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个禅学俏佳人

时间:2022-10-10 08:25:52

日本有一个寺院举行大法会,附近寺庙的和尚尼姑都来参加这隆重的法会,其中有一名气质优雅,低垂着眼帘,纯洁而娴静的叫慧春的年轻尼姑来了,宽大的道袍也遮不住她青春美妙的身段与风韵。许多年轻的和尚都为慧春的美色所迷倒,其中有一个大胆的和尚趁机写了一封表示爱意的信,偷偷地放到慧春的僧房中。慧春仔细地阅读了这封表白爱情的信。在法会结束的那天,住持禅师宣布散会时,慧春趁大家都在场,当众宣读了这封示爱的信。最后,慧春说:“我不认识写这封信的师兄。但是,我很喜欢他对我的表白。如果,你真的像你的信中所说的这么爱我的话,这会儿就请你上来拥抱我,当众表白你的爱情吧!”寺院里的所有和尚都鸦雀无声。慧春微笑着静静地站立在大堂中央,等待着求爱的人前来拥抱她。可是。等了好些时候,并没见人敢站出来拥抱自己,于是慧春就大声地责问这位胆小的求爱人:“违顺相争,是为心病!”意思是说,你自己心中有欲望又不敢去爱,这种内心苦闷与矛盾,压抑的心理,是一种可怕的心病呀!

当代青年追求爱情往往是“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当代社会人际关系的复杂性,决定了女性在感情路上是曲折的。有时一帆风顺、有时柳暗花明、有时峰回路转,延续当代爱情故事的传奇。当代女子一般高洁矜持、孤芳自赏、娴静高雅,不肯与当下的世风和现实同流合污。宁可一个人寂寞幽立于灯火阑珊处,也不肯屈身降志,去和志向不同的仰慕者约会。另外,禅学的“随缘观”的当代意义表现为女性对待爱情的一种态度,或者是一种理念。这种哲理或境界是人生中超越时间、空间的理解,具有永恒性和宇宙性。不会因岁月、际遇、环境的不同而磨灭或忘却。随缘观是东方女性对待爱情的境界,是处事的境界,是为人的境界,是人生的境界。

当代女性追求爱情的方式是自由开放的,但又不能过于痴迷和执著,男女之间的爱情是讲究缘分的。禅学中的“随缘观”认为男女交往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健康行为,符合阴阳合体的自然之道。反观当代男性正常与女往时。心灵应该保持纯洁的爱情观,不能任意发泄自己的欲望,不可盲目贪念女色,也应把持禅学自然而然,随缘任运的人生观。把握着人性与人道结合的爱情志向。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食色,性也”。这句话出自《孟子・告子上》,告子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比孟子更年轻的哲学家。他对孟子的“人性善”观点提出异议,曾上门与孟子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告子说出了著名的“食色,性也”这句话,意思是食欲和都是人的本性。一语道出人的真本性。

人类的青春期是短暂的,18―28岁是人生最美丽的时期。特别是女性朋友们年过30以后,娇媚的花容月貌便开始收敛,开始缓慢走向衰老。如何保持“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的风韵,保持一颗“平常心”非常重要,所谓禅学的平常心是禅学“空”观的内容,要旨是人生无常,人生是一场空,引申为任何人都不能抵御岁月的侵蚀,摆脱不了走向衰老的自然规律。因此,禅学的“空”观显得尤为重要,能够点化人们对一切事物都不能太执着,包括能够安抚女性对光阴似箭年龄增大的恐惧,以及对爱情挫折的担忧,如果用平常心去对待这些事情,经常保持淡定、年轻的心态,那么一切困难即迎刃而解。我在素描作品《红尘了无痕》中表达了禅学的“空”观。画面中有三位具有西域风情的妙龄少女,坐在石凳上用缥缈的目光观看骷髅落下化为尘土,若有所思,感悟人生无常。青春短暂,体验禅学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的意境。“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出自于《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也是阐述万物本空的佛法观念。当代女性应该深谙禅意,领悟“柳绿花红,夜夜明月照清池,心志平和。美色如过往云烟,心不留。影亦不留”的禅学意味,参悟禅学的“空”观能点化当代女性的心灵,树立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使其心如止水,心态平静,祝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万事随缘、美梦成真。

上一篇:腹中胎儿男变女 下一篇:女人怎样变得有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