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节能设计在建筑形态中的应用

时间:2022-10-10 11:49:26

浅述节能设计在建筑形态中的应用

摘 要:随着技术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建筑的需求标准越来越高,绿色建筑中的节能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为了更好的推行节能建筑,人们开始着重研究自然能源和环境效益,致力于保护环境质量,资源有效利用,回归并亲和自然。在建筑的运行中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和可持续能源与建筑内的常规高效用能相结合,降低机械系统的负荷,节约经济,节约能源。

关键词:节能建筑;自然能源;可持续能源;节约经济;

中图分类号:TU2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5)-05-00-01

绪论

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可持续发展”成为许多国家的发展战略。“绿色”成为许多节能、环保和理念的标志。绿色建筑概念开始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建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逐渐的人类开始用大自然赐予的天然能源、可再生资源、用尽可能少的消耗来满足这些需求,重新回归自然、重新亲和自然而不是试图征服自然、战胜自然。将“可持续发展”理论应用建筑和设计中,可以增强社会经济和环境健康。

一、节能设计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发展

节能建筑设计将重点对建筑外观进行生态设计,把建筑和自然能源充分结合,形成新型的绿色节能建筑。在对建筑设计规划的同时,以“绿色,节能”为理念,加强对建筑外观结构,尤其是窗户的设计上,让其充分接收和利用自然能源,使日光、热、空气仅在有益时进入建筑,平衡建筑中如照明、供冷、供热和通风等用能的方面,以尽量减少建筑能耗。

(一)节能设计的发展背景。回顾人类建筑史,舒适建筑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占据重要地位,然而建筑能耗和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早在20世纪70年代,建筑节能概念就被正式提出,建筑节能的中心是减少建筑能耗,提高建筑中的能源利用效率。同时,建筑节能设计可以节约能源,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减少碳排放,需以不影响人们感觉舒适度为前提。自从“可持续性理论”发展以来,开始以降低能量,运行和围护,减少大楼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建筑物用户的生产率和舒适程度,减少废弃物和污染以及延长建筑物和组成的使用寿命并增强灵活性。节约能源的问题已受到我国和许多国家的普遍关注,为了实现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建筑节能势在必行。

(二)节能建筑在建筑形态中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在对建筑的规划中,为了保障居住者的舒适,必然要付出增加能耗和资源消耗的代价,建造完成的舒适建筑带来了空调病、建筑病综合症等,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建筑能耗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

二、节能设计在建筑形态设计中的应用

(一)节能设计的特点。建筑节能设计从分析地区的气候条件出发,将建筑设计与建筑气候,建筑技术和能源的有效利用相结合的一种建筑设计方法,充分利用自然和可再生能源来减少建筑内部各方面的用能,达到节能的目的。

(二)节能设计在建筑形态中的应用分析。在节能设计中,须从建筑形态入手,整体设计融入被动太阳辐射的设计方法,使日光、热、空气等在有益的时候进入建筑,平衡建筑中用能的所有方面,如照明、供冷和供热等,将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与常规的高效用能相结合,尽量减少建筑能耗,建造一个安全,健康,舒适的环境。日常活动对建筑的消耗量要求它的重用性和生态性必须提高。所以必须摒弃常规建筑的特点,将节能的设计策略融入建筑中,增加对可再生能源的重复利用,以尽可能少的能源消耗和低投资来满足这些要求。还原出一个回归自然,亲和自然的绿色建筑。

在建筑的设计中,要综合分析地区气候特征,充分利用有利的气候条件和防御不利气候因素影响,地区的气候特征包括了太阳能辐射强度、最热冷月平均气温及空气湿度、风量、雨雪量等因素,这些要素是节能设计需要注意的气候条件。

(三)当代节能建筑中的自然能源和经济效益。节能设计在建筑中充分利用光、热、空气资源等自然能源和可再生资源,设计完成的建筑将会成为合理利用资源和经济并有效能够提高人们工作效率和增进健康的系统。可以有效提高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实现城市的健康发展。

三、节能设计运用于建筑形态中的意义和未来

(一)节能设计的基础理论。绿色建筑重新定义了健康建筑的标准,并得到人们的认知。它不像传统建筑在高效用能的设备上投入大量资金,从而忽略了对自然能源的利用,而是充分的利用自然能源来增加人们的舒适感和健康感。由于绿色建筑实施给人成本更高的错觉,使人们忽视了许多它的功能性带来的效益,它在前期的投入能给后期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奠定基础,实现投资的高回报率。观察一个建筑的周期,绿色建筑的实施在后期的使用能有效降低全年的能耗,减少建筑维护的费用,享受更高的舒适度,保护了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提高了工作效率,让人们充分体会节能建筑带来的健康舒适,从而增加对大自然的了解,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利用资源。

(二)节能设计的现实意义。整个建筑在寿命周期内对材料和能源的耗费降到最低,污染和环境排放量降到最低,从而保护生态自然环境,使环保性能和经济性能平衡,形成一个健康,舒适,无害的空间。在采用生态建筑措施的同时能大幅度减少公共开支,这些节省下来的开支可以弥补在教育领域中的短缺。

(三)节能建筑的未来和发展方向。目前我国在对建筑的规划中,为了保障居住者对舒适的需求,必然要付出增加能量损耗和资源消耗的代价,不仅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对环境的破坏也越来越大。对建筑业的许多人来说,在绿色建筑业务中投资可能是一种信念的飞跃,进一步的研究和可持续建筑的成功实例将促进这一发展中的技术,鼓励更多地采用这一技术,对建筑物在建造、拥有、运行和重新使用的整个范围内的寿命周期成本分析需要进一步的研究。随着这些资料的广泛流传以及传统措施的影响变得越来越广为人知,绿色节能建筑措施将变得更加普及。

四、结论

正当在为获得可持续能力方面不断取得进展的时候,甚至更高层次的能源与环境效率、耐久性和可重用性也可能成为绿色建筑措施继续加以推行。由经济上的节约和使用者效率的提高所带来的效益,成为在这一领域内继续进行研究和发展的又一动力。随着更多地国有和私有企业在可持续措施上投资,节能建筑在节约和优化使用有限的资源方面将出现更多的机会。

参考文献:

[1][美]爱德华・T・怀特.建筑语汇[M].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2010年6月

[2]姜晓樱,侯宁.光与空间设计[M].中国电力出版社,2008年7月

[3]王军,王琪.建筑形态构成审美基础[M].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6月

[4]朱建民.建筑形态构成基础[M].科学出版社,2002年7月

[5]原口秀昭.路易斯・I・康的空间构成[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年11月

上一篇:构建大学英语课堂生态教学目标的原则 下一篇:财政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