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

时间:2022-10-10 11:48:12

江门市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

摘要:本文从人居环境的概念入手,分析人居环境建设的发展历程及发展趋势,研究人居环境建设与城市规划的关系,并着重从城市、社区和居住层面,探讨如何以人居环境理念指导城市规划,促进城市人居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人居环境建设;可持续发展;城市规划

世纪之交,我国城乡正在开展大规模的人居环境建设。城市核心区功能更新与改造是城市人居环境的研究重点,我们要通过对旧城的改造和新城区的建设来重塑城市形象,优化城市区域功能,完善城市基础配套,实现区域土地增值。

江门市政府根据建设现代化滨江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围绕营造最佳人居环境的工作思路,要求突出抓好蓬江河综合整治和沿岸特色文化、特色景观建设,努力打造“精品”工程,提高城市品位。

1 蓬江河概况

蓬江河,又叫江门河,东起北街西江水闸桥,西至新会区银洲湖,沟通西江和潭江两大水系,全长约23km,习惯上人们把穿越市中心区长约6km的河段叫蓬江河。

“江门”地名的由来是因蓬江河北岸有蓬莱山,南岸有烟墩山,夹河对峙如门,因而得名。因得江门河的水运之利,元末明初,江门墟在蓬江河北岸崛起、繁荣。1902年江门被辟为对外通商口岸,在北街设立海关。

蓬江河是江门的发祥地,她承载着江门的历史文化,她所哺育的陈白沙与江门学派不仅是江门文化的代表,更重要的是它标志着岭南文化的真正崛起,并对岭南文化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可以说,江门学派、岭南文化、侨乡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梁启超曾从这里走上“维新变法”之路,无数华侨从这里走向世界各地,他们有的又返回蓬江河畔建设家乡。

蓬江河是江门传统水文化的体现,尽管经历了数百年的沧桑变化,但一些街区和河岸仍保留着相当完整的历史格局,如堤中路的骑楼、钓台故址、启明里的传统民居、北街火车站、江门海关楼、仁济医院、北街天主教学等。一些地名也沿用至今,如墟顶、水街、沙仔尾、钓台、头、北等。

2 规划构思

2.1现状分析

为了实现江门市委、市政府提出的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的治理目标,结合江门市建设现代化滨江园林城市的城市定位,规划人员多次对蓬江河现状和区位环境进行了调查研究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2.1.1蓬江河两岸用地功能混杂。由于历史上,江门市是靠蓬江河水运发展起来的,故在两岸分布着很多旧码头、仓库、工厂,而随着小运量河运功能的衰退,两岸的码头、仓储等功能也日渐衰退。沿河发展起来的二、三类工业区与周围的商业、居住区功能混杂,污染环境,水质恶化,河道有退化成城市排污沟的危险,使老城区人居环境质量整体下降。沿河一些工业码头、仓库、货栈、工厂占据了河岸,造成“有水之处难见水,能见水处水难见”。

2.1.2旧城区功能不完善、基础设施陈旧而不足,生活环境质量低下,旧区结构功能杂乱,交通、绿化不成系统。

2.1.3现有的清末、民国建筑外形破旧、质量低下、密度过高。缺乏与其历史地位相称的商业和旅游活动,缺乏活力,无法形成城区的集聚能力。

2.2设计思路

项目组在对现状环境进行综合分析(如用地结构分析、建筑质量分析、景观构成分析等),确定了“生态环保、景观结合,综合提升”的规划原则。项目组的设计思路是:

2.2.1按照以“水”凸现灵性,以“山”展现秀美,以“绿”提升品位,以“侨”挖掘文化底蕴的思路,一方面做好“显山露水”的自然环境文章,一方面做好“侨乡特色”的旧区改造、新区开发的城市建设文章。

2.2.2注重整体规划,复兴蓬江河两岸的岭南文化特色。创造可持续的城市历史性空间环境;构筑生态型的居住旅游商业景观。以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

