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时间:2022-10-10 09:39:22

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

农业生产现代化是农业发展时代的现实追求,所谓现代化,就是指符合社会现实要求和状况,与当时社会发展保持同步,或略先进于当时社会发展水平。

当今世界,社会诸方面高速发展,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对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农业现代化又是农业生产力关系中最具活力的因素。因此,以农业机械化推进农业现代化,既是最现实的选择,又是舍此无他途的“华山一条路”。

农业机械化历来是衡量农业发展水平、反映农业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标志,考察世界各发达国家农业现代化发展之路,其机械化程度,都是农业发展中衡量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因此,科学分析我们农业机械化现状及发展趋势,把握其基本发展规律,是做好今后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我们农业机械化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我们农业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当前,从我国社会发展客观需要和经济、技术条件等诸方面因素综合评价,我国农业现代化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机械化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机遇期。

一、深入解读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始终把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作为重点工作抓紧抓好

农业机械是重要的农业生产工具,其广泛地推广应用,从根本上解决了农业生产劳动力的问题,极大地减轻了农业生产的劳动强度,彻底地改变了农业生产方式和生产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能力,对于实现人类的最终获得解放和推动社会的发展进步,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由此可以导出:发展农业机械化,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实现农业现代化,就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难点在农村,重点在农民,关键在农业。要实现农村的小康社会形态,加强农业机械化建设,推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是主要的手段和途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唯一的手段和必经的途径。

要牢固树立和切实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就必须深刻认识加快发展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对解放人类和保障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性,增强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始终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始终坚持加强、支持农业机械化不动摇,大力发展农业机械化,推动我国农业现代化建设。

二、大力发展农业机械社会化服务,加速农业机械化进程

毋庸置疑,无论从深化农村改革,建设现代化农业大局来看,还是从发展农业机械化本身来认识,都必须强化农机社会化服务,使农业机械化不局限于一村、一场、一县、一地市,甚至于一省、一国、而便其融入更广阔的社会范筹。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农业机械化在更大的范围内得到更快速的发展,兼容并蓄,吸收更先进经验、技术的滋养,积累领先一步的资本,以求机械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更新观念,解放思想,把经济效益提高到农业机械化发展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农机化有关单位要增强活力,就必须解放思想,破除旧的传统观念,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在技术报服务和经营服务活动中增加积累,并努力争取国家和有关方面的政策、资金支持。经济基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的必备条件,空中是建不起楼阁的。

大力加强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农机社会化服务能力。当前,要按照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积极开辟综合经营。具体来说,县、场级农机化服务机构的站、校、公司要大力发挥技术技术、经济优势,拓宽服务领域,开展有偿服务,把技术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规模区、片的农机化管理服务中心建设,要因地制宜协调发展,使之由行政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增强自身发展活力。同时,要积极扶持、指导乡镇、作业区、村、队农机服务组织及农机户开展社会服务,逐步完善农机化管理服务网络。

加强国际交流,融入农业机械化世界大市场。敢于走出去,善于引进来,参与到农业机械化世界性社会化服务中,这对于我国农业机械化进程是必不可少的重要一环。国外的先进经验、先进技术、先进设备,对我国的农业机械化具有极大推动促进作用。同时,我们的经验、技术、设备对外部市场的发展进步,也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相辅相成、互为补充、互为促力,在更大的范围内,推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依法行政,促进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计民生的根本,随着人类社会文明的发展,其产业的弱势特征和需要扶持保护的本质特征日显突出和重要,推进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完全依靠市场机制调节和以市场为唯一主体的力量是无法实现的,在范围内,是需要各级政府的支持和法律法规的保障的。

实际上,对农业机械化采取必要的保护、扶持措施,是农业发达国家的通行做法,符合WTO的相关规则的,也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所要求的。事实上,许多国家在实现和发展农业机械化的过程中,都制定了许多相应的法律法规,以促进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加强、支持、保护农业产业。

2004年通过实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围绕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科技开发、质量保障、推广使用、社会化服务和扶持保护等环节均做了规定,突出了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立法目的。这是一部促进农业机械化发展的法律,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发展的精神,标志着我国农业机械化建设走上了法制化的轨道。

实践证明,通过市场机制调节、政策引导、财政扶持,调动了各方面积极性,扶持直接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员、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充分使用、大力引进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依法建立和完善包括农业机械化技术标准体系、产品质量监督调查、使用安全和使用者合法权益保护,以及违法行为的打击等质量保证体系,为农业机械化健康、快速、协调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上一篇:浅谈中小企业在环境保护中的法律和社会责任 下一篇:燃煤机组电站锅炉节油技术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