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降压讲究综合达标

时间:2022-10-10 09:39:06

高龄降压讲究综合达标

老人的身体状况和成人不同,尤其是80或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即便是同一种病例如高血压,治疗起来也不一样。为此,中国老年医学学会高血压分会制定了《高龄老年人血压管理中国专家共识》(以下简称《共识》)。

综合达标比单项达标更重要

中大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汤成春介绍,由于老人压差大,如果以140/90mmHg为目标,很容易导致血压“双低”,直接增加老人突发脑梗的风险。对于65岁以上的老人,血压控制在160以内就很好,不能操之过急。

过去认为,高血压患者合并有其他代谢疾病,血压控制目标要不断下调。例如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应控制在135/85mmHg之内,而合并有肾功能不全要降至130/80mmHg以下。但这个观点已在不断被淡化。血压达标是需要的,但医生更重视综合达标。比如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只要血压在140/90mmHg以内同时血糖也能管理达标,那么就很好。

初始服药剂量不能太大

《共识》里还提到,在为高龄老人选择降压药时,应优先选择平稳、有效、安全、不良反应少、服药简单、依从性好的降压药物,且初始剂量千万不能太大,要从小剂量单药开始。若单药治疗血压不达标,则考虑小剂量联合用药,同时警惕多重用药带来的风险和药物不良反应。

气温对血压影响极大

季节和温度变化对高龄老人的血压影响尤其大。“但从安全角度考虑,我们并不推荐老人一发现血压波动就立刻出门就医,因为极端气候可能给他们带来更多危险。”汤成春建议小范围的波动可在社区医院请医生调整药物。如果血压波动剧烈,该就医还是得就医,但最好备车前往,减少风险。

服药后脸潮红及时就医

中大医院全科医学中心门诊医师于艳秋说,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降压药的服用也有技巧。一般人早晨起床后约1小时血压处于最高峰,因此应早晨一起床就服药。但如果你的血压昼夜节律与一般人不同,那就要根据个体情况来决定服药时间。

对于新服用的降压药,服用一周后要复诊一次,定期监测血糖。一般正常服用降压药后,在一到两周血压会趋于平稳。如果在这期间出现脸部莫名潮红、咳嗽、踝部水肿或哮喘复发加重,那就要警惕可能是降压药服用不当产生副作用,要及时就诊。

上一篇:弱关联性约束下中国试点省市碳排放权分配效率... 下一篇:如何挡住“癌从口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