2.2.3城市最具竞争力的是文化魅力。通过发掘、创造、体现蓬江河丰富的文化内涵来增加城市的凝聚力,增强江门人民的自豪感和归属感。

3 规划理念

3.1注重地方特色,规划应强调沿河景观与当地文化传统的融合,最大限度地体现蓬江河原有的水域特色和风貌特色。

3.2注重山、城、水、人的和谐统一,以人为本,合理控制建筑高度、水域景观形体、空间和尺度。

3.3注重滨水地区的共享性和公众参与性,体现水的景观功能、生活休闲功能和生态功能。

4 规划措施

人居环境建设是项系统工程,它涉及到社会、经济、自然、行为、技术、文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环境,是一个整体的、共生的、协调的概念。创建一个可适宜居住的人居环境是一项持续的,系统的、艰巨的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每个公民作长期的共同协助和努力。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是对蓬江河的综合整治,是对蓬江河的保护与利用,它包括用地功能整治、景观改造、水环境治理等几个方面。

4.1用地功能整合

规划在功能内容上以增强沿岸地区的活力和完善公共服务为目标,以适应市民生活和城市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蓬江河沿岸地区现状除了一处滨江小广场外,很少有公共活动空间,大部分岸线未被市民共享。因此,本次规划主要通过搬迁旧工厂、拆除临建等措施,增加滨水地区的公共娱乐、文化、休闲、商业和旅游等功能,在分析周边地区情况的基础上,根据江门市总体规划的定位,从城市整体空间结构出发,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规划以蓬江河为主线,在用地功能上形成以白水带风景区为绿核的带状结构,将蓬江河沿岸土地分为居住、商业功能、历史风貌、公共绿地四大类,共十三个片区。

具体的实施措施有:

a.搬迁旧工厂,建成功能完善的一类居住小区。如北街的机械厂一带,炮台的链条厂一带,饮料厂、食品厂、肥皂厂、电镀厂一带,金溪、北沿河工业区、下沙的味精厂、酱油厂一带等等。

b.拆除临时搭建的窝棚居住区,重建为一类居住小区。如下沙一带。

c.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风貌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如启明里的传统民居、堤中路、堤西路的骑楼历史街区,改造成为历史风貌旅游、商业区。

d.清拆临建,增辟绿地。

e.开发未利用地,如将良化围一带的荒地辟为半岛公园。

f.改造河岸码头和仓储用地,将其建成滨河休憩旅游带,如盐仓码头、日杂仓库码头、煤场一带。

g.整治旧城居住区,增加绿地,拆违建,增加公共服务与市政设施(如停车)用地。如炮台、堤东路、江南片。

4.2景观改造规划。

在岭南文化兼容并蓄、自由、实用这个统一的主题下,创造出丰富多彩而又协调和谐的景观系统。使传统文脉与现代气息相交融。

运用河道原有的埠头营造市民共享的亲水空间。结合旅游业的开发,在适当的河段添置古典式的游轮或酒吧式船上食廊、广东音乐茶座、

船上歌唱表演,并配以灯光装饰和焰火活动形式夜间倩丽多彩的流动景观。节日的龙舟竞渡更增文化气氛。堤中路至堤西路为中西合璧的传统骑楼景观,海傍街设计为现代气息的休闲带,江北路设计为岭南风格的园林休闲带。在靠近白水带山林公园岸段,采用“显山露水”的手法将山林公园的自然景色引入城市中心,以达到自然山水与人文精神相辉映的效果。

根据沿岸地区以市民办公、居住为主的特点,亮化设计以柔和、高雅为主色调,注重层次强调变化。其中长堤风貌街是江门市的商业文化中心,也是江门市对外的一个窗口,其规划设计亮化照度最高充分体现华灯绽放热情欢畅的侨乡特色。

4.3水环境治理。

水环境治理包括水体保护、水质保护、水系维持、滨水区开发、水景观设计、水空间营造、水活动组织、水文化展示等。在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中,我们的重点是在河岸的设计和水污染治理上。

