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里苗锰矿成矿分析

时间:2022-10-11 01:14:17

广西里苗锰矿成矿分析

【摘 要】广西忻城县里苗矿区锰矿为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塘组上部灰岩、隧石灰岩和含锰灰岩中。矿床位于洛富~塘岭复式背斜的中部,是在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矿体分布主要受下石炭统大塘组层位控制,区域成矿条件较好。

【关键词】里苗;碳酸锰矿床;燕山运动;成矿条件

0.绪论

广西忻城县里苗矿区锰矿是一个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矿床位于里苗弯隆状背斜核部边缘。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上泥盆统融县组、下石炭统岩关组、下石炭统大塘组,中石炭统大埔组、中石炭统黄龙组及第四系,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下石炭统大塘组顶部为本区碳酸锰矿的赋矿层位。本文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等成矿因素考虑,较为详细的分析了里苗锰矿床的成因,为下一步地质找矿工作提供了可靠依据。

1.区域地质

1.1地层

广西忻城里苗锰矿区处于桂中凹陷宜山弧形断褶带上,具半深水相含锰硅质岩和含锰碳酸盐岩沉积。矿区位于洛富~塘岭复式背斜的中部,此背斜为缓倾斜状,轴向NNE~SSW。

1.2构造

本区加里东期后,经历三次主要构造运动,即华力西运动、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华力西运动表现很微弱,仅造成地层局部平行不整合;印支运动是本区在三迭纪时发生的较大规模的构造运动,它奠定了本区构造形式的基础;燕山运动基本继承了印支运动的构造形式,并使其定型和完善。早石炭世晚期末,地壳运动以下降为主的振荡运动,沉积环境比较稳定,本区逐渐过渡为浅海碳酸盐相沉积,海底潜丘控制了锰矿的沉积。在大塘组顶部沉积含锰灰岩及碳酸锰矿层,推测当时锰质的来源于测区之外的北部地区,锰质首先于潜丘北缘沉淀下来,而在潜丘南缘及东南端则锰质降低,在潜丘之外则很少有锰的沉积。断定里苗碳酸锰矿床亦是在此时期形成的。

区域形成的主要褶皱为洛富~塘岭复式背斜,由呈20~25°方向串珠状分布的洛富短轴背斜、里苗弯隆状背斜以及塘岭短轴复式背斜组成,总长30余公里。核部地层为上泥盆统,轴面倾向南东,两翼多不对称,南东翼缓,北西翼陡,塘岭背斜南东翼局部倒转。区内褶皱多为短轴状及块状断裂,多为平缓开阔的背斜、向斜,断层以逆断层为主。区域矿产主要为锰矿及煤矿等。

区内发育两组断裂:即北北东走向和北西西走向断裂组。北北东走向断裂组为区域性断裂,主要由洛富~洛冲逆断层(F1)及其南东旁侧的三条小断层组成。洛富~洛冲逆断层(F1)从勘查区北西面穿过,切穿上泥盆统至中石炭统的地层,断层走向10~25°,断层面倾向南东东,倾角45~55°。沿断层破裂面多具破碎带,方解石脉发育,局部见糜棱岩化、硅化及白云岩化,有时地貌上反映出较清楚之北北东向断层谷。具压性或压扭性的特点。北西西走向断裂组主要有竹山~坡利断层(F6),该断层从勘查区北东面经过,切穿过洛富~洛冲逆断层,为后期形成的断层,断层走向290~320°。

2.矿区地质

2.1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主要有上泥盆统融县组、下石炭统岩关组、下石炭统大塘组,中石炭统大埔组、中石炭统黄龙组及第四系,岩性以碳酸盐岩为主。其中下石炭统大塘组顶部为本区碳酸锰矿的赋矿层位。现从老到新分述如下:

2.1.1上泥盆统融县组(D3r)

出露厚度115m,下部为灰色~灰白色致密厚层灰岩夹白云岩团块。化石稀少。上部为浅灰色中厚层状灰岩夹白云岩团块,具缝合线构造,厚层灰岩中产菊石化石。

2.1.2下石炭统岩关组(C1y)

岩性稳定,厚度变化较大,由中部向东、西部均有明显变厚的现象,其岩性底部为灰色、灰白色粗晶白云岩夹灰岩透镜体,厚12~24m,其上为深灰色、灰色含生物碎屑厚层灰岩,局部夹白云岩团块,顶部为厚层灰岩。与下伏上泥盆统呈整合接触。

