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侨乡旅游品牌打造的途径

时间:2022-08-31 06:23:35

江门市侨乡旅游品牌打造的途径

旅游品牌是一个地区、一个城市旅游文化和旅游资源的高度概括和特色展示,拥有一张靓丽的旅游品牌对旅游宣传、旅游包装、市场推广都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江门市作为中国第一侨乡,侨文化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为了打造江门市旅游品牌,提升江门市旅游竞争力,本文结合江门市的实际情况将从品牌理念、寻根旅游、亲情文化、侨乡风貌、旅游建设、基础设施以及营销宣传等方面浅谈如何将侨文化融入到旅游开发中当中,打造江门侨乡旅游品牌,体现出江门市的旅游文化特点,促进江门市旅游业发展。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深入发展,各地区各城市间的旅游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旅游品牌的打造无疑成为各城市旅游宣传和旅游竞争的重点。旅游品牌是指旅游经营者凭借其产品及服务确立的代表其作品及服务的形象的名称、标记或符号或它们的相互组合,它体现着旅游产品的个性及消费者对此的高度认同。江门市素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侨文化历史悠久,丰富多样,在当地旅游文化产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江门市如何打造侨乡旅游品牌,如何将侨文化旅游产品和特色展示出来才是当地旅游业发展的特色所在。

一、 树立侨乡旅游品牌理念,以认识深化引领理念更新

切实深化对旅游品牌发展规律和趋势的认识,充分发挥政府在推进旅游品牌打造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优化侨乡旅游板块整体布局。充分挖掘各景点在内涵、外延上的有机联系,串点成线、连线成面,集中打造侨乡美食文化品味区、侨乡世界遗产旅游区、侨乡古建筑游览区、侨乡商务休闲区、侨乡名人文化展示区、侨乡现代农业生产区等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板块。二是创新侨乡旅游发展机制。继续理顺体制,进一步完善管理体制和投入机制,在体制机制上为侨乡旅游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力,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投入,为侨乡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基础与保障。三是拓展侨乡旅游景区,打造侨乡旅游特色品牌。把三区四市(县)作为重要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积极探索和开发新的旅游资源和旅游景点,增加江门市旅游资源数量,提高旅游景点质量,把旅游发展融入江门城市建设,力争在视觉上“处处是风景”,在环境上“处处可休闲”,实现旅游在广度、深度和空间上的延伸。

二、深入挖掘侨乡历史古迹,发扬侨乡历史文化,积极打造“寻根文化”和“亲情文化”

江门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祖籍江门的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近400万人,遍布全球107个国家和地区。一是做好侨情修志工作,积极搜集历史材料,编写好有关江门五邑地区华侨的《侨乡志》文史,客观反映广大华侨华人的祖籍、宗祠、宗族迁移线路以及外出创业、发展的历史,填补侨乡侨情的研究空白。二是丰富完善江门五邑华侨博物馆,展现侨胞在本籍国和祖籍国所做的努力和贡献,展现海外侨胞“吃苦耐劳、合群随众、团结互助、恋祖爱乡”的侨乡文化。提升侨胞在家乡和社会的声誉,调动和保护好侨胞的爱祖国爱家乡热情,强化侨胞故乡的归属感,鼓励侨胞返乡祭祖和返乡旅游,激励侨胞回到家乡创业投资,共同建设美好家园。三是强化对新生代华侨华人的凝聚,就要构建起侨乡文化对外推介的长效机制,持续发挥侨乡文化的吸引作用。四是积极推动侨乡文化“走出去”。通过密切海外传媒联系,发挥海外华文媒体的独特作用,开展新闻介绍,信息互动、专题专栏活动等方式,充分展示侨乡江门的人情风俗,促进侨乡文化在海外的弘扬和传播,服务海外侨胞对故乡文化的需求,同时通过深度挖掘宣传海外侨胞爱国爱乡的典型材料,积极弘扬海外华侨“敢为人先、拼搏图强、念祖爱乡”的侨乡文化。五是积极推动侨胞文化“走进来”。通过有组织地邀请境外华文媒体来江门采风观摩,利用他们手上的媒体宣传、介绍侨乡江门,宣传江门,向世界展示江门。积极组织开展华裔青少年“江门五邑寻根之旅”以及“祖籍探索旅游”,让华裔青少年们在行走中感受家乡,在倾听中认识家乡,在观察中了解家乡,在联谊中增进友情,体现侨乡的特色,增强侨乡文化对海外侨界青少年的影响力和感召力。通过侨乡“寻根文化”的有效弘扬,进一步了解侨史,掌握侨情,凝聚侨心,汇集侨智,强化侨胞对家乡的关注,激发侨商投资家乡的热情。六是强化海外侨乡文化的基础传播工作。通过在海外资助建设华文教育学校、整理故乡文化图文资料、培养教学管理队伍,逐步建立起一个完整的活动教学管理体系,使之融入侨乡文化产业的范畴,强化侨乡“亲情文化”的亲近感与归宿感。同时,启动教育、民政、经贸等部门联动的机制,强化政府侨务与民间侨务的联系,使侨乡文化传播工作的领域更宽,手段更多,社会参与度更高,通过“亲情文化”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有效提升侨乡文化的软实力,进一步凝聚侨力资源力量。

