建立“微博”平台,通过它,学校可以不间断地为同学们提供校园新闻、活动信息等服务。同学们也可以在平台上留下自己想要表达的话语和意见,供学校参考。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开设自己的个人“微博”,设立专区,提出想法与同学们一起交流探讨,走进同学们,切实了解同学们的真实想法和思想动态,倾听同学们的心声,帮助广大同学们解决思想上、生活上、学习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关注热点和焦点问题,让同学们主动发言,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使同学们既在行为上得到锻炼又在思想上得到深化。教育者也可以通过微博,以同学们喜闻乐见的视频、图片、文字等形式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3.3 利用“微博”创新教育的有益实践学校(尤其是高校)建立“微博”平台,使其成为校内信息交互工具,发挥“微博”服务学生、改善学校管理的功能是今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发展的趋势,是势在必行的改革。利用“微博”平台各类信息,深入学生中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在网上与大学生交朋友,一起探讨学习与生活;宣传动员,引导广大学生“关注”,进一步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交流,积极推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向纵深发展。一段时间后,你会发现通过看似漫不经心的“微博”网络互动,在看似无关痛痒的言谈和生活碎片中,广大大学生与教育者成为了亲密无间的“网友”“博友”和“良师益友”。

3.4 利用“微博”开展具体的教育工作通过“微博”这一网络平台,我们可以开展形式生动,内容新颖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使广大大学生进一步积极参与其中,鉴于“微博”信息字数限制的现状,经过实践,我们认为可以利用超级链接的方式来传播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例如在政治理论学习中,我们可以通过“微博”即时热点新闻、政策及理论学习心得的网络地址链接,提供理论学习资料网址等方式在“微博上”发起对热门话题的讨论,教育者加强引导,教育对象可以畅所欲言,恰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有效地培养广大大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其学习政治理论的自觉性,切实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在使用“微博”的过程中还要与其他网络工具相结合,充分利用广大大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走向立体化,有血有肉。在保证信息质量同时,教育者还应增加内容的思想性和时效性,注意区别教育对象,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注意说话语气和宣传的语言艺术,利用好“微博”聚拢的“人气”,提高网络教育的吸引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内生动力。

3.5 利用“微博”提高教育管理水平教育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与管理相结合,把管理育人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才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渗透力和影响力。“微博”首先是要被我们所利用做好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其次还要被我们利用做好管理工作,这才是两全之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任何工作部门和个人在建立“微博”后,都应十分注意“微博”与管理体系的结合。例如,我们可以积极组建建院(系)“微博”、班级“微博”、学生党员“微博”、入党积极分子“微博”、学生干部“微博”、个人“微博”等平台,并对这些“微博”进行分类管理。通过建设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微博”平台,进一步凝聚各“微博”内部成员之间的士气,树立共同目标,增强归属感,培育团队精神,提高“微博”成员之间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在通过“微博”了解和掌握广大大学生思想动态的同时,我们还要防止“微博”成为一些部门和个人进行思想控制的武器,如果“微博”一旦成为了一些权威部门和个人的思想控制工具,那开设“微博”、利用“微博”开展工作就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这就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宗旨背道而驰了,那就遗憾了。

总之,微博作为一种新兴的网络交流方式,它的出现给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这就要求我们树立正确的微博观念,要正确对待这一新出现的思想政治教育载体,采取有效手段积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同时在微博中弘扬社会主义主旋律,有效地开展形式多样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动,鼓励高校教师和家长共同使用微博,形成思想政治教育合力,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

参考文献:

[1]徐建军,王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探析[N].光明日报,2009-03-02(7).

[2]应璐.今天你围脖(微博)了吗[J].今日科技,2010,02.

[3]郝胜杰.思想政治教育如何应对“微博”的挑战[J].扬州大学学报,2010,(4).

[4]曾嘉翟,文茜.浅论微博客引导舆论的重要作用[J].军事记者,2010,(6).

[5]申诗逸.论“微博”的传播特点与推广[J].青年文学家,2010,(14).

[6]范芸芸,毕莹.为大学生思政教育围上一条温暖“围脖”[J].科技教育,2010,(21).

上一篇: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问题与策略 下一篇:地方普通高校开展双语教学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