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替沙星致不良反应30例及防治措施

时间:2022-10-10 09:55:51

【摘要】目的:在临床用药过程中,护士对实施输液的患者应认真观察输液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以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发生,保证用药安全。方法:通过对30例静脉滴注加替沙星致患者不良反应的报告分析,并采取针对性护理对策及心理护理,减轻患者痛苦。结果:通过针对性治疗与护理,30例不良反应患者均好转。护士在输液过程中,严格执行循证医学用药原则,加强用药前健康指导及输液观察与巡视是确保用药安全,是有利于药物不良反应转归的关键。

【关键词】 加替沙星;不良反应;处理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07-01

1资料与方法

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自2009年1月至2010年1月静脉注射加替沙星,共有30例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其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18~75岁。用药原因:8例支气管炎、6例肺炎、5例支气管哮喘、4例肠炎、3例附件炎、2例盆腔炎、1例疥、1例痈等。

方法:将加替沙星注射液200~4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

不良反应:不良反应的出现与加替沙星的使用有关,在首次用药后即出现反应,时间分布为用药后10~50分钟。

不良反应表现:①症状:1例出现过敏性休克,面色苍白、心悸、大汗、烦躁、心率加快,血压80/40mmHg。12例皮肤过敏,主要表现为皮疹、皮肤瘙痒、红斑、发热、局部疼痛等症状。5例出现糖代谢紊乱,1例患者原有糖尿病,其余4例均无糖尿病,但这4例患者中血糖最高达15.6mmol/L,最低为2.8mmol/L。8例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4例有头痛、头晕、失眠、耳鸣、幻听、幻觉等症状。②心电图表现为频发房性早搏2例,偶发室性早博1例,心律不齐2例,窦性心动过速3例。

处理措施及转归:一旦发现以上症状立即停药,做心电图给予相应处理:休克者立即予吸氧,肾上腺素1mg皮下注射,抗过敏,补液抗休克。室性心律失常给予肌苷,能量合剂,极化液。皮肤过敏予非那根,维生素C,地塞米松等。低血糖予静脉注射高渗糖输液,高血糖予输液、胰岛素等治疗。恶心、呕吐予肌注胃复安及补液。头痛、头晕予吸氧,维生素C等。经过及时处理后,所有病人抢救成功,无死亡病例。

2 讨论

加替沙星诱发糖代谢紊乱与年龄及有无糖尿病无关,其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可能是通过阻止胰岛细胞ATP敏感的钾通道,促进胰岛细胞释放,降低血糖,也可激发胰岛β细胞的空泡形成,导致胰岛素水平下降,诱导高血糖[1]。神经系统不良反应主要原因目前认为是此类抗生素具有一定脂溶性,能透过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喹诺酮类及其代谢产物可能与γ氨基丁酸(GABA)受体结合,使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

30例加替沙星不良反应中,60岁以上患者占45%。老年患者各脏器功能减退,免疫功能降低,这对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均有影响,使其对药物敏感性增强,耐受力降低[2]。因此,老人使用加替沙星时更易发生不良反应,提示临床医生对老年患者应慎用或减量使用加替沙星。本组病人中用药浓度过大,注射速度过快,剂量偏大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较高。

防治措施:①给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既往用药情况,对过敏体质者慎用,同时,告知患者不宜在空腹时输液,最大限度避免严重不良反应的再次发生。②严格掌握用药适应证。③了解药物的作用、不良反应及使用注意事项,滴注时间不应太快,应不少于1小时,同时将用药注意事项及过敏症状告知患者和家属,以加强自身防范意识。用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一旦出现过敏反应,立即停药,进行急救处理。

综上所述,加替沙星是喹诺酮类广谱抗生素,具有抗菌谱广、抗菌活性强、方便使用等优点,临床上常用。医护人员在应用加替沙星应了解其不良反应发生特点,用药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用药时不仅应重视其抗菌效应,还应密切关注其不良反应所致的危害性,加强对患者用药前和用药后的宣教工作,做好出院指导和出院患者的回访工作。针对不同个体合理选用抗菌药物,力求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3]。

参考文献

[1] 孙忠实.第5个氟喹酮类药品―加替沙星撤市的思考.药物警戒,2006,3(4): 221

[2] 孙忠实.药物代谢与合理用药.中国药学杂志,2001,36(1):60

[3] 洪建治.加替沙星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社区医学杂志,2006,4(7):29

作者单位:226321 南通市通州区二甲人民医院

上一篇:鼻中隔粘膜下切除术76例报告 下一篇:甲状腺结节超声评估指标90例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