三、充分展现侨乡的自然美景与现代风貌,精心经营“旅游特色品牌”

江门不但有“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而且是“全国文明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国家环保模范城市”等等。区内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拥有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与村落,8个国家AAAA级旅游区、2个国家森林公园、2处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个地热国家地质公园,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我们可以通过深入挖掘和利用有价值的侨乡文化符号,保持和弘扬原生态侨乡文化。以传统旅游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为依托,使旅游产品、旅游服务、旅游品牌附加侨乡文化内涵,打造“中国第一侨乡的侨乡”的文化大环境。通过高起点、高规划,积极向国内外华人华侨推介江门五邑地区经典旅游线路,并通过举办多年的“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新会陈皮博览会以及江门摩托车博览会等各种大型节事会展活动向世界推介和宣传江门,以提升江门知名度,从而促进江门侨乡旅游发展,打造侨乡旅游品牌。

四、加大旅游建设投入,以侨乡旅游品牌建设带动整个产业发展

一是完善和升级现有旅游资源。加强对世界文化遗产开平碉楼以及圭峰山国家4A级景区的完善和包装,使之早日升级为国家5A级景区。修复江门长提路骑楼风貌建筑区,升级赤坎古镇影视基地,改造其他现有旅游资源和景区,使整体面貌焕然一新,增加其吸引力,提升江门旅游的整体竞争力,促进旅游经济发展。二是开发新的旅游景点。加快礼乐水乡文化体验区的建设,开发西江沿江旅游带,丰富侨乡旅游景点,壮大侨乡旅游实力,提升侨乡知名度,吸引更多的游客来体验丰富多彩的侨乡文化。三是打造高标准的侨乡节庆活动。在现有的“中国(江门)侨乡华人嘉年华”的基础上继续丰富其形式和内容,扩大对外形影响力,增加其互动性、参与性、娱乐性以及观赏性,使之成为全世界华侨华人共同参与的顶级节庆活动,牢固树立江门“中国第一侨乡”的美誉,打造侨乡旅游第一品牌。

五、完善旅游环境配套设施,以设施整合促进接待提升

加快旅游配套设施建设步伐,延伸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营链,不断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一是加紧完善旅游接待设施。加快通向景区的公路建设,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增加公共交通工具和线路,提升旅游景区的的交通通达性。监督和指导江门星级旅游酒店的设施和服务,注重引进品牌连锁酒店,积极引导家庭旅馆、乡村农家旅舍和特色休闲客栈的建设,满足不同层次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二是加快培育旅游休闲产业。把培育休闲产业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大力发展咖啡酒吧、餐饮购物、文化娱乐、康体疗养等特色休闲产业,以休闲产业的壮大来支撑侨乡旅游品牌的打造,促进旅游综合发展,实现从“旅游城市”到“城市旅游”的转变。三是健全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加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和自助服务设施建设,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都尽可能完善周全,让游客有宾至如归的感受,努力树立侨乡景色优美、功能齐全、服务一流的旅游好形象。

六、强化侨乡旅游品牌营销,以品牌塑造赢得市场拓展

积极运用现代营销理念和手段,强化策划宣传、市场运作和精细化推介,打响独具特色的“中国第一侨都”旅游品牌,不断扩大国内外客源。一是深化节庆营销。江门可利用自身举办的大中型会展活动以及定期策划举办的大的旅游宣传推介活动,把旅游宣传与经贸、文化、招商等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掀起旅游发展的热潮,宣传和打造侨乡旅游品牌。二是采取多样化的营销手段。除了举办旅游节、旅游产品展销会以外,还可以借助各行业交流会、缔结友好城市、组织友好访华团和各种图文并茂的印刷宣传品等形式,积极包装推介侨乡特色旅游,打造侨乡旅游品牌。在当代信息社会背景下,还要注意运用网络媒介开展营销活动,如借助国内知名网站、全球华人网站、微博等加强网络旅游形象宣传、旅游线路推广,满足旅游个性化、信息化的需求,努力让世界了解江门,让江门走向世界。

总之,江门市旅游品牌的打造必须立足于江门市丰富而深远的侨文化,通过政府、市场、资源、文化等各方面相互作用,相互协调,相互融合,借助多种多样的宣传手段和媒介,将江门市独特的侨乡特色和侨乡旅游品牌推广开来,才能被市场认识和接受,从而推动江门市文化和旅游的长远发展。

(作者单位:广东南方职业学院)

上一篇:翻转课堂·中国案例 下一篇:吴甡:麦田守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