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时间:2022-10-10 08:34:26

在活动中放飞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任何一个人只要对某样东西有了兴趣,就一定能够主动去思考探究,即使遇到挫折,也不太容易气馁。“兴趣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一个人的未来”,这句话值得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深思。教育工作者肩负着教书育人的使命,应该时刻关注小孩子们的兴趣爱好。据观察,好玩是孩子们的天性,游戏和竞赛是孩子们最喜欢的活动形式。在游戏竞赛等活动情境中,孩子的情感相互感染,不断生成新的体验和情感共鸣。以学生真实的感受为来源,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道德情感,这是任何说教或其他教育方式无法实现的。根据孩子们的天性以及他们的喜闻乐见,需要在活动中放飞他们学习语文的热情。

一、创造活动,在快乐体验中成就学习

活动是学生学习的初始,活动是教和学共同的中介。因此,我们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活动因素,化教材内容为讲故事、猜谜语、诵诗歌、做游戏、角色表演等喜闻乐见的活动形式,做到“活”一点,“新”一点,“趣”一点开展活动化教学。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上“动”起来,从而在活动中获得体验,在活动中激感,在活动中感悟。《田园事情》一课中,学生在教师的讲解下虽然知道荷兰是多么的美,多么的诗情画意!但是让学生们自己讲讲:“在你们眼中荷兰美在什么地方?”学生有的说“花美”,有的说“水美”,还有的说“牧场很大也很美”等。学生寥寥数语,没有把荷兰美的根本说出来。教师启发道:“同学们刚才所说的荷兰美还没有具体地体现出来,我们大家也没有感觉到,现在我们来个读书比赛,看谁把作者笔下的荷兰读得最美。”教师把要求展示出来。要求如下:1.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或几个自然段朗读。2.读完后,请加上适当的讲解说说你喜欢的理由。要求中没有一个美字。学生在稍作准备后,一个个都读得很美。在他们所谈的喜欢的理由中,也用上了平时所学的优美词汇,如诗情画意、身临其境、世外桃源、人间仙境等,有的还自编了诗句:“春来河水绿如蓝,能不忆荷兰?”逗得大家哄堂大笑。因为孩子们喜欢,快乐,所以他们能展现出教师想不到的智慧,想不到的精彩。

二、表演活动,在真切感受中激活情感

根据儿童易于动情和易受感染的特点,在教学中,通过活动情境的创设,让学生身临其境,或体验现实的社会生活,或体验某个典型角色。想他所想,感他所感,设身处地地移情感悟体验,获得关于实际的真实感受,使“理”通过“情”进入学生的心灵。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发现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

教学《集体力量大》一课时,教师让学生折断一根小木棒,学生轻而易举就完成了。教师又让学生折断一小捆木棒,学生用力折,脸涨得通红,也没有动摇丝毫。教师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由于有了非常直观的情境模拟,学生很快就知道集体力量大的道理。教师又请3位学生分别扮演天鹅、梭子鱼和虾。让他们分别朝各自的方向用劲拉小车,3个孩子虽然都铆足了劲儿,可小车仍然停在原地不动。引导学生思考:3个小动物一起拉小车,应该拉得更轻松才对,为什么小车不动呢?生动的画面学生一目了然,很快找出了原因:天鹅使劲儿往上向天空直提,虾一步步向后倒拖,梭子鱼又朝着池塘拉去。车子当然不会动了。在此基础上,引发学生思考、分析、讨论,怎样才能拉动小车。再让三个学生表演。至此,学生明白了只有同心协力,劲往一处使,才能办好事情的道理。

三、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内化情感

马卡连柯曾说:在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中间,有一条小小的鸿沟,需要用实践把这条鸿沟填满。实践活动是学生孕育种种体验的源头活水,只有在实践中,学生通过亲历亲为,才能获得真切的感受和感悟,把获得的知识经验应用于实践,内化为自己的行为。因此,我们要打破教室才是课堂的观念,开放课堂,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社会调查、参观、社会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校园生活中,在大自然中,在社会实践中自主探究、大胆实践。

四、外延活动,在多彩生活中拓宽视野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创新能力的培养需要一个开放的环境,因此我们要变小课堂为大课堂,要让学生在大课堂中充分施展自己的创新才能。利用各种机会让学生去了解家乡,领略大千世界,在实践中增长见识,增长才干,对于我们的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在旅行、游览等活动中,学生能广泛地与大自然接触,尽情地欣赏祖国壮丽的河山,接受自然美的陶冶和滋养,增强爱国主义的精神。我们以每学期一次的春游或秋游活动为契机,使之和语文学习结合起来。

生活是体验的沃土,个中滋味不是在书本中能全部体验到的。为了让孩子们获得真实的生活体验,教师选用贴近儿童生活,反映儿童需要的教育内容和形式,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用自己的方式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以积极的心态融入到现实生活之中,拥有属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而这种真实情感是教师无法通过美丽的言辞强加给学生的。因此,我们要多开展活动,开放课堂,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在课堂中还原生活情境。在师生倾听、互动、讨论中,在积极探索体验中,在社会这个大课堂中,最大限度地发挥孩子们的天性,激发他们潜在的智慧与情感。

(作者单位:江苏省滨海县滨海港镇中心小学)

上一篇:261例慢性前列腺炎患者感染菌种类型及药敏分析 下一篇:太极拳对中老年人心肺功能、心脑血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