2.1.3下石炭统大塘组(C1d)

岩性及厚度在矿区范围内有显著变化,东部及西部主要为白云岩,东部厚度约为49m,西部厚度约为74m,中部为灰岩,厚度约为191m,按岩性组合特征可分为下、中、上三段。下段(C1d1):与下伏岩关组呈平行不整合接触;中段(C1d2):分布在矿区中北部,厚度约为116m,在本段顶部,普遍有一层厚约1m的泥灰岩,风化后呈黄色、灰绿色泥岩,产丰富的腕足类化石;上段(C1d3):分布在矿区中部,厚度约为25m,该段产珊瑚及腕足类化石甚多。该段上部为本区碳酸锰矿的赋矿部位。

2.1.4中石炭统大埔组(C2d)

本组按岩性不同可分为上下两部分。全层共厚约161m,底部以一层厚0.5~1.0m由铁质及硅质胶结的角砾状白云岩出现为标志,与下伏大塘组上段呈平行不整合接触。

2.1.5中石炭统黄龙组(C2h)

本组厚度不全。底部为灰~深灰色薄层灰岩,含较多的硅质结核及条带,其上为深灰色厚层灰岩,含硅质结核。与下伏地层呈整合接触。

2.1.6第四系(Q)

土黄色冲积、坡积层土夹白色岩屑及灰岩块,靠近矿层部分均为褐黑色锰土,多堆积在山坡或喀斯特谷地,土质较松,厚度极无规律,一般厚0.3~5.5m,其中锰矿化露头面上堆积的残、坡积层,常可形成氧化锰矿层。

2.2构造

勘查区位于区域性大背斜—洛富~塘岭背斜的中部,里苗弯隆状背斜核部边缘。构造活动复杂,褶皱、断裂较发育。

2.2.1褶皱

区内主要褶皱为里苗弯隆状背斜,该背斜为一个半封闭的背斜,其核部地层为上泥盆统融县组。背斜北部因受后期形成的北西向断层(F6)破坏,而使融县组直接与中石炭统大埔组呈断层接触,而南东、南西及西面分别出露下石炭统岩关组、大塘组及中石炭统大埔组、黄龙组。背斜轴线总体走向北东~南西向,轴面倾向南东,两翼多不对称,南东翼岩层倾角一般15~25°,北西翼岩层倾角一般3~10°。该区地质构造简单,次级褶皱不发育。矿床位于其核部南东边缘。

2.2.2 断层

区内较大的断层主要有两条,分述如下:

F6:北西西走向正断层,从勘查区北东面边缘经过,经过上良村北面到坡贯屯附近呈北西西走向贯穿区内,断层走向290~320°,断层面倾向北东,倾角46°。

F2:北北东走向正断层,位于里苗村之西约500m,走向近于南北,断层面倾向296°,倾角67°,由于该断层破坏,使上、下石炭统沿走向错断,互不连续。该断层为成矿期后形成的断层, 对区内碳酸锰矿层的破坏影响较大。

3.成矿条件分析

本区锰矿主要为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和次生氧化锰矿,赋存于下石炭统大塘组上部灰岩、隧石灰岩和含锰灰岩中。是在早石炭世晚期末,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有上、下两个含矿层,上含锰层于大塘组顶部,上距中石炭统大埔组白云岩1~10米,上含锰层与下含锰层之间约距15~20余米。碳酸锰矿层位、厚度比较稳定,品位中等较稳定。矿体分布主要受下石炭统大塘组层位控制,区域成矿条件较好,区内目前已发现里苗、肯朋、塘岭、更峒4处小型碳酸锰矿床,成矿层位长达几十公里。碳酸锰矿层位稳定,品位较稳定,潜在资源量约300万吨。

4.结论

广西忻城县里苗矿区锰矿为海相沉积型碳酸锰矿床,位于区域性大背斜—洛富~塘岭背斜的中部,里苗弯隆状背斜核部边缘。矿床是在燕山运动时期形成的。矿体分布主要受下石炭统大塘组层位控制,区域成矿条件较好。 [科]

【参考文献】

[1]DZ/T0200—2002,铁、锰、铬矿地质勘查规范[S].

上一篇:加强人力资源管理 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 下一篇:企业文化传播与落地工程工作模式应用在南岸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