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作文的“本色之美”

时间:2022-10-10 07:19:38

追求作文的“本色之美”

名师档案:张玲,中学语文高级教师,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优秀班主任,天津市河东区教育中心兼职教研员,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现任教于天津市第102中学,任语文学科组组长。在首届“全国语文教师语言文字基本功大赛”中获二等奖。参与多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五”科研规划重点课题“中小学网络教学模式的构建与优化研究”优秀网络课与论文比赛中均获一等奖,在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课题之子课题的研究中,荣获科研成果一等奖,教学论文《解读中学生作文中的“高原现象”》获部级学术年会优秀论文二等奖,《从新课程改革看中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获中国教育学会课堂教学效率研究第三届年会论文一等奖,课件《说明文写作入门》获全国多媒体教学优秀成果二等奖,《网络环境下的新型教学模式——典型课例》录像课获天津市二等奖,《太阳花》一课获第七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天津赛区二等奖,《考场作文喜“新”厌“旧”》一文发表于《每日新报》。

您说过,作文的过程是一个审美的过程,那么您认为作文应当呈现出怎样的美感呢?

一个人具有什么样的审美情趣,就会产生什么样的审美结果。我以为,质朴的、本色的美是写作的最高境界。一切文字都应当是作者内心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毫不做作,只有用最朴素的情感去打动别人,才会如空谷幽兰,散发出沁人心脾的芬芳。而读者阅读这样的文字,也是一个舒服惬意的过程。我们喜欢李白浪漫神奇的想象,同样也感动于杜甫诗篇中苦难现实的呈现;我们为鲁迅深邃的思想而掩卷凝神,同样也会欣赏冰心文字中流淌的温和清新。只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表现,都能使文字释放出动人的力量。这种不与真情相左的“本色之美”,表现的恰恰是不加雕饰的人格之美、性情之美,是同学们作文中应该追求的高尚的审美境界。

您觉得目前同学们在作文中存在什么样的误区,十余这样的审美追求背道而驰的?

有的同学写作文,喜欢刻意追求煽情的效果,设计生离死别、表达疾风暴雨式的情感、编造离…奇的故事情节,用一种做作的语言写所谓的“美文”。还有的同学写作文,动辄上天入地,寻访古人,并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喜欢拈出几句雅词佳句装点门面。这种急功近利的写作追求,凡动笔就盯住高分,完全不在自然表达,情感方面用心,写出的文章无论文辞多么优美,都像端着架子表演,无法打动读者。作文陷入这样的误区,久而久之,不但歪曲了自己的审美情趣,更因为不说真话、不抒真情而人为制造了作文学习中更大的障碍,得不偿失。

追求作文的“本色之美”,是不是应该人人“我手写我心”出发?

“我手写我心”,能够体现最简单的“本色之美”。作文时,放下追求功利之心,用“心”去感受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把作文变成自己内心真善美的真诚表达,用发自内心的情感去感染别人,赋予文章朴素而亲切的情感力量。

具体而言,具有“本色之美”的文章,第一应是富有生活气息的,能让读者感受到这些事是自己身边发生过或者可能发生的;第二应是富有个性特色的,温婉清新抑或铿锵有力,全在于情之所至,而绝不以粉墨装点示人。

过于本色的文章会不会在考场上输于辞藻华丽的文章?

同学们要明白,追求作文的“本色之美”和考试得高分并不矛盾。综观近几年的高考作文,真正得到认可的是那些能够体现作者对生活的深刻体验和感悟、展示作者丰厚的积累或具有生动朴实的感人细节的文章,而这些特点无一不是作品“本色之美”的最佳展现。

文章富有文采,是锦上添花,但不能把“形式美”作为作文的根本追求,不顾文章主题与内容,一味在文字上“东施效颦”,是不可能在考场上获胜的。

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您有没有什么好的建议?

真正有效的写作训练应该是随意的,不必搞得煞有介事,非鸣锣开道不能进行。随身一个小本,随手一段“涂鸦”,有意识地培养自己这种小片段式写作的习惯,不但不会给自己增加负担,反而能够培养自己观察生活的能力,轻松有效,富有情趣,长此以往,大有裨益。

上一篇:云朵 第7期 下一篇:巧用课本材料