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牵百姓情暖山乡

时间:2022-10-11 01:18:05

石城县是中央革命老区、中央苏区全红县、红军长征重要出发地。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时期,仅有13.6万人的石城县,先后有19327人参加红军,13586人通过各种方式拥军支前,谱写出一首彪炳史册的军民鱼水之歌。

如今,在这片赤诚的红色土地上,挂点扶贫的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陶正明,把亲切的问候、无私的爱送到困难群众家中,把建设项目、帮扶资金投到边远的山乡,把先进的理念、科学的模式带到基层组织,为石城贫困村组、贫困群众的发展带来了生机、带来了希望。

深入一线调研情暖边远小县

2012年4月25日,坐落于大山深处的小松镇迳里村白家寨迎来了一群特殊的客人——江西省委常委、省军区政委陶正明和省市相关单位的领导,在县委书记苏传辉,县委副书记、县长鲍庭峰的带领下,来到白家寨开展扶贫调研。陶正明一行冒着沥沥春雨,沿着泥泞小路,一家家地看,一户户地问,深入了解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下午四点多钟,陶正明来到烈属白敬成的家中走访慰问。白敬成住在一栋31平方米的土坯房里,房子残破不堪,屋内仅有一张小床和一张圆桌。当陶正明看到挂在墙上的白敬成的父亲白品交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时,眼睛湿润了,他握住白敬成的手动情地说:“白品交烈士为革命解放而牺牲,共和国永远不会忘记他。”他又转身对随行的干部说:

“没有老区人民为革命解放作出的巨大贡献和牺牲,就没有我们现在的美满生活。大力支持石城等革命老区加快发展,尽快摆脱落后面貌,使老区人民早日过上幸福美满的生活,是对革命先烈和老区人民最好的回报,是挂点扶贫干部和挂点扶贫单位义不容辞的责任。”

悠悠爱民情,款款连心曲。4月26日,陶正明政委又马不停蹄地来到横江镇横江村,亲切看望了革命烈属刘清水和退伍军人赖雄和、刘谟新,以及困难群众刘捡来、刘继荣。得知刘捡来、刘继荣虽然生活困难,但仍不等不靠,艰苦奋斗,在乡村干部的带领下努力脱贫致富,陶正明紧紧地握着他们的手说:“我们一定把最好的政策带到这里,把最好的项目投到这里,一定要让你们脱贫致富。”在扶贫工作座谈会上,陶正明一再叮嘱随行的领导干部:“一定要常怀感恩之心来支持地方发展,要以‘石城不脱贫,扶贫不脱钩’的必胜信念做好扶贫开发工作,巩固夯实我们的大后方。”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在经过广泛细致地调研之后,陶正明认识到,只有大力发展生态旅游、现代工业等,改变以农业为主的单一经济结构,带动县域经济加快发展,才能彻底改变石城部分群众的贫困状况。得知石城因为没有省级工业园,在项目建设上受到土地的严重制约,影Ⅱ向了旅游开发和工业发展进程,陶正明便积极出面协调,帮助石城县申请土地指标。目前,350亩拆迁安置用地指标已成功获批:另有406亩开放型经济(旅游开发)调度项目和160亩战略性新型项目用地指标进入审批程序。

夯实发展基础铺就康庄大道

横江镇横江村有土坯房住户381户,占农户总数的63%,全村有五保户15户19人,低保户64户99人,人均收入低于2300元的贫困户235户977人。“路难行,水不通,电不稳,有田难增收,有人难致富……”这是以前横江村真实的写照。

滞后的经济发展水平,落后的基础设施,贫困的面貌,无一不深深地牵动着陶正明政委的心。他放弃休息时间,顶着烈日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看,找村干部交谈,找群众谈心,寻找贫困根源。经过认真的考察,陶政委认为,落后的基础设施是横江村经济发展的最大“拦路虎”,扶贫开发工作必须从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入手。

于是一场基础设施建设的“春风行动”打响了。陶正明政委与省卫生厅、江坞集团等部门沟通联络,让省卫生厅发挥部门优势帮助横江村争资争项,江坞集团则给予资金帮扶,倾力推进横江村教育、医疗、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随后,一张宏伟的蓝图徐徐展开,好消息接二连三地传来:省军区出资50万元帮扶横江村,省卫生厅等部门已确定扶助横江村公益基础设施建设的项目资金达100万元。横江中心卫生院、改(扩)小姑卫生院项目成功立项,并完成规划编制:206国道至横江村公路改造项目获立项批复:横江村小学新建项目已完成规划设计:横江村移民新村点项目已完成了规划设计,预计安置70余户村民:横江村大埠组危旧房改造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投资137万元的横江村通组环公路项目申报立项。省军区还初步确定投入200万元,修建一所“江西省军区希望小学”。

一份份真情,见证着陶正明政委的辛劳:一个个项目,孕育着山乡的无限希望。

创新管理方式激发发展活力

走进横江镇横江村,只见300多平方米的村部焕然一新,文体室、娱乐室、图书室等功能室配套齐全,党员干部在党员活动室专心致志地读书看报,前来学习农业技术的村民络绎不绝。这是陶正明政委帮扶、引导该村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激发地方发展生机与活力的一个缩影。

“基层组织是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生力军,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一双腿。”陶正明政委在深入农村基层调研时反复强调:

“促进经济发展就要抓好村‘两委’建设,把村‘两委’建设成能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战斗堡垒,确保党的富农政策在农村得以贯彻落实。”

一年来,陶正明政委把最先进的管理理念,最成熟的管理经验送到了横江村,帮助横江村创新基层组织管理方式,完善基层组织管理网络。一方面,大力完善党员帮扶制度,以“定区联户”活动为载体承诺践诺,按党小组党员居住地划分区域,进行“定区包扶”,对包扶区有困难的群众进行“一对一”联系,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难题,并对包扶区不稳定因素进行摸排、调处,化解矛盾纠纷做好安全维稳工作。另一方面,合理设置“三送”工作、产业发展、红色教育、旅游服务等党小组,有效推进“定区联户”工作,建立了“一组两会三站”社区管理网络,促进社会和谐发展;推行党员“先锋创绩”,通过帮扶党员致富能人,达到以点带面共同致富。

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陶正明政委身先士卒结对帮扶群众,给横江村乃至整个石城县的党员干部作出了表率。他与农民手牵手、心连心,鼓励农民在发展烟、莲、稻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充分利用土地资源优势发展花卉、有机蔬菜、加工制造等新产业。横江村农民赖雄,于1996年8月投资2万元在老家筹办南金纸加工厂。但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赖雄的南金纸厂遇到了资金困难,发展举步维艰。陶正明政委了解情况后,立马联系相关单位,为其解决创业资金10万元,让工厂走出了困境。如今赖雄的南金纸厂有加工南金纸设备15台,容纳了300多名农村剩余劳力就业。在南金纸厂上班的赖方秀说:“谢谢陶政委帮扶这个工厂走出难关。如今我们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一份工作,工资还不低呢。”

上一篇:保持年轻多吃发酵食物 下一篇:“制度笼子”可以确立良好的政社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