欣康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60例

时间:2022-10-10 10:07:59

【摘要】目的 观察欣康注射液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110例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0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平喘、强心、利尿、吸氧基础上加用欣康注射液静脉点滴,14 d为1个疗程;对照组给予常规抗感染、平喘、利尿、吸氧治疗,观察肺心病患者症状改善状况。结果 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欣康注射液静脉点滴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效果较好。结论 肺心病心力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欣康注射液治疗,效果满意。

【关键词】欣康注射液;肺心病;心力衰竭

【中图分类号】R54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814-8824(2009)-03-0032-02

欣康注射液为单硝酸异山梨酯注射液,属于硝酸酯类药,硝酸酯类药作为最古老的心血管药物之一,临床应用已130余年,在众多心血管药物不断涌现的今天,仍然是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使用最为广泛的一类药物。我们对确诊肺心病心力衰竭患者60例采用欣康注射液进行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为2004年6月~2007年6月我院住院患者,按随机抽样法分为2组,其中:治疗组60例,男35例,女25例,年龄(58±12岁),对照组50例,男39例,女20例,年龄(59±13岁)。全部病例均按1997年全国第二次肺心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均有慢性咳嗽史6~20年,中度以上发绀,呼吸困难,肺部均有干、湿性音。30例有明显的哮鸣音,所有病例均有心脏扩大,P2亢进,心率超过100次/min,颈静脉怒张,肝脏肿大,肝颈静脉返流征(+),双下肢水肿等心力衰竭及肺动脉高压的表现。心电图显示:有肺型P波及右室肥大。2组在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在常规采用低流量吸氧、头孢噻肟钠、氨茶碱、西地兰、速尿、联合抗炎,平喘、利尿、强心的基础上,加用欣康注射液,每次20 mg,疗程14 d;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疗程14d。

1.3 观察指标 心率、呼吸、血压、尿量、咳嗽、气促、发绀、颈静脉怒张、肝肿大、下肢水肿及肺部音等症状和体征观察、心电图检查,不良反应。

1.4 疗效判定标准 显效:咳嗽症状明显减轻,肺部音消失或显著减少,发绀明显减轻,下肢浮肿消失,心率下降至100次/min以下,心功能恢复至1~2级以上,且日尿量增加200 mL以上,末梢循环好转;有效:咳嗽减轻,肺部音减少,发绀减轻,下肢浮肿减轻,心率下降至100次/min以下,末梢循环好转;无效:咳嗽、发绀无减轻,肺部音及下肢浮肿无减轻。

1.5 统计学处理 两组间疗效比较用卡方检验。

2 结果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见表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

3 讨论

肺心病是指由肺部、胸廓或肺动脉的慢性病变引起的肺循环阻力增高,导致肺动脉高压和右心室肥大,右心衰竭,通气功能障碍,长期低氧血症,使血液中某些黏附因子增多,激活后可在细胞膜表面促进血小板与中性粒细胞内皮细胞黏附,导致血管内皮炎性细胞浸润及微血栓形成,使血管充血、水肿、痉挛,管腔狭窄,可引起代偿性红细胞增多,血容量增加。血黏稠度及循环阻力增加,肺动脉高压,右心负荷增加,右心室扩大,右室排血不完全,体循环大小静脉淤血而出现心力衰竭[1]。现代药理及研究证明:欣康注射液具备释放一氧化碳的能力,一氧化碳通过激活鸟苷环化酶增加细胞内环鸟苷酸(CGMP)含量,降低Ca2+浓度等途径,产生各种药理作用[2]。①小剂量扩张静脉系统,减轻心脏负荷,降低心肌耗氧量。②扩张阻力小动脉,降低血压,增加血流量和侧支循环,减轻心脏后负荷。③抗血小板作用,抑制血小板聚集和黏附,解除血管局部梗阻,改善组织缺氧。④抑制血管平滑肌的增生与肥厚,延缓心室肥厚及心室腔扩张,改善心室结构[3]。治疗组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欣康注射液辅助治疗,加快了症状缓解,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效果满意,实践证明,欣康注射液是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10版.1997:1302.

2 袁清茹,王志红.葛根素联合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对比研究[J]. 中国厂矿医学院,2006.01:32-34.

3 杨起鹏.单硝酸异山梨酯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学杂志2007,13:45-47.

上一篇:急性CO中毒致心脏损害60例 下一篇:基层医院开展宫腔镜手术118例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