蓬江河洪水季节流量大,枯水季节流量较少,因水位的变化而的挡土墙造成不良的视觉效果。规划中充分结合地形,对河岸进行分段处理:有路堤结合布置的,也有利用高差路堤分级设置,增加垂直绿化,建设亲水平台,使河道景观更加丰富多彩为确保蓬江河不再受到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的污染,规划在蓬江河两岸河床各布置一条截污干管,将沿岸的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截流至排污干管,排往丰乐污水厂,处理达标后排放,彻底改变河水污染现状。

4.4改造设施、整治环境

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市政基础设施。整治道路交通、重新铺设路面、在一河两岸全面绿化并设置座椅等城市家具、安装路灯、建设排污系统和污水处理厂。增建公厕、垃圾站、设置垃圾箱等环卫设施,在釜山公园对面白水带山脚建设体育公园,营造安全、卫生、憩静、方便的人居环境。加强社区建设与物业管理,加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空间建设。

5 近期改造建设项目

5.1堤中路骑楼历史风貌保护与开发工程

堤中路历史风貌区是江门的商业发源地,岭南建筑文化――骑楼的集中展示区。计划是整体规划,复兴岭南文化特色。力求创造可持续的城市历史性空间环境,构筑生态型的居住旅游商业景观,以达到经济、环境、社会三者效益的协调统一。规划中因地制宜,合理调整土地使用功能,按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历史风貌街区进行保护性开发利用。

5.2启明里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开发工程

保持“启明里历史街区”现存的历史风貌,保护现有民居所保留的历史信息,保持传统的河街空间尺度与景观界面特征,保持街区的居住功能,延续并改善、提高居民的居住生活品质。

维护旅游景点的风貌特色,提高旅游服务的水平,完善旅游服务的配套设施,将“启明里历史街区”开发成为一个展示传统居住文化及古玩交易的高品质旅游区。

5.3釜山体育公园与白水带山林公园显山露水工程

规划以适当规模、宜人尺度,创造休闲的、适宜步行的人情空间,依据人的尺度,力求做到山、域、水和人的协调统一。以白水带风景区为依托、尊重现实,着力体现自然美、生态美、使体育公园和自水带山林公园融入整个大自然中,既充分利用水体,尽可能保护基地的生态环境,让市民尽情的享受阳光、空气、水和绿色,又体现“运动就在你身边”的人文理念,力图创造一个悠然自得、宜人的生态休闲区。

5.4海傍街改造工程。

海傍街南临西江,拥有丰富的亲水资源。规划根据不同地段的场地特征,提出“营造多样化景观”的理念,把规划区域划分为三段具有不同特点的地段。

第一段为北侧自甘化路口至码头改造区,长度约330m,用地范围较为狭窄,在人行道和江边步道之间布置绿化带。人流活动特点为放松悠闲的江边漫步,稍作停留的江边远眺,安静闲适的倾谈小憩。

第二段为中间的码头改造区,长度约145m,较为开阔,有两座遗留码头可以加以利用,地形较为丰富。人流活动特点是生动有趣的亲水体验,丰富立体的观景角度,互为景观的动静群体。

第三段是南侧接近江滨公园的部分,长约225m,江面最为开阔,接近公园,人流更为集中。设计中强调舒展开阔的空间感受,精细现代的景观欣赏和欢快振奋的氛围营造。

6 结语

按照本次规划,我们逐步完成了堤西路改造与更新工程、釜山公园与白水带山林公园显山露水工程和启明里传统民居风貌保护与开发工程等项目,加强了蓬江河水环境保护与改造,使“绿树碧波”的一河两岸景观成为江门城市景观的又一个新亮点,蓬江河沿岸人居环境改造工程因此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建设优美健康的人居环境,是功在当代、泽及子孙的长期工程,需要我们的不懈努力。目前,蓬江河综合整治虽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有许多工作还等待着我们去做。

上一篇:“文化”在大学校园空间环境设计中的传承 下一篇:北京望京住宅外立面的